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律知識讀物
Ⅰ 青少年法律書籍推薦
「小律師西奧」系列作品的現實意義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許傳璽
一、從法律的角度看,小說的專業性
「小律師西奧」系列的作者約翰•葛里遜曾在美國密西西比大學法學院受過法學專業訓練,獲得法博士(J.D.)學位,又曾在密西西比州擔任執業律師多年,其專業性是毋庸置疑的。在該系列中,作者從通俗層面對有些法律問題的分析,雖然不排除可能會有其他法律專業人士採用不同的視角、方法甚至得出不同的結論,仍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迄今為止,美國讀者(包括法律界人士)對葛里遜作品的專業性大都廣泛認可。
二、中國孩子目前的法律教育現狀,以及需要提高的方面
我國目前在中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階段)尚未普及系統的法律教育,中小學生對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和掌握通常只能依靠零零星星的課外閱讀、觀看相關影視作品、家長和相關人員的介紹等,缺少正規、系統的渠道。
但根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教育部已明確要求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設立法制知識課程,大力推進普法教育。在此之前,教育部也曾與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全國普法辦等部門聯合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見》,要求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於大中小學法制教育全過程,將法制教育納入學校總體教育計劃。在上述要求得到推進落實後,我國中小學階段的法律教育將得到實質的提高。
Ⅱ 青少年法律知識有哪些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法律知識有一下幾點:生命健康權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權利。珍愛生命、維護健康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對社會的義務。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對每個人來說,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未成年人作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和民族的未來,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我國《憲法》規定:「父母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同時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未成年人保護法》還規定:「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合法權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員的,情節惡劣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我國法律還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非法使用童工是嚴重摧殘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並且殃及民族興旺大業的違法行為,法律嚴懲這種行為。
既然國家都從法律上保護我們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那麼作為未成年人的我們就更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們因為困難、挫折、失意而自殺,必然會給親朋好友帶來無盡的哀傷,還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若我們不甚損害了自己的身體,還會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因此,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律不合。
當然,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即使大義滅親也不允許,因為這是侵害生命權的行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過失造成他人受傷、生病,因為這是侵害健康權的行為。所以,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於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這不僅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
總之,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Ⅲ 青少年法律知識讀本的目錄
第一篇 法律基礎知識
第一章 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 法律的界定
(一)法律的概念
(二)法律的內容
二 法律的產生
三 法律原則
四 法律的作用
(一)法律的規范作用
(二)法律的社會作用
(三)法律的局限性
五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第二章 我國的基本法律
一 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二 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
(一)憲法在國家法律中居於最高地位
(二)我國《憲法》的基本內容
三 調整平等主體問關系的法律——民法
(一)民法的基本概念
(二)我國的民法
四 懲罰犯罪的利器——刑法
(一)刑法的基本概念
(二)我國的刑法
五 國家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
(一)行政與行政法
(二)我國的行政法
六 對市場宏觀調控的法律——經濟法
七 怎樣打官司——訴訟法
(一)刑事訴訟法概述
(二)民事訴訟法概述
(三)行政訴訟法概述
八 未成年人的保護傘——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二篇 青少年權益保護
第一章 家庭生活權益保護
一 父母與子女的關系
(一)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義務
(二)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義務
二 婚姻法律對青少年的影響
(一)結婚對青少年的影響
(二)父母離婚對青少年的法律保護
三 青少年財產權和人身權保護
(一)對青少年財產權的保護
(二)對青少年的人身權的保護
四 青少年遭遇家庭暴力時的保護
(一)家庭暴力為法律所禁止
(二)遭受家庭暴力如何求助
五 青少年的繼承權保護
(一)遺產與繼承
(二)繼承的種類
(三)遺產分配的原則
第二章 學校生活權益保護
一 青少年的受教育權有保障
(一)父母及其監護人應保證青少年的受教育權
(二)學校應保證教育的公平性
(三)受教育者的權利和義務
(四)義務教育的相關法律問題
二 學校與老師應尊重青少年的人格權
(一)禁止體罰學生
(二)禁止侮辱學生
(三)禁止學校利用學生創收
三 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權受保護
(一)食品安全
(二)教學安全
(三)住宿安全
(四)校車安全
(五)學校環境安全
四 學生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
(一)學生傷害事故及責任
(二)學校應承擔責任的情況
(三)學生或家長應承擔責任的情況
(四)第三人承擔責任的情況
(五)學校不承擔責任的情況
(六)學生傷害事故處理的程序
第三章 社會生活權益保護
一 青少年享有的法律權利
(一)肖像權
(二)著作權
(三)專利權
二 青少年參加工作要謹慎
(一)青少年能否參加工作
(二)禁止僱用童工
(三)對於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
三 交通規則要牢記
(一)遵守交通信號燈
(二)飲酒後禁止駕駛機動車
(三)騎自行車注意事項多
(四)行人和乘車人交通注意事項
四 治安管理應遵守
(一)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處罰種類
(二)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類型
五 利用網路要適度
(一)遠離黑網吧
(二)不沉迷於網路
六 保護環境皆有責
第三篇 青少年違法犯罪與預防
第一章 增強犯罪預防意識,杜絕不良行為
一 不良行為的特徵
二 不良行為的種類
三 嚴重不良行為
四 不良行為的矯正
五 收容教養
六 未成年人要有自我預防犯罪的意識
第二章 刑事犯罪的基本概念
一 違法與犯罪
二 刑事責任年齡
三 觸犯刑法的後果
四 教唆犯罪的刑事處罰
第三章 遠離暴力違法犯罪
一 故意傷害
二 故意殺人
三 聚眾斗毆
四 尋釁滋事
第四章 遠離財產違法犯罪
一 盜竊
二 搶劫
三 敲詐勒索
四 詐騙
第五章 遠離性犯罪
一 *罪
二 少男少女問的越軌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三 強迫幼女賣淫
四 受害的幼女、少女出庭問題
第六章 遠離*犯罪
一 *對青少年的危害
二 青少年如何抵制*
第七章 對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保護
一 對未成年人給予司法保護的原因
二 對未成年人犯罪承擔的刑事責任的特殊規定
三 公安機關調查未成年人的特殊規定
(一)公安機關訊問未成年人時的特殊規定
(二)對未成年被告拘留和逮捕的規定
四 法院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程序與規定
Ⅳ 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初中版 摘抄
1 圖書介紹編輯本段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版)
書 名:《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生漫畫案例版)《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版)作 者:何秉松 總主編
出版 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開 本:大32開
印 張:2.75
版次印次:2011年8月第1次印刷
定 價:8元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初中版)
書 名:《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初中生漫畫案例版)《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初中版)[1]作 者:何秉松 總主編
出版 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開 本:大32開
印 張:3
版次印次:2011年8月第1次印刷
定 價:10元
2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編輯本段
(高中版)
書 名:《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高中生漫畫案例版)《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高中版)作 者:何秉松 總主編
出版 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開 本:大32開
印 張:3.5
版次印次:2011年8月第1次印刷
定 價:12元
3 內容簡介編輯本段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版)
本書是國家「六五」普法系列教材中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生漫畫案例版)》。本書從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現實故事入手,主要講了走近法律,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國家的象徵—國旗、國徽、國歌、首都,我國是多民族國家,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未成年人權益的法律保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了解違法和犯罪,遵紀守法、遠離不良行為,小學生安全知識常識等,對涉及小學生的法律制度與安全教育進行了全面、細致地解讀。
編委會根據小學生的學法用法需求,精心編排,細心解讀,配以大量的漫畫插圖和案例,使普法教育聯系實際、生動有趣。書後還附有「『六五』普法·全國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參賽須知和試卷(小學版)」,以利於各地有聲有色地開展小學生學法用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初中版)
本書是國家「六五」普法宣傳系列教材中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初中生漫畫案例版)》。本書從初中生身邊的現實故事入手,主要講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公民的神聖使命、人身自由權與平等權保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抵制不良誘惑、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保護、知識產權及保護、見義勇為與正當防衛、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及初中生安全知識常識等,對涉及初中生的法律制度與安全教育進行了全面、細致地解讀。
編委會根據初中生的法律需求,精心編排,細致解讀,配以大量的漫畫插圖和案例,使普法教育聯系實際、生動有趣。書後還附有「『六五』普法·全國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參賽須知和試卷(初中版)」,以利於各地有聲有色地開展初中生的學法用法工作。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高中版)
本書是國家「六五」普法宣傳系列教材中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高中生漫畫案例版)》,從高中生喜聞樂見的現實故事入手。第一章「法的基礎知識」介紹了法的一般概念、法的作用以及國家的依法治國方略;第二章「法與國家」從憲法入手,側重於介紹國家根本制度和公民權利、義務;第三章「法與社會」從民法角度,介紹與高中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民事權利;第四章「法與懲治犯罪」從預防犯罪出發,講解了刑法的概念、犯罪的構成以及我國刑罰體系等內容;第五章「法與訴訟活動」介紹了民事、行政、刑事訴訟程序;第六章單獨成篇,主要從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出發,講解安全知識。
編委會根據高中生的學法用法需求,精心編排,細心解讀,配以大量的漫畫插圖和案例,使普法教育聯系實際、生動有趣。書後還附有「『六五』普法·全國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參賽須知和試卷(高中版)」,以利於各地有聲有色地開展高中生的學法用法工作。
Ⅳ 青少年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參考:《刑法》、《民法通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您的這個問題其實很大,應該說青少年應當形成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基本的法律意識,知道要遵紀守法、不要傷害別人、做錯事情會受到懲罰等等。下面附上一個學校的法制副校長對青少年基本法律知識課的講課提綱,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一、什麼是法律?法律是如何分類的?
1、法律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各種行為規范的總稱。
2、按照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內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劃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3、根本法即憲法它規定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公民基木權利與義務、國家機構等國家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必須經過特定的機關和特定的程序。
4、普通法即除了憲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它所規定的內容只限於某一專門社會關系方面的問題。普通法的制定必須依據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不得與憲法抵觸。
二、違法與犯罪的區別?
1、違法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政黨武裝力里、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公民違反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造成某種危害社會的、有過錯的行為,
2、犯罪是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財產,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它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刑法處罰的行為。
三、青少年應注意的幾種犯罪
1、盜竊罪
2、搶劫罪
3、傷害案中小學生之間打鬥造成的傷害,在這方面有許多案例,有的給予了經濟賠償,有的甚至因此受了了刑事處分。希望同學們引起注意。
四、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1、不貪圖小便宜,有句古話叫「貪小便宜,吃大虧」,在現實中我們有些小朋友因貪圖一些小利使自己吃虧、上當,有時殃及家人的安危。要記住世界上沒有免費的蛋糕,天上也不會掉下餡餅。任何東西的取得必須靠誠實勞動取得,別無他途。
2、不聽信陌生人的話(包括有些認識的人)。
五、誠信—是立人根本
誠信是做人的根本,體現在小朋友身上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說臟話、謊話、認真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已辦,愛清潔、講衛生,對自己辦的事情要勇於負責。我們從小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將受益終生。下面講一個我國外經貿副部長龍永圖在比利時的一個小故事和美國一個在逃犯欠八美分的故事,相信這些故事能給小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大家以後養成好的世界觀會有啟發的,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