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判定
㈠ 在什麼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應承擔法律責任
注冊會計師法第六章有相關條文
第六章 法律責任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拒絕出具有關報告:
一、委託人示意其作不實或者不當證明的;
二、委託人故意不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的;
三、因委託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不能對財務會計的重要事項作出正確表述的。
第二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必須按照執業准則、規則確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報告時,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明知委託人對重要事項的財務會計處理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而不予指明;
二、明知委託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直接損害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隱瞞或者作不實的報告;
三、明知委託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導致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產生重大誤解,而不予指明;
四、明知委託人的會計報表的重要事項有其他不實的內容,而不予指明。
對委託人有前款所列行為,注冊會計師按照執業准則、規則應當知道的,適用前款規定。
㈡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有哪些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為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注冊會計師法》
第三十九條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
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判定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法》
第二十二條注冊會計師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執行審計業務期間,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買賣被審計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不得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的其他財產的期限內,買賣被審計的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所擁有的其他財產;
(二)索取、收受委託合同約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利用執行業務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的利益;
(三)接受委託催收債款;
(四)允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務;
(五)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
(六)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七)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行為。
㈢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這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單獨追究。以下是具體說明:
1. 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或會計師事務所在執業過程中,因違反行政法律法規或行業規范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這通常包括警告、罰款、暫停執業、吊銷執業資格等行政處罰。
2. 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或會計師事務所在執業過程中,因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導致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而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這種責任主要基於過錯責任原則或無過錯責任原則進行判定,具體取決於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條款的規定。
- 過錯責任原則:注冊會計師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
- 無過錯責任原則: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注冊會計師沒有過錯,也可能因其行為導致他人損害而承擔民事責任。
3. 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或會計師事務所在執業過程中,觸犯刑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這通常涉及嚴重的違法行為,如故意出具虛假審計報告、參與財務造假等,可能導致刑事責任追究,包括有期徒刑、罰金等刑罰。
綜上所述,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確保審計報告的准確性和公正性,以避免承擔不必要的法律責任。
㈣ 如何認定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1.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責任人的過錯,而是根據損害的客觀存在、行為人的活動以及行為人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的損害後果的因果關系,而特別加重其責任。無過錯責任晌握原則的特點是不管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只要其他侵權條件成立就必須承擔民事責任。
2.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轎謹瞎,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在過錯責任閉空原則下,無過錯即無責任,即使造成了事實上的侵權行為,只要當事人沒有過錯就不必承擔民事責任。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般的過錯責任原則,另一種是過錯推定原則。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舉證責任的不同:在一般的過錯原則下,舉證責任在原告一方,奉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過錯推定原則下,舉證責任倒置給被告,若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被法律推定其有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