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佔林地03適用法律責任
Ⅰ 森林法對非法侵佔林地的規定什麼法律責任
為了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和嚴厲打擊非法佔用林地的犯罪行為,刑法也作了明確的規定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權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佔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構成非法佔用農用地罪。
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根據全國人大的相關解釋,本罪的犯罪對象包括耕地、林地、草地、養殖水面、濕地等,只要違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的法律以及有關行政法規中關於土地管理的規定,都可以構成本罪。
Ⅱ 林地遭他人非法侵佔如何處理
非法佔用林地可以這樣處罰:如果行為人非法佔用林地,侵害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的,應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如果行為人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林地,改變被林地土地用途,數量較大,並且造成林地大量毀壞的,構成犯罪,應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分類
按土地利用類型劃分,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綠化用地,以及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的護路、護草林。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跡地和苗圃6個二級地類。
主要用於林業生產的地區或天然林區統稱為林地。世界的天然林區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以及中、低緯度的山區。據1992年統計,世界森林面積為38.6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約為30%。我國宜林地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5%以上。1994年底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3.9%。
2021年8月26日上午,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成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標准時點),全國林地28412.59萬公頃(426188.82萬畝)。其中,喬木林地19735.16萬公頃(296027.43萬畝),佔69.46%;竹林地701.97萬公頃(10529.53萬畝),佔2.47%;灌木林地5862.61萬公頃(87939.19萬畝),佔20.63%;其他林地2112.84萬公頃(31692.67萬畝),佔7.44%。
法律依據:
《森林法》第七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的,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Ⅲ 侵佔林地該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私自侵佔林地,是違法行為,會被處以每平方米十元至三十元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三條 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Ⅳ 林地被侵佔如何要求賠償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非法侵佔他人承包的林地時,要承擔侵權的責任,造成承包人經濟損失的,按實際損失進行賠償。
林地權益被侵犯的,是屬於侵犯財產權益的行為,造成實際損失的,按實際損失賠償,損失也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
法律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七條 發包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產經營自主權;
(二)違反本法規定收回、調整承包地;
(三)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互換、轉讓或者土地經營權流轉;
(四)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
(五)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
(六)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七)剝奪、侵害婦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八)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賠償;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以及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