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人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5-08-24 11:39:25
㈠ 授權委託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一、授權委託人的法律責任界定:
當受託人在委託人所授權的范圍內行使權利時,其行為對委託人產生法律效力,相應的法律責任由委託人承擔。如果受託人超出了授權范圍行使權利,導致法律後果產生,委託人對於超出的部分可以向受託人進行追償。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了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了代理的兩種類型: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而法定代理人則是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㈡ 授權委託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授權委託人的法律責任需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通常情形下,若在委任范圍內在委託人名義下實施法律行為,法律責任由委託人承擔;
反之,則須負責。
然而,若授權委託人逾越職權,或在執行過程中存有惡意或嚴重過失,導致委託人及第三方受損,那麼授權委託人也可能面臨法律責任風險。
例如,明知委託事項違法卻仍舊處理,或是由於疏忽給委託人造成巨額財產損失等。
概括而言,判斷授權委託人法律責任的標准在於其行為是否遵循委任授權范圍與規定。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