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查封的法律效力
❶ 房產早就被法院查封又被第二人預查封那預查封能有法律效益嗎
第二人不叫預查封,而叫輪候查封。有法律效力,但第一順位查封人有優先權。
❷ 什麼是預查封,哪些房屋可以進行預查封
預查封,是指對尚未在登記機構進行物權登記但又履行了一定的批准或者備案等預登記手續、被執行人享有未公示或者物權期待權的房地產所採取的控制性措施,即由法院制發預查封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由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預查封登記手續。
可以進行預查封的房屋種類:
1.已辦理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且尚未出售的房屋。
2.被執行人購買的已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辦理了房屋權屬初始登記的房屋。
3.被執行人購買的辦理了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手續或者商品房預告登記的房屋。
(2)預查封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預查封的法律效力:
預查封和查封在限制標的物轉讓的效力上應當是相同的。在人民法院預查封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處分預查封的財產,有關部門也不得辦理轉讓、抵押手續。
但是預查封和查封也有一些細微的區別;一是人民法院不能對預查封的房地產進行處理;二是預查封期間,登記機關除了可以將預查封的房地產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外,登記機關不得為任何其他登記行為。在預查封期間,一旦房地產權屬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則預查封就自動轉為查封。
我國台灣地區的做法是:只對已登記的土地上未經登記的房屋進行類似的查封。而且由法院派員會同登記機關人員到現場勘測,對查封的部位由法院人員確定。勘測費用由債權人向登記機關繳納。由於土地已登記,查封標的也非常清楚,登記機關易於掌握和控制。
我國大陸大部分城市房、地分割管理,如進行預備查封,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一是要明確責任,如果法院提供的當事人的姓名、房屋坐落錯誤而造成遺漏的,登記機關不應承擔責任;二是登記機關要加快管理手段現代化的步伐,如使用地理信息系統、完善計算機軟體等。以適應管理工作出現的新的要求。
❸ 關於預查封的司法解釋
預查封的司法解釋:預查封,是指對尚未在登記機構進行物權登記但又履行了一定的批准或者備案等預登記手續、被執行人享有未公示或者物權期待權的房地產所採取的控制性措施,即由法院制發預查封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由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預查封登記手續。。
預查封也具有查封的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所簽《商品房買賣合同》系在該商品房被法院預查封之後,但亦不能依據《執行異議和復議規定》排除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