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送達與法律效力

送達與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8-06 16:56:12

㈠ 法律文書的送達方式怎樣才是有效合法的

法律文書有效合法的送達方式有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公告送達。

(一)直接送達

直接送達,是執行送達任務的司法警察或者書記員將應當送達的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日期即送達日期。訴訟文書以直接送達為原則,直接送達是最基本的送達方式。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以下情況都屬於直接送達:

1、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應當由本人簽收正明;本人不在的,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

2、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

3、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

4、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必須注意,離婚訴訟的訴訟文書的送達有特殊性,如果受送達的一方當事人不在時,不宜交由對方當事人簽收。

(二) 留置送達

留置送達,是指受送達人拒收訴訟文書時,姿汪送達人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處的送達方式。留置送達 與直接送達具有同等的效力。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受訴訟文書時,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其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將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

適用留置送達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簽收或者蓋章,拒絕簽收或者蓋章的,適用留置送達。

2、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達人送達,也可以向其訴訟代理人送達。受送達人指定的訴訟代理人為代收人,法院向訴訟代理人送達時,適用留置送達。

3、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當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以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拒絕簽收的,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拒絕簽收調解書,說明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

(三)委託送達

委託送達,是指受訴人民法院舉冊告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時,委託受送達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為送達的方式。委託送達一般是在受送達人不在受訴法院的轄區內,直接送達有困難時適用。接受委託的只能是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需要委託送達時,應當出具委託函,將委託的事項和要求明確地告知受託的人民法院,並附送達回證。

(四)郵寄送達

郵寄送達,是指人民法院直接送達有困難時,將訴訟文書附送達回證交郵局用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法。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郵寄送達方式簡便易行,但是,這種送達方式應當是在上述幾種送達方式不能實施的情況下,才能採用的。目前有些地方的法院比較普遍採用這一送達方式,在其採取郵寄送達不成時才改為直接送達。這種做法,是違背民事訴訟法的基本精神的。

(五)轉交送達

轉交送達,是指在特定情況下,不宜或者不便直接送達時,法院將訴訟文書通過受送達人所在單位轉交的送達方式。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轉交送達是在受送達人身份特殊的情況下適用的,具體包括:

1、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2、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或者勞動改造單位轉交;

3、受送達人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所在勞動教養單位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在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六)公告送達

公告送達,是指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將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的有關內容告知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無論受送達人是否知悉公告內容,經過法定的公告期限,即視為已經送達。公告送達有如下要求:

1、公告送達是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所適用的一種送達方式。

2、公告的法定期限是60日。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

3、公告的方式。可以是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

4、公告的內容。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以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當說明出庭地點、時間以及逾期不出庭的後果。

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的主要內容,屬於一審判決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採用公告送達的,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和經過,並將情況附卷備查。

以上就是所有的法律文書送達方式,除此之外的任何方式送達都是無效的,不合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七條

送達傳票、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文件應當交給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蓋章的時候,送達人可以邀請他的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把文件留在他的住處,在送達證上記明拒絕的事由、送達的日期,由送達人簽名,即認為已經送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五、期間和送達

第138條規定:「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

第一百三十條

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簽收或者蓋章,拒絕簽收或者蓋章的,適用留置送達。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有關基層組織和所在單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達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以及受送達人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的,可以通知當事人到人民法院領取。當事人到達人民法院,拒絕簽署送達回證的,視為送達。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在送達回證上註明送達情況並簽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當事人住所地以外向當事人直接送達訴訟文書。

當事人拒絕簽署送達回證的,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在送達回證上註明送達情況並簽名。

第一百三十二條

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達人送達,也可以向其訴訟代理人送達。受送達人指定訴訟代理人為代收人的,向訴訟代理人送達時,適用留置送達。

第一百三十三條

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簽收。

第一百三十四條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規定,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的,委託法院應當出具委託函,並附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和送達回證,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委託送達的,受委託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委託函及相關訴訟文書之日起十日內代為送達。

第一百三十五條

電子送達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移動通信等即時收悉的特定系統作為送達媒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人民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

但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與人民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為准。

第一百三十六條

受送達人同意採用電子方式送達的,應當在送達地址確認書中予以確認。

第一百三十八條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

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1)送達與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案例:

為解決送達難問題,成都錦江法院大力推進司法事務網格化管理,實現法律文書網格化送達,降低了群眾訴訟成本。

司法事務網格化管理,是指網格管理員接受基層自治組織指派,為人民法院送達訴訟文書,接受人民法院委託調解網格內民事糾紛、及時為人民法院提供被執行人動態及財產信息等網格內司法事務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

作為司法事務網格化管理的前期重點工作,2017年錦江法院借力「區-街道辦-社區-網格」的四級網格管理體系,採取多項措施在錦江區開展法律文書網格化派送。

㈡ 詳解EMS郵寄送達的法律效力

在民事法律領域中,及時、適當地履行通知、催告程序對於民事主體行使請求權、形成權等民事權利有著決定性作用,其直接關繫到時效的中斷、權利的獲得、法律關系的存廢等一系列法律問題。就勞動關系而言,尤為突出地表現在如何有效地送達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這一問題上,筆者在此著重解析通過中國郵政EMS特快專遞寄送解除通知書的法律效力問題,由此引申的一系列通知催告文書均可遵循該種做法。

從勞動關系解除權的法律性質上看,除《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協商一致解除合同情形以外,從第三十七條至第四十一條所規定的解除權均屬於形成權,該權利在單方作出意思表示送達即生效,無需依賴相對方的允諾。當然,在勞動者依據第三十七條提出解除合同時,法律在此作出了提前一定期限通知的程序性要求,由此產生了未到期限的解除意思表示能否撤銷的爭議,並引發附條件或附期限的權利與形成權的性質不符的矛盾,該爭議在此暫不作論,因為其並不影響當存在法定情形時用人單位或勞動者單方作出解除通知的法律效力。基於這一性質,如何有效取證證明解除通知的送達以及其依據的解除事由,筆者認為通過中國郵政EMS快遞方式寄送書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同時在寄單上物品內容一欄註明是「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及具體的解除原因,是目前實踐中最為便捷且較為容易保留證據的做法。有人可能會提到也可以用郵局掛號信送達,理由是參照《勞動部辦公廳關於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職工回單位並對逾期不歸者按自動離職或曠工處理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179號)「以書面形式……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以郵寄送達,以掛號查詢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但是郵寄掛號信時寄單封面上無法寫明內容,掛號回執也並無內容項目顯示,在雙方對所寄內容物存在爭議時,往往陷入舉證困境。

實務中,筆者經常遇到這樣的提問,當事人疑慮如果對方故意不肯簽收郵件怎麼辦,另有人提出能否以同樣的操作方式通過其他快遞公司郵寄。在此,筆者從以下三點進行解析:

EMS郵寄具有權威性——因其是唯一適格寄遞人

在我國,信件寄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中國郵政是唯一具備寄遞信函資格的主體。依據《郵政法》第五十五條「快遞企業不得經營由郵政企業專營的信件寄遞業務,不得寄遞國家機關公文」,《郵政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第65號,下稱「郵政細則」)第四條「未經郵政企業委託,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的寄遞業務,但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信函是指以套封形式傳遞的緘封的信息的載體。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是指以符號、圖象、音響等方式傳遞的信息的載體。具體內容由郵電部規定」,可見,如果擅自選擇其他快遞公司郵寄可能會使所寄信函的效力受到質疑。

EMS投遞具有可靠性——因其拒收視為送達

由於解除權的性質決定了解除意思表示送達即生效,不需要相對方作出承諾或意見,因此只要在寄單上明示內容便足以為對方所知悉,拒收行為是在其知悉了該內容之後的,即使拒收也不影響解除合同通知書的生效。寄件人可通過EMS官網查詢送達記錄及簽收回執,如果被拒收導致無法投遞,郵政部門應當原件退回,同時寄件人可要求出具退件回執。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法釋[2004]13號,下稱「郵寄送達文書規定」)第十一條「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而法院專遞也是中國郵政EMS的一個承運項目,可見該原則同樣可運用到解除通知的送達問題上。

此外,即使相對人辯稱非其本人簽收而否認收到該通知書,也可據EMS投遞的可靠性而斥之。依據「郵寄送達文書規定」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送達:(一)受送達人在郵件回執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的;(二)受送達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簽收的;(三)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員簽收的;(四)受送達人的訴訟代理人簽收的;(五)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簽收的;(六)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的」,又依據「郵政細則」第三十七條「郵件的投遞方式,除郵電部另有規定外,按下列方式投遞:(一)按址投遞城鎮居民的郵件,按收件人地址投遞到平房院落門口或者樓房地面層的信報箱或者收發室。單位、單位內附設的機構和個人以及單位院內宿舍用戶的郵件,投遞到單位收發室。收發室應當設在樓房的地面層,兩個以上單位同在一處的,應當商定統一接收郵件的地點」,由此可見EMS的投遞方式是有嚴格規章可循的,特別在投遞對象為單位時必須保證投遞到單位的收發室,此即為有效送達情形,勞動者舉證註明內容的EMS寄單、所寄信函復印件、郵件送達回執等證據可形成環環相扣的證據鏈,具有高度蓋然性,用人單位面對該份送達至其工商登記地址並被成功簽收的郵件即使辯稱並非其單位工作人員所簽收,實踐中也不會被採納。

EMS舉證具有便捷性——因其可使舉證責任倒置

當就勞動關系的解除發生爭議時,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下稱「證據規則」)由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當該解除決定是由用人單位作出時,則須由用人單位對其解除的合法性承擔舉證責任,因此能夠充分舉證證明已履行通知解除的程序及具體解除事由是明晰紛爭的關鍵。

在這個問題上,如果當事人正確地選擇並適用了EMS郵寄解除通知書,則可以在舉證問題上便捷地搶佔先機,乃至引起舉證責任倒置的效果。以《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為例,勞動者以此為由解除勞動關系時將在接下來的勞動仲裁中主張經濟補償金,根據「證據規則」此時應由勞動者就其解除勞動關系的主張及其解除事由舉證,特別是要對其作出解除的通知是否送達到用人單位的事實舉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對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債權人在保證期間通過郵局以特快專遞方式向保證人發出逾期貸款催收通知書,但沒有保證人對郵件簽收或拒收的證據,能否認定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請示>的復函》( [2003]民二他字6號),「債權人通過郵局以特快專遞的方式向保證人發出逾期貸款催收通知書,在債權人能夠提供特快專遞郵件存根及內容的情況下,除非保證人有相反證據推翻債權人所提供的證據,應當認定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了權利」,又依據「證據規則」第九條「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三)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前款(一)、(三)、(四)、(五)、(六)項,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由此可見,勞動者通過EMS郵寄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並在寄單上註明所寄內容時,則只需要提供郵件寄單即可證明送達事實,或可在郵寄前將所寄信函與寫明信函主要內容的寄單一同拍照保存更能保證萬無一失。此時,若用人單位否定送達事實,則需要就此舉出反證,相當於將證明勞動關系是否解除的證明責任向其倒置。

熱點內容
法院府院聯動機制 發布:2025-08-11 22:25:41 瀏覽:492
司法整風 發布:2025-08-11 22:24:07 瀏覽:337
簽字經辦人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1 22:22:59 瀏覽:183
不參加公司體檢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11 22:18:08 瀏覽:576
澳門關於葯品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11 22:09:22 瀏覽:654
海珠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1 22:06:43 瀏覽:211
北京田法官 發布:2025-08-11 22:01:18 瀏覽:194
承兌匯票變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21:53:14 瀏覽:698
勞動法關於企業員工加班的規定的 發布:2025-08-11 21:47:15 瀏覽:993
刑法司法考試試題 發布:2025-08-11 21:38:04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