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承擔法律責任的要件有哪些

承擔法律責任的要件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8-03 07:53:07

A.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造成了損害事實,在建設工程的過程中建築單位有違法行為,違法者在主觀上是過錯的,不管是故意還是過失都造成了他人的損害,給他人造成的損害事實和違法者的主觀過錯是有因果關系的。

一、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有損害事實發生,違法行為對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造成了侵害。

1)具有客觀性,即已經存在,沒有存在損害事實,則不構成法律責任.

2)損害事實不同於損害結果.損害結果是違法行為對行為指向的對象所造成的實際損害.

2、存在違法行為。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損害事實是該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必然結果,該違法行為是引起損害事實的原因.

4、違法者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

二、建築物侵權責任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致害責任】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能夠證明不存在質量缺陷的除外。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致害責任】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不明拋擲物、墜落物致害責任】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在工程建設的過程,比如建築物坍塌,或者建築物的懸掛物發生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要承擔連帶責任,在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支付了賠償金以後,如果有直接的責任人,可以向責任人追償。

B. 一般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內容

一般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

    • 損害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導致民事主體的權利遭受某種不利的影響。
    • 權利主體只有在確實受到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
  2. 行為的違法性

    • 行為違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定。
    • 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行為人僅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3. 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

    • 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前因後果的必然聯系。
    • 因果關系是構成民事責任的重要要件之一。
  4. 行為人的過錯

    • 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
    • 它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表明行為人在行為時具有故意或過失。

C. 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

法律分析: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是: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過錯:主觀故意或過失。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3、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4、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損害應當具有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5、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熱點內容
長春法院招聘 發布:2025-08-12 02:27:25 瀏覽:602
皮城執法官改動 發布:2025-08-12 02:27:25 瀏覽:946
民法郭明瑞房 發布:2025-08-12 02:23:52 瀏覽:230
友新司法所 發布:2025-08-12 02:09:53 瀏覽:459
房屋建築質量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2 02:07:02 瀏覽:390
打人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2:05:39 瀏覽:251
法官不作為如何起訴他 發布:2025-08-12 02:05:36 瀏覽:79
刑法一寸木 發布:2025-08-12 02:05:32 瀏覽:184
健康溫州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1:59:35 瀏覽:760
cpa經濟法的教學視頻百度雲 發布:2025-08-12 01:59:25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