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收發室簽收文件的法律效力
1. 前幾天法院送傳票到我們公司,沒人能簽收,法院強制我們這些小職員簽收
法院可以讓收發室簽收的,這點沒有錯。但法院工作人員應當注意工作態度,你們可以到法院反映問題,讓他們改進。
2. 法律文書的送達方式怎樣才是有效合法的
法律文書有效合法的送達方式有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公告送達。
(一)直接送達
直接送達,是執行送達任務的司法警察或者書記員將應當送達的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日期即送達日期。訴訟文書以直接送達為原則,直接送達是最基本的送達方式。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以下情況都屬於直接送達:
1、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應當由本人簽收正明;本人不在的,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
2、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
3、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
4、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必須注意,離婚訴訟的訴訟文書的送達有特殊性,如果受送達的一方當事人不在時,不宜交由對方當事人簽收。
(二) 留置送達
留置送達,是指受送達人拒收訴訟文書時,姿汪送達人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處的送達方式。留置送達 與直接送達具有同等的效力。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受訴訟文書時,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其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將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
適用留置送達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簽收或者蓋章,拒絕簽收或者蓋章的,適用留置送達。
2、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達人送達,也可以向其訴訟代理人送達。受送達人指定的訴訟代理人為代收人,法院向訴訟代理人送達時,適用留置送達。
3、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當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以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拒絕簽收的,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拒絕簽收調解書,說明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
(三)委託送達
委託送達,是指受訴人民法院舉冊告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時,委託受送達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為送達的方式。委託送達一般是在受送達人不在受訴法院的轄區內,直接送達有困難時適用。接受委託的只能是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需要委託送達時,應當出具委託函,將委託的事項和要求明確地告知受託的人民法院,並附送達回證。
(四)郵寄送達
郵寄送達,是指人民法院直接送達有困難時,將訴訟文書附送達回證交郵局用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法。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郵寄送達方式簡便易行,但是,這種送達方式應當是在上述幾種送達方式不能實施的情況下,才能採用的。目前有些地方的法院比較普遍採用這一送達方式,在其採取郵寄送達不成時才改為直接送達。這種做法,是違背民事訴訟法的基本精神的。
(五)轉交送達
轉交送達,是指在特定情況下,不宜或者不便直接送達時,法院將訴訟文書通過受送達人所在單位轉交的送達方式。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轉交送達是在受送達人身份特殊的情況下適用的,具體包括:
1、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2、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或者勞動改造單位轉交;
3、受送達人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所在勞動教養單位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在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六)公告送達
公告送達,是指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將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的有關內容告知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無論受送達人是否知悉公告內容,經過法定的公告期限,即視為已經送達。公告送達有如下要求:
1、公告送達是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所適用的一種送達方式。
2、公告的法定期限是60日。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
3、公告的方式。可以是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
4、公告的內容。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以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當說明出庭地點、時間以及逾期不出庭的後果。
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的主要內容,屬於一審判決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採用公告送達的,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和經過,並將情況附卷備查。
以上就是所有的法律文書送達方式,除此之外的任何方式送達都是無效的,不合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七條
送達傳票、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文件應當交給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蓋章的時候,送達人可以邀請他的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把文件留在他的住處,在送達證上記明拒絕的事由、送達的日期,由送達人簽名,即認為已經送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五、期間和送達
第138條規定:「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
第一百三十條
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簽收或者蓋章,拒絕簽收或者蓋章的,適用留置送達。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有關基層組織和所在單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達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以及受送達人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的,可以通知當事人到人民法院領取。當事人到達人民法院,拒絕簽署送達回證的,視為送達。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在送達回證上註明送達情況並簽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當事人住所地以外向當事人直接送達訴訟文書。
當事人拒絕簽署送達回證的,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在送達回證上註明送達情況並簽名。
第一百三十二條
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達人送達,也可以向其訴訟代理人送達。受送達人指定訴訟代理人為代收人的,向訴訟代理人送達時,適用留置送達。
第一百三十三條
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簽收。
第一百三十四條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規定,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的,委託法院應當出具委託函,並附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和送達回證,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委託送達的,受委託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委託函及相關訴訟文書之日起十日內代為送達。
第一百三十五條
電子送達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移動通信等即時收悉的特定系統作為送達媒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人民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
但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與人民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為准。
第一百三十六條
受送達人同意採用電子方式送達的,應當在送達地址確認書中予以確認。
第一百三十八條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
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2)公司收發室簽收文件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案例:
為解決送達難問題,成都錦江法院大力推進司法事務網格化管理,實現法律文書網格化送達,降低了群眾訴訟成本。
司法事務網格化管理,是指網格管理員接受基層自治組織指派,為人民法院送達訴訟文書,接受人民法院委託調解網格內民事糾紛、及時為人民法院提供被執行人動態及財產信息等網格內司法事務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
作為司法事務網格化管理的前期重點工作,2017年錦江法院借力「區-街道辦-社區-網格」的四級網格管理體系,採取多項措施在錦江區開展法律文書網格化派送。
3. 收發室的法律職責
收發室工作職責
收發室工作職責
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樹立全心全意為全校教職工服務的思想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服從分配,遵守作息制度與勞動紀律,遵紀守法。
二、每日下午下班前半小時郵局送來的郵件、報紙應及時分發,不得擱置下午或次日,平時應在當日分發,匯款、掛號、領物通知單等應在當日發出(星期天除外)。
三、校內各單位向外發出的信函,凡在下午三時前送到收發室的於當日發出,三時後的次日上午發出,向外發出的電報,每日下午三時集中送郵局,特殊情況隨收隨發或由單位攜記賬單直接送電信局發出。
四、分發報紙、雜志信件、包裹、匯款單通知單等差錯率均不得大於百分之二。
五、每日郵局、機密局送來的電報、機密檔案及時轉送到系、部、館、處、室簽收(包括私人電報)。地址不祥的電報,只在收發室門前公布認領,不送,節假日因值班人少,對普通電報與地址不祥的電報同樣處理,但對加急電報和急事電報要隨時設法處理,不能誤事。
六、校領導辦公室報刊、信件每日直接送達,機關各部門掛號公函應每日送達,註明急件的隨到隨送。
七、努力做好「無法投遞」信件的查找工作,盡量變死信為活信。
八、注意工作方法,待人態度和藹,對同志提出的問題應耐心解釋。在工作中經常找差距,總結經驗與教訓,減少差錯,改進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九、發揚團結互助精神,齊心協力,共同做好收發室的工作。
十、收發室全體人員實行考勤計日獎金制,每周七天(含星期天)上班制,按人事規定,病事假累計三天扣發當月獎金或浮動金貼。
收發室工作職責
收發室科長工作職責
收發室科長工作職責
收發室科長工作職責
一、科長在黨政辦公室領導下,全面貫徹主任指示,負責全科室日常工作。
二、積極組織全科室人員,認真學習業務 , 遵守學校規定的一切規章制度。
三、負責對外聯系業務,與郵局協商報刊征訂工作和機要郵寄工作。
四、負責全科室的日常業務工作指導,帶領全科室人員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五、負責全科室人員的考勤、登記、檢查在崗人員工作態度。
六、負責檢查接收匯款、包裹飛機要、快件、掛號信、登記、日期、時段。
七、負責檢查全校各種文字郵件的投遞正確率與誤差。
八、負責接待全校師生員工到本科室查詢、投訴郵件投遞質量情況。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本省郵政管理,規范郵政市場秩序,保護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保障郵政通信的安全、暢通,維護國家利益和用戶的合法權益,促進郵政事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關聯法規:全國人大法律(1)條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郵政規劃、建設、服務和管理工作,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省郵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郵政管理工作,設立郵政行業管理機構,具體履行行業管理職責。
市、縣、自治縣郵政局經省郵政主管部門委託,負責轄區內的郵政管理工作。
規劃、建設、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郵政部門做好郵政管理工作。
第四條 郵政是一項社會公用事業,郵政企業承擔國家規定的為社會提供郵政普遍服務的義務,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證普遍服務的質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重視郵政事業,並在規劃建設、土地、財稅、供電、交通運輸等方面給予扶持,保障實現郵政普遍服務。
第五條 用戶交寄的郵件、交匯的匯款和儲蓄的存款受法律保護。除法律和國家另有規定外,郵件在運輸、傳遞和處理過程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檢查、扣留。
第六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義務保護郵政設施,維護郵政通信的安全和暢通,對破壞郵政設施和危害郵政安全的行為有權制止並向有關部門舉報。
第二章 普遍服務
第七條 郵政企業應當採取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發揮郵政系統在信息傳遞、實物配送、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增強普遍服務能力,拓展郵政新業務,為用戶提供迅速、准確、安全、方便的郵政服務,滿足社會需求。
第八條 郵政企業應當依法開展下列普遍服務,未經省郵政主管部門批准,不得停辦:
(一)國內、國際的信件和民用包裹的寄遞;
(二)義務兵信件和盲人讀物的免費寄遞;
(三)郵發報刊的征訂和投遞;
(四)國家機要通信;
(五)邊防、海島和邊遠地區的郵政通信;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郵政普遍服務。
第九條 下列郵政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
(一)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的寄遞;
(二)現行通信使用的普通郵票的銷售和集郵品的製作;
(三)郵政編碼簿的編印發行;
(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郵政專營業務。
郵政企業根據需要可以委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辦郵政企業專營的業務。
代辦郵政專營業務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與郵政企業簽訂郵政業務代辦合同,執行郵政的統一資費標准和服務標准。
第十條 郵政企業應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依法從事經營活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市、縣、自治縣郵政企業提供的所屬分支機構及服務網點表冊,統一辦理年檢手續。
第十一條 郵政企業設置或者撤銷分支機構應當符合當地的郵政專業規劃,並經省郵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十二條 郵政企業應當在營業場所設置明顯的」中國郵政」標識,公示營業時間、業務范圍和資費標准。在郵政信筒(箱)上標明開筒(箱)的頻次和時間,按照規定的頻次、時限和投遞范圍投遞郵件。
第十三條 運郵專用車輛應當統一噴塗郵政專用標志色和」中國郵政」標識。
第十四條 郵政企業工作人員應當統一著裝,佩證上崗,遵守職業規范,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第十五條 用戶對交寄的給據郵件和交匯的匯款,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持據向收寄、收匯的郵政企業查詢。郵政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期限將查詢結果通知查詢人。
第十六條 郵政企業應當設置用戶監督信箱,公布監督電話號碼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受理用戶的舉報和投訴,接受用戶對郵政服務質量的監督。對用戶的舉報或者投訴,應當自接到舉報或者投訴之日起10個工作日以內予以答復。
第十七條 郵政企業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私拆、隱匿、毀棄、盜竊郵件和撕揭郵票;
(二)冒領用戶郵件、款項;
(三)限定用戶使用其指定的業務或者購買其指定的物品;
(四)擅自改變資費標准或者增加收費項目;
(五)不履行已公開作出的承諾或者進行虛假宣傳;
(六)刁難用戶或者對投訴的用戶打擊報復;
(七)故意延誤郵件傳遞時間;
(八)拒絕辦理依法應當辦理的郵政業務;
(九)違法提供用戶使用郵政業務的情況或者泄露用戶名址信息資料;
(十)利用郵運專用車輛從事違反國家規定的運輸活動;
(十一)出借、出租郵政日戳、郵袋、郵包封裝盒等郵政專用品,或者用於其他用途;
(十二)法律、法規和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八條 對具備通郵條件的新用戶,郵政企業應當自用戶辦理郵件投遞登記手續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予以通郵。
尚未具備通郵條件的用戶,可以與郵政企業協商,由郵政企業將郵件投遞到商定的郵件代收點或者固定的郵政信報箱。
第十九條 城鎮居民的郵件,按收件人地址投遞到平房院落門口或者樓房地面層的信報箱或者收發室。單位或者單位內附設的機構和個人以及單位院內宿舍用戶的郵件,投遞到單位收發室。
農村的郵件,郵政企業負責投遞到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應當設立信報收發站(點)或者指定代收人負責接收郵件,保證郵件妥投。
收發室、收發站和代收點負責接收郵件的人員應當妥善、安全保管並及時傳遞郵政企業投交的郵件。發現錯投、誤投和無法投遞的郵件,應當批明原因並及時通知郵政企業收回。
第二十條 郵政企業應當擴大開辦混合信函等現代郵政服務范圍,並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與用戶簽訂延伸投遞服務協議,約定延伸服務的內容和收費標准。
第二十一條 郵政企業為提高服務質量,可以向用戶收集名址資料,建立用戶名址信息庫。
第二十二條 用戶交寄的郵件應當規范書寫名址和郵政編碼,使用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信封、明信片、特快專遞封套、包裹包裝箱和符合規定的郵資憑證。
使用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信封和明信片的,郵政企業不予收寄,已經投入信筒(箱)的,郵政企業可以退回寄件人。
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郵政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郵政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
市、縣、自治縣郵政局應當根據城鄉建設總體規劃編制郵政專業規劃,報當地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二十四條 新建、改建、擴建居住區、開發區、工礦區、商業區、民用機場、港口、車站等,應當同時規劃設置與之配套的郵政設施,並與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郵政局(所)及郵政服務網點的房屋由郵政企業籌資建設或者由建設單位建成後按照建築成本價售予郵政企業使用。
第二十五條 新建的城鎮住宅樓房地面層應當設置標准郵政信報箱(間、群),設計標准按照國家標准或者郵政行業標准執行,所需費用納入建設項目總投資。未將信報箱(間、群)列入設計圖紙的,城市規劃部門不予審批。
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樓房未按照規定設置郵政信報箱(間、群)的,由樓房產權單位或者住宅小區管理單位負責補建,也可以委託郵政企業統一補建,費用由產權人承擔。
第二十六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應當在樓房地面層或者大院主出入口設置收發室;兩個以上單位使用同一用郵地址的,可以設置聯合收發室。
第二十七條 民用機場、車站、碼頭以及三星級以上賓館、集貿市場、大專院校、旅遊區等公共場所,應當提供辦理郵政業務的場所以及為郵件裝卸、轉運、投遞和郵政車輛出入提供方便。
第二十八條 城市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應當按照方便群眾的原則設置信筒(箱)、報刊亭、郵亭、閱報櫥窗等設施,納入當地城市建設規劃,由郵政企業按照規劃統一報建、統一管理、統一經營,免收城市道路佔用費及相關費用。
第二十九條 郵政局(所)和郵政生產作業場所建設用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劃撥,免徵城市建設配套費。
第三十條 因建設需要徵用、拆遷郵政局(所)、郵政服務網點及其他郵政設施的,應當事先與當地郵政企業協商,在保證郵政通信正常進行的情況下,按照就近安置、方便用郵的原則,先安置後拆遷,安置面積不得小於原有面積,所需費用由徵用、拆遷單位承擔。
第三十一條 水運、民航、公路、鐵路等運輸單位,負有保證郵件優先、安全運出的責任,並在運費方面給予優惠。
第三十二條 執行郵件運輸和投遞任務的車、船、郵政工作人員通過橋梁、渡口、隧道、檢查站時,有關方面應當優先放行。帶有郵政專用標志的郵政車輛在運遞郵件時,憑公安機關核發的通行證,可以不受禁行路線、禁停地段的限制。運郵車輛或者郵政工作人員在運遞郵件途中違章,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記錄後放行,待其完成運遞任務後,再行處理。
第三十三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實施下列妨害郵政工作的行為:
(一)擅自遷移、毀損郵政信筒(箱)、郵亭、郵政報刊亭、信報箱、郵政編碼牌等郵政設施;
(二)私自開啟、封閉郵政信筒(箱)或者向郵政信筒(箱)內投放易燃、易爆、腐蝕性、帶有毒性病菌等危險性物品或者其他雜物;
(三)在郵政局(所)門前通道或者郵政信筒(箱)、郵亭、郵政報刊亭、信報箱等郵政設施周圍設攤、堆物;
(四)交寄或者夾寄違禁物品;
(五)偽造、冒用郵政專用標志、標識和郵政專用品;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四章 市場管理
第三十四條 從事特快專遞、快遞、快件、快運和報刊投遞經營活動的,應當辦理工商登記,並經省郵政主管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
第三十五條 從事特快專遞、快遞、快件、快運和報刊投遞經營活動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備企業法人資格;
(二)有與開展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場地、服務設施和從業人員;
(三)有為用戶提供迅速、准確、安全、方便服務的能力;
(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作業規程;
(五)有專門的服務標識,從業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營業期間應當穿著統一的標志服裝,佩證上崗;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三十六條 從事特快專遞、快遞、快件、快運和報刊投遞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接受省郵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按照規定標准收費,保守用戶秘密,確保用戶交寄物品的安全,保證服務質量。
第三十七條 從事特快專遞、快遞、快件、快運和報刊投遞經營活動的,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經營郵政企業專營的寄遞業務;
(二)買賣、出租、偽造、塗改或者轉借快遞、投遞業務的許可證件;
(三)收寄法律、法規和規章禁止寄遞的物品;
(四)冒用郵政專有名稱、標志、標識或者冒充郵政工作人員從事經營活動。
第三十八條 申請開辦集郵票品集中交易市場的,應當辦理工商登記,並到省郵政主管部門申辦《集郵票品交易市場開辦許可證》。
經營集郵票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並到所在地郵政主管部門辦理報批手續後,方可經營。
第三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下列擾亂集郵市場經營秩序的行為:
(一)先於發行日期出售郵資憑證;
(二)低於面值銷售現行通信使用的普通郵票、郵資信封、郵資明信片和郵資郵簡等郵資憑證;
(三)低於規定的價格銷售發行期內的集郵票品;
(四)經營未經批准製作的集郵品;
(五)擅自從事集郵票品的進出口業務;
(六)非法印製、倒賣、偽造或者變造郵資票品;
(七)經營國家禁止流通的集郵票品;
(八)法律、法規和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條 仿印仿製郵票圖案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十一條 生產郵政用品用具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生產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到省郵政主管部門辦理生產監制證書。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銷售或者使用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郵政用品用具。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 由於郵政企業的過錯造成給據郵件延誤、丟失、損毀、內件短少或者郵政儲蓄存款、匯款被冒領的,郵政企業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相關規定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
由於收件單位收發人員的過錯造成給據郵件延誤、丟失、損毀、內件短少或者匯款被冒領的,收件單位應當先行承擔賠償責任,然後向有過錯的收發人員追償。
關聯法規:全國人大法律(1)條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規定第八條和第十一條規定的,由省郵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機構責令改正,處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第(一)、第(二)項規定的,郵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機構應當追回贓款贓物,可以並處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第(三)項至第(十一)項規定的,由省郵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機構給予警告或者處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五)項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六條的規定,由省郵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機構處以1500元以下的罰款,並沒收有關物品。
關聯法規:國務院行政法規庫(1)條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規定第九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九條第(一)至第(五)項規定的,由省郵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機構責令改正,處以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規定第三十九條第(六)、第(七)項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處罰。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一條規定的,由省郵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機構處以警告或者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規定其他規定,依法應當處罰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九條 郵政執法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管理機構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條 違反本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又不起訴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二條 本規定所稱郵政企業,是指國家郵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承擔向社會提供郵政普遍服務義務及經營其他郵政業務的國有公用企業。
第五十三條 本規定具體運用中的問題,由省郵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