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的補充責任

法律的補充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8-03 13:53:24

① 法律專題 什麼是補充責任,補充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的區別

一、什麼是補充責任
是指在第一責任人的財產不足以承擔其應負的民事責任時,負補充責任的人對不足部分承擔的責任。補充責任是指因同一債務,在應承擔清償責任的主責任人財產不足給付時,由補充責任人基於與主責任人的某種特定法律關系或因為存在某種與債務相關的過錯而承擔補充清償的民事責任。究其實質,相當於顫手返一種保證責任,與保證中的一般保證類似。
二、補充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的區別
1、首先明確,補充連帶責任,是指連帶責任人之間責任的承擔有先後順序,只有在第一責任人不承擔或不能承擔的情況下,其他責任人才承擔連帶責任。而補充責任,是不真正連帶責任的一個下位概念,它事實上是一種廣義的請求權競合,例如,顧客住進賓館遭受犯罪行為人殺害,犯罪行為人負有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責任,賓館負有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這兩個責任產生了競合。犯罪行為人承擔責任,則賓館消滅責任;賓館在犯罪行為人無力賠償或者賠償不足或者逃逸無法賠償時,應當承擔補充責任。這時,犯罪行為人消滅了對受害人的責任,但卻產生了對賓館的賠償義務。這就是侵權補充賠償責任規定的含義所在。
茄飢2、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補充連帶責任的前提,是責任人之間首先要負擔連帶責任,僅僅是在責任的承擔上有先後之分。而補充責任,又稱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或補充賠償責任,是從不真正連帶責任發展而來的,也就是說都是數個行為人的數個行為,基於不同的法律關系和不同的事由而發生的不同債務的偶然競合;行為人的主觀狀態均相對獨立。都是數個行為人各自具有單一的主觀狀態,沒有任何意薯櫻思上的聯系,責任相同純屬於相關的法律關系發生巧合,使責任競合在一起。可以詢問律師

民法典補充賠償責任幾種情形是什麼

【法律分析】:(一)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二)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四)違反法律規定的,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屬於違法借貸,出資人收取的高額利差應充抵本金,出資人、金融機構與用資人因參與違法借貸均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出資人未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而是依照金融機構的指定將資金直接轉給用資人,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定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資人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金融機構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五)因監護人身份而承擔補充責任。我國《民法典》規定,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六)因出具虛假驗資證明而對企業債務承擔補充責任。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會計師事務所為企業出具虛假驗資證明應如何承擔責任問題』的復函指出:「在民事責任的承擔上,應當先由債務人負責清償,不足部分,再由會計師事務所在其證明資金的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七)因擔保而承擔補充責任,如一般擔保責任。(八)投資人實際投入資金與注冊資金不符的,應該在投入資金不足的范圍內對企業債務承擔補充責任。(九)投資人抽逃注冊資金的,在抽逃資金範圍內對企業債務承擔補充責任。(十)在企業被撤消、吊銷或歇業後,投資人無償接收企業財產的,由投資人在接收財產范圍內對企業債務承擔補充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③ 承擔補充責任的7種情形

補充的侵權責任,是多個責任主體對同一損害後果承擔共同責任時的一種侵權賠償責任,簡稱為補充責任或補充賠償責任。補充責任,主要發生在一個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事實產生了兩個相重合的賠償請求權的情況下,法律規定權利人必須按照先後順序行使賠償請求權。只有排在前位的賠償義務人的賠償不足以彌補損害時,才能請求排在後位的賠償義務人賠償。在這樣的案件中,後位賠償義務人承擔的侵權責任為補充的侵權責任。我國《民法典》所規定的一般保證的責任也可以認為是補充責任。(一)法定的義務不履行行為與他人的侵權行為發生競合而產生的補充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行為人負有對他人的安全保護義務。這種義務是法定的義務。行為人違反這一法定義務,造成損害,與他人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發生巧合,產生責任競合,負有法定義務的行為人的行為構成補充責任。這是侵權補充責任的最基本類型。本案的情形就是這種類型的補充責任。學校對學生的保護義務就是法定義務,這個義務不履行造成的損害與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為一個損害,構成了競合關系。 (二)約定的債務不履行行為與他人的侵權行為發生競合而產生的補充責任 在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合同中,約定有損害賠償義務。當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合同的債權人損害時候,侵權行為人產生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合同債務人產生合同約定的損害賠償義務。合同債務人的責任是補充責任。這種類型的補充責任最典型的是保險人與侵犯被保險人權利的第三人之間的責任競合。經營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致人損害,與他人的侵權行為致人損害構成競合,也是這種典型的補充責任。 (三)數個侵權行為偶然競合而產生的補充責任 數人因分別的侵權行為使他人遭受同一損害,又不構成共同侵權行為,各人對此損害均負全部責任,互為補充責任。例如,定作人的指示有過失,對受害人負賠償責任,這是替代責任;而承攬人同時也有過錯,對受害人負賠償責任時,定作人與承攬人成立補充責任。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也有權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熱點內容
昆明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8-12 01:16:12 瀏覽:506
警察面試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2 01:16:11 瀏覽:233
建築方面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1:15:27 瀏覽:205
沒按手印的擔保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12 01:06:02 瀏覽:729
湖北省市場開辦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45
動遷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94
天津趙洋律師 發布:2025-08-12 00:43:28 瀏覽:608
遂寧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2 00:19:25 瀏覽:385
外匯法規2017 發布:2025-08-12 00:15:01 瀏覽:592
合同法有約定從其約定 發布:2025-08-12 00:13:28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