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程序違法,可以申請上訴或者再審。對違反程序法官可以向法院領導反映或者同時可以向監察部門等反映情況。程序違法是指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程序要件,包括方式、步驟、順序和期限等等。
如違反法定時限實施的許可、省略、顛倒行政步驟、形式要件不足、缺少程序要求等等。
第三百二十五條 下列情形,可以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一)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二)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未迴避的;
(三)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的;
(四)違法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② 程序員怒刪代碼並離職,被判賠償公司損失6萬元,如何從法律角度解讀
程序員怒傷代碼並離職被判賠償,公司損失6萬塊錢,如何從法律角度解讀對於這種事情的發生的話,從吵做法律的角度進行解讀,就是陪碰察這個代碼的話是程序員在上班的時間敲出來一個代碼,所以說上班的時間的話是屬於程序員的時間賣給了這個公司為公司創造利益,而這個代碼的話可以說就是相當於公司的這個利益,而現在的話這個程序員刪除了這個代碼,這對於公司來說肯定會是會造成非常嚴重的一個損失的,所以被判賠償公司損失6萬塊錢,是很正常的事情
總的來說像這件事情的發生的話,從法律方面的角度來進行一個解讀,就是這個程序員的行為已經是導致了公司造成了一個重大的損失,肯定是要進行賠償的,就是這樣子的話才能夠讓這個人知道這種事情的嚴重性,避免這種事情在社會上持續的發生
③ 程序違法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
程序違法是指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程序要件,包括方式、步驟、順序和期限等等。如違反法定時限實施的許可、省略、顛倒行政步驟、形式要件不足、缺少程序要求等等。如果一審程序嚴重違法,足以影響實體公正的,二審法院可以撤銷原判決,發回重審。:程序違法具體表現為方式違法和步驟違法兩大類。程序違法是指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程序要件,包括方式、步驟、順序和期限等等。如違反法定時限實施的許可、省略、顛倒行政步驟、形式要件不足、缺少程序要求等等。法律責任的產生總是和違法行為相聯系的,行政機關的違法行為是追究其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沒有違法行為就不會產生法律責任。因此,追究行政程序違法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即行政程序違法。要界定行政程序違法,則必須明確其概念、主體及認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二十三條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七日內,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並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行政復議機關不得拒絕。
衍生問題:
什麼是違法?
違法,也稱違法行為,是指特定的法律主體(個人或單位)由於主觀上的過錯所實施或導致的、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依法應當追究責任的行為。違法行為表現為超越法律允許限度的權利濫用、作出法律禁止的行為以及不履行法定的積極義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