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保險責任的法律意義在於確定保險人

保險責任的法律意義在於確定保險人

發布時間: 2025-08-16 23:10:47

1. 保險法規定保險人需履行說明義務的原因有

對於明確說明義務的履行,應由保險人承擔舉證責任。原因如下:
1、保險人的明確說明義務是一種法定義務,該義務是基於保險法的規定,而非當事人的約定而產生。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主要是對其提供的格式條款的內容進行提示、解釋和說明,這種明確說明義務並不是合同義務,而是存在於保險合同訂立階段的先合同義務,保險人必須主動履行該義務,不以投保人要求說明為條件。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從訴訟法的角度,依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保險人主張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就應由保險人承擔舉證責任。
2、從舉證能力的分配上,明確說明義務的舉證責任也應由保險人承擔。證明某行為發生,系積極事實,從法理上來說也應由主張方負舉證責任,而不應由對方證明未發生某事實,未發生的事實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不可能舉證證明的。且在保險合同中有較多的專業術語,保險人系專門從事保險行業的,其作為保險合同的制定方,對保險合同更為精通,雙方當事人對保險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不平衡、不對稱,信息處理能力也存在差距,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投保人往往處於弱勢地位。從維護交易公平原則出發,為了能夠使投保人與保險人之間的利益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對是否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的舉證責任只有分配給保險人承擔,才是合理的。
明確說明義務的履行
1、說明的內容。保險人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主要是保險合同的條款,尤其是對免責條款的概念、內容以及法律後果進行明確說明。對於保險條款內容之外的事項,保險人不負有說明義務。
2、說明的形式。對於說明形式,我國保險法並沒有明確規定,一般來說,可採取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採取書面形式的,若投保人在閱讀完書面材料後對說明內容存有疑問對保險人進行詢問時,保險人仍應採取口頭形式予以解答,直至其理解合同條款內容。除傳統的書面或口頭形式外,保險人還可能藉助電子郵件、微信等網路形式進行說明。當然,無論口頭說明、書面說明還是其他方式的說明,保險人都必須對其履行了說明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3、說明的程度。保險人的明確說明,應達到一個普通人以其所應具備的知識和社會經驗,能夠與保險人在對保險條款的認識上達成一致標准。
4、說明的判斷。對保險人明確說明的判斷,應結合明確說明的內容和說明的對象進行。
法律依據
《保險法解釋(二)》第13條規定:「保險人對其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負舉證責任。投保人對保險人履行了符合本解釋第11條第2款要求的明確說明義務在相關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以其他形式予以確認的,應當認定保險人履行了該項義務。但另有證據證明保險人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的除外。如投保人能夠提供其他證據證明保險人確實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的,保險人在訴訟中雖提交了具有投保人親自簽字或蓋章的投保聲明書,或包含投保聲明欄的相關文書,則相關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仍不生效。

2. 保險中的投保人,保險人,被保險人的區別

簡單點說保險人就是保險公司,投保人就是買保險的人,被保險人就是被買保險的人。買保險還要了解很多知識,才不會上當受騙→《買保險的誤區有哪些?如何正確的購買保險?》

一、保險人
保險人又叫承保人,是指經營保險業務的組織和法人。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保險法》

說人話就是我們買保險的地方。

二、投保人
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險法》第十條

說人話就是,買保險的人,交錢的人。自然他就是保單的主人,有權利支配保單的人。

三、被保險人
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可以為被保險人。
——《保險法》第十二條

說人話就是受保險合同保障的人,為誰買的保險,誰就是被保險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

四、注意事項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投保人既不是被保險人,也不是受益人,那麼投保人對於人身保險合同只承擔繳納保險費義務,而並不享有什麼權利。

發生保險事故後,只有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可以申請保險理賠,而投保人是沒有權利申請理賠的。當然,保單退保是投保人的權益,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是沒有退保的權利的。

相比較而言,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人,牽扯的法律關系會比較簡單,可以避免後續很多的糾紛。

任何保險問題,歡迎來撩薄荷保~

3. 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責任保險】中「責任保險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具體指哪些內容

1、是公眾責任險。又稱普通責任保險和綜合責任保險,它以被保險人的公眾責任為承保對象,又可以分為綜合公共責任保險、場所責任保險、承包人責任保險和承運人責任保險四類,每一類又包含若干險種。

2、是產品責任險。承保產品對消費者或用戶及其他任何人造成的財產損失、人身傷亡所導致的經濟賠償責任,以及由此導致的有關法律費用等。

3、是僱主責任險。在許多國家都是強制保險業務,主要承保被保險人的過失行為所致的損害賠償,或者將無過失危險一起納入保險責任范圍。

4、是職業責任險。又稱為職業賠償保險或業務過失責任保險。在當代,醫生、會計師、律師等技術工作者均存在職業責任危險,從而可以通過保險的方式轉嫁危險損失。

熱點內容
背法律知識的竅門 發布:2025-08-17 00:25:03 瀏覽:402
2016年能出台新的拆遷條例嗎 發布:2025-08-17 00:25:00 瀏覽:120
魔法學院之黑夜王女 發布:2025-08-17 00:12:54 瀏覽:786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經濟法 發布:2025-08-17 00:02:53 瀏覽:845
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 發布:2025-08-17 00:00:55 瀏覽:549
安徽高級人民法院是 發布:2025-08-16 23:37:57 瀏覽:269
勞動法關於員工離職工資結算的規定 發布:2025-08-16 23:34:56 瀏覽:80
依法治國的客體及其對象 發布:2025-08-16 23:29:51 瀏覽:92
輸變電分包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6 23:23:51 瀏覽:98
深圳市2017年勞動法年假 發布:2025-08-16 23:12:22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