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合同一經成立即產生法律效力

合同一經成立即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12 09:49:48

A. 合同一經有效成立是不是就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就是有法律效力。

B. 合法的合同一經簽訂,既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需要公正嗎

最好去律師事務所一式三份公正,以免日後糾紛

C. 合同的生效,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的效力是怎樣區分的

合同生效條件:
1、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2、承諾生效時合同專成立屬。
3、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合同無效的後果:
1、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3、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4、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條文。

D. 合同的成立是意味著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還是合同受到法律保護

合同成立既不復意味著合同具有法律效制力,也不意味著合同必然受到法律保護,如無效合同。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達成的合意。
合同成立後,能否產生效力,能否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後果,並不是當事人意志所能決定的,它取決於國家法律對該合同的態度和評價。合同成立體現了合同自由的原則,體現了當事人的意志,而合同是否生效,則體現了國家對合同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態度。

E. 合同一經簽訂,就具有法律效力,那麼你認為在合同的格式和內容方面具體哪些部分

《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應包括以下條款:(一)當內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容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F. 合同是不是一經簽訂就具有法律效應

不一定是,要分很多種情況,看看你簽署的是什麼類型的合同,不同回的合同由它不同的成答立要件,一般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合同都是已經簽訂,即時生效,附條件的合同就要等條件成立時才能生效,還有一些違法性質的合同,法律上不承認它的具有法律效力。你還要看合同簽訂的主體,如果不符合該合同簽訂的主體的人簽訂的,則合同也不能即時成效,有的經過追認有效,有的則無效。還有一種是因為發生了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經法院認定可以撤銷。

G. 合同和協議是否具有同等法律效應

根據《合同法》等相關規定,合同在實踐中又常常被稱為協議,回只要具備以下條件就答有效:

1,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具有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內容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

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

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7)合同一經成立即產生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