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Ⅰ 14歲以上16歲以下要負責那些刑事責任
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其他刑事責任不用負。
依據《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1)十六歲應負哪些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年齡
1、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繫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8、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及死緩。
Ⅱ 十六歲,我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刑事的責任年齡是16周歲,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專周歲的人犯故屬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十六歲應負哪些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見,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是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年齡階段。這是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法定情節,表明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刑事政策精神。
我國刑法第17條第4款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這里的收容教養是對不負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種保安處分措施。
Ⅲ 16歲需要法律責任幾歲要負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年滿16周歲對一切犯罪行為都要負責。年滿14不滿16要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搶劫、強奸、販賣毒品、防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要負責。不滿14周歲不需承擔刑事責任。
Ⅳ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家長應承擔什麼責任
家長的承擔的是監護責任,需要承擔民事方面的責任
Ⅳ 哪部法律規定已滿16歲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5)十六歲應負哪些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深圳16歲男孩與13歲女孩戀愛同居被判強奸罪
近日,有網友在強國論壇發帖稱,深圳一名16歲男孩與一名13歲女孩戀愛同居,雖然雙方父母都不追究,但男孩還是被公訴機關提起公訴,一審被判強奸罪,網友質疑判決的合理性。
今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向人民網「政在回應」欄目記者發函表示,該案判決並無不當,就算雙方親屬不追究,也不代表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網友「潯陽江畔尋夢人」發帖稱,近日,深圳羅湖區法院審判了一起具有警示意義的典型強奸案,一名案發時年僅16歲的男孩與13歲女孩戀愛同居,在雙方家長都未追究的情況下,男孩被公訴機關提起公訴,一審被判強奸罪,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回復中詳細說明了判罰依據:我國《刑法》第236條規定,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02年發布的《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取消了第236條原來的姦淫幼女罪罪名,按照強奸罪定罪處罰。
而《刑法》第17條則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該案中被告人已經構成強奸罪,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Ⅵ 16歲應履行的法律義務有哪些
已解決問題收藏來 轉載自到QQ空間 青少年應履行什麼義務和擁有什麼權力
[ 標簽:履行 義務,履行,權力 ] 要精煉 孤雁 回答:1 人氣:1 解決時間:2009-12-05 17:03
滿意答案10歲以下為無行為能力人,本人民事行為均無效;10歲以上至18歲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智力、年齡等相符的行為或者純獲益而不需履行義務的民事行為,如果16歲以上已有經濟來源並可獨立生活,可視為完全行為能力人。
限制或無行為能力人一般來說就是受教育的義務,基於憲法來說。
完全行為能力人,需要履行的義務有以下方面(以憲法為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它是有關 公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契約。中國憲法是社會主義憲法,它從宏觀結構 到微觀內容都體現了以尊重公民權利和自由為核心的權利本位的觀念。它在生產資料公有制 和消滅階級對立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相統一的權利義務分配機制。根據 十屆人大二次會議於2004年3月14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可知,我國公民的政治 義務總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般性政治義務和為獲得權利而必須堅守的不妨礙他人和守 法的義務。
Ⅶ 16歲在法律上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可以依法承來擔刑事源責任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 奸、搶 劫、販 賣 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Ⅷ 滿16歲的未成年人應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刑法第來16條第1款的規定,已滿源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3款的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如果涉及犯罪,那麼起訴的體是檢查機關(主公訴人),公訴人會依法對其提起公訴.
如果是單一的恐嚇,那麼適用於<治安管理處罰法>(報案)
第42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⒈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⒊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⒋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⒌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⒍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Ⅸ 滿十六周歲犯故意殺人罪應負哪些刑事責任
滿十六周歲犯故意殺人罪應負哪些刑事責任?
承擔故意殺人罪的刑事責任,但是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因不滿18周歲而不判死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