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科龍電器法律責任

科龍電器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8-24 13:55:58

⑴ 對加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的思考

我這有篇收藏,你可以借鑒參考下:
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一、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未形成比較規范的會計職業道德體系。通常情況下,會計職業活動包括政府會計活動、企業會計活動、稅務會計活動、管理會計活動和審計會計活動。我國目前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際上只有審計的注冊會計師方面比較規范。企業會計及內部審計等方面的職業道德建設依然是以法律、法規的方式表述的,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遵守和執行。
(二)未形成以行業協會頒布的非強制性的職業道德規范。從本質上講,會計職業道德應該是非強制性的,但是目前企業會計的職業道德依然還是通過法律或法規的形式強制規定的。可喜的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是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布,是一種行業自律、非強制性的職業道德規范,這是一個長足的進步。但應當看到,其他方面的職業道德要求是通過法律和法規的形式強制規定的。極具重要性的企業會計目前尚無一個行業自律性質的職業道德規范。
(三)迫於單位領導的壓力,被迫造假。在當前的會計從業環境中,單位主管領導、財務負責人與會計人員在地位上屬於上下級關系。為了保證個人生活的不斷改善及日後的升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在單位會計工作中能否發揮作用和發揮多大的作用,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了折扣。單位負責人為了達到某種利益往往會向會計人員施壓,致使會計人員違背《企業會計准則》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會計工作中作假瞞報。因為這種上下級關系往往不以會計人員的主觀意願為轉移,所以,要恪守職業道德,不少會計人員很難做得到。調查顯示,當前普遍發生的作假問題,大部分會計人員是沒有主觀故意的,如果他們沒有被授意、指使、強令,那麼自己是不會主動造假的。雖然也有些會計人員因欠缺職業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還是上級領導強迫所造成的。如中國證監會認定的科龍電器屬於領導授意、指使、強令會計人員編制虛假銷售收入,騙取金融機構的貸款現象。
(四)法律監督機制執行不到位。在經濟工作中,經常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造成企業會計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削弱了自我約束能力。當企業的財務行為與會計法規制度發生抵觸時,往往片面強調搞活經濟,而放縱了違紀違規的行為。況且目前財政監督、稅務監督、審計監督等監督標准又不統一,各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而我們國家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處罰力度不大,使得非誠信行為的成本低廉卻能給失信者帶來巨大的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造假的氣焰。
(五)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薄弱。在市場經濟日趨完善的條件下,社會不良風氣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人們在追求物質利益時,攀比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逐步抬頭,少數素質較低的會計人員把會計行業誠信為本、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規范拋在腦後。在私慾的驅動下,抵擋不住各種物質誘惑,不能堅持原則,大肆變造、偽造會計事項、會計憑證,以達到侵佔、侵吞國有資產的目的;更有甚者對於檢查機關的正常審計,故意隱匿、毀損會計資料,最終以身試法。2002年4月,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的關於銀廣夏處罰公告明確說明:「由於銀廣夏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廣夏1998年及以前年度的財務資料丟失,銀廣夏1998年度利潤的真實性無法確定」。也就是說,中國證監會已經查實並確證銀廣夏天津公司存在銷毀會計檔案的現象。
我國已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完善時期,但市場經濟尚未真正替代以往的計劃經濟,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並沒有完全建立,絕大多數企業都存在著所謂的「內部人控制」現象,使單位負責人和會計人員的利益在公司的決策中得到充分體現,勢必損害社會公眾利益。只要「內部人控制」現象得不到根除,會計職業道德就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凈化會計行為環境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意義重大。
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一)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行為規范化的基礎,也是會計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會計行為規范化要求會計行為合法化、合理化、真實化。而會計職業道德將主導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會計人員的內心信念將支配其會計行為。會計人員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將直接決定其會計行為的規范化與否。要實現會計目標,其前提是會計人員要提供真實的、規范的會計信息。顯然,只有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才能保證會計目標的實現,凈化會計職業環境,保證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保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二)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素質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有限的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活動過程,要有人的參與處理。人的道德素質、價值觀念以及由此導致人際關系協調狀態將直接影響物質資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和程度。在攀比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道德觀念引導下出現的假業務、假合同、假信息,直接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破壞了物質資源的合理配置,也必將阻礙物質資源合理配置過程和效益。可見,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素質能促進物質資源的合理配置。
(三)進步的會計職業道德是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制衡力量。道德作為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與管理、行政、法律、經濟手段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一般而言,管理、行政、法律是一種強制性手段,它通過國家行政部門強制推行一些政策法令,盡管可以收到明顯效果,但對處於市場經濟活動的人來說,終究是一種外在力量,若不能被有效的監督執行,往往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所以,進步的會計職業道德,可以促使會計人員自覺遵循法律、准則,實事求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作為會計職業的從業人員,會計信息使用者對其應有的期望是「求實講真,公平公正」。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使不同會計人員將職業道德變成自身信念,自覺地抵制各種負面影響,從而達到會計行為真實化、合法化、合理化的「持久效應」。從功能的調節范圍上看,會計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要廣泛得多。在處理經濟業務過程中還有許多法律觸及不到的領域,需要會計道德來調節。由此可見,弘揚進步會計道德可以從思想深層方面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證。
三、完善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
(一)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這是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筆者認為,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主要應包括政府審計道德規范、財務會計道德規范、注冊會計師道德規范和內部審計會計道德規范四個方面的內容,具體包含職業精神、職業修養、職業責任以及職業公正四個方面的要素。其中,政府審計道德規范應包括的內容有依法審計、廉潔自律、服務企業、保守秘密;注冊會計師道德規范應包括的內容有客觀獨立、履行責任、竭力服務、資料保密、職業技能等;財務會計道德規范主要應包括遵守法規、公平公正、真實客觀、充分披露、恪守信用等內容;而內部審計會計道德規范則應當包括勤儉廉潔、嚴格監督、協調合作、信息保密等內容。
(二)實行會計職業自律機制為主、行政管理為輔的模式。會計職業道德的實施主要依靠會計人員道德感和思想覺悟,而非受制於外力。因此,會計職業道德不應由政府直接出面制定,而應由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協會等民間組織來制定、頒布與監督實施,實現會計行業自律。相應地,可在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協會等會計組織內成立道德委員會來履行會計職業道德的監測評價職能,對道德評價結果應使用獎罰手段,對違反法律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嚴重不合格的會計人員,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和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或讓他們重新接受會計職業道德再教育。評價對廣大會計職業界來說,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和十分重要的行為約束方式,它是道德規范付諸實施的必要方式,是促使道德力量發揮作用的必要環節。
(三)改善現有的會計人員錄用制度。可以採用會計人員下派制度和錄用制度相結合的方式。由各地的財政部門組織成立會計公司,作為培訓、再培訓和輸送會計人員的基地。針對不同的公司形成不同的下派方式。對國有大中型公司、上市公司及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司,採取直接委派優秀會計人員。其他公司,採用推薦委派與公司錄用相結合的方式。一般來說,會計人員在單位中的地位越高其獨立性越強,則有利於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否則,會計人員及其工作不僅受單位主要領導的制約,而且受其他部門主管和人員的制約,會計人員的獨立性就受到重大的制約,就不利於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另外,還應提高單位主管領導、財務負責人的業務知識和法律意識,使其切實履行《會計法》所賦予的職責。單位主管領導、財務負責人具有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與會計信息生成的控制權,企業的會計造假幾乎都與他們的授意、指使或強令有關。因此,必須提高單位主管領導、財務負責人的職業道德水平。
(四)加強法律監督,實現監督信息共享。只有加強有效監督,使法律的尊嚴得到保證,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懲罰,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重要的是財政審計、稅務審計、政府審計的資料能共享。這樣,一方面,使審計人員縮短了審計時間,降低了審計費用,同時減輕了企業的壓力,在企業心中也提升了政府形象;另一方面,雖然三方審計目的不同,但對於違法行為處理卻是一致的。這樣可以使違法者在短時間內被發現和處理,避免不必要損失的發生。
(五)大力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要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就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其中重要的是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每個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特別是提高道德自律能力,使會計人員以立足本職、講求實效、以誠待人的熱情來體現會計人員信譽。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在校階段的教育。教育對象是會計專業在校就讀的學生。二是會計人員的在職教育。
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
(1)思想品德教育。旨在引導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會計人員正確處理公與私、個人與集體、奉獻與索取之間的關系,培養會計人員的原則性、堅韌性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2)法制教育。是讓會計人員知法守法,培養會計人員學習和執行有關法規政策的自覺性,樹立遵紀守法的良好會計職業道德。
(3)專業教育。會計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職業,會計職業技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完成專業工作所需要的知識,
二是完成專業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經驗。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職能不斷豐富,會計工作也變得日趨復雜。會計人員不僅要面對企業經營中不斷涌現的新的經濟事項,依據有關規定,做出專業判斷,並對該事項進行記錄和反映,而且還要向企業決策者提供決策的備選方案。精通專業知識與技能,是會計職業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

⑵ 2009年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典型案例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陳同海,因受賄罪被判處死緩。陳同海的案例凸顯了中國高層企業家的腐敗問題。這一事件不僅對陳同海本人造成了深遠影響,也對整個企業界產生了警醒作用。腐敗行為侵蝕了企業的道德基礎,損害了國家的利益。

中國輕騎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黨委書記、總裁張家嶺,因涉嫌信用證詐騙罪、挪用公款罪、貪污罪、受賄等罪行被判處無期徒刑。張家嶺的犯罪行為不僅涉及到嚴重的經濟犯罪,還嚴重破壞了企業的正常運行和國家的金融秩序。這一事件再次警示我們,任何企圖以權謀私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航天通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陳鵬飛,因貪污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被判處無期徒刑。陳鵬飛的案例展示了高層領導層的腐敗現象,揭示了貪污行為對國家和企業造成的嚴重後果。這不僅是對陳鵬飛個人的懲罰,也是對整個社會的警示,強調了打擊腐敗行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原董事長李培英,因犯受賄罪、貪污罪已被執行死刑。李培英的案例表明,即使是高官也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對李培英的執行死刑,既是對腐敗行為的嚴厲打擊,也是對所有官員的警示,提醒他們必須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維護公正和公平的秩序。

中國長城信託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原總經理楊彥明,因犯貪污罪、受賄罪被執行死刑,成為中國證券界獲死刑第一人。楊彥明的案例揭示了證券行業內部的腐敗問題,提醒投資者和企業界保持警惕,加強對內部管理的監督,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李經緯,因涉嫌貪污罪被拘查。李經緯的案件雖然尚未最終定罪,但已經引起了社會對企業家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的關注。這一事件提醒企業界,必須加強內部治理,建立完善的合規體系,確保企業的健康發展。

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顧雛軍,因虛報注冊資本罪、挪用資金等罪被判10年。顧雛軍的案例展示了企業家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必須遵循法律法規,確保企業行為的合法性。這一事件對於企業家和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法律教育案例,強調了合規經營的重要性。

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田文華,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無期徒刑。田文華的案例體現了企業對產品質量和消費者安全的責任。這一事件對所有企業敲響了警鍾,提醒他們必須嚴格遵守產品質量法規,確保產品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

胡潤慈善榜富豪、上海周氏集團原董事長周小弟,因故意傷害罪、非法倒賣土地使用權罪被判14年。周小弟的案例強調了企業家不僅要關注經濟利益,還要遵守社會道德和法律規范,確保個人行為的正當性和合法性。

浙江本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吳英,因騙取集資款7.7億元,實際集資詐騙3.8億元,犯集資詐騙罪被判死刑。吳英的案例揭示了非法集資行為的嚴重性,提醒投資者和企業界,必須對集資活動進行審慎評估,避免成為非法集資的受害者,同時,加強對金融活動的監管,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⑶ 德勤科龍案

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之相關權益受損的投資者或中小流通股股東:

從2004年8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質疑並揭露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前董事長顧雛軍相關財務造假問題以來,科龍電器虛假陳述案一直成為廣大權益受損的投資者和中小流通股股東及證券監管機關、司法機關和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其間,科龍電器財務報告的審計機構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也被揭露出造假行為,顧雛軍等人被逮捕並可能被提起刑事訴訟,中國證監會則調查了科龍電器、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涉嫌違規的行為。

由此,根據《證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廣大權益受損的科龍電器投資者即將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賠償訴訟,追回相關的損失,目前需要等待的是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或有關法院作出的認定顧雛軍等人有罪的刑事判決書(以先產生者為准)。科龍電器民事賠償訴訟可以起訴的對象可以包括(不限於此):科龍電器;顧雛軍等原董事、高管人員及直接責任人員;存在失職的原監事會成員和獨立董事;進行審計的審計師事務所及相關注冊會計師等。可以起訴科龍電器等的投資者是有限定的,其應具備如下條件:科龍電器2002年年報公布後買入該公司股票、在2004年8月10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且經計算受到損失的投資者。

同時,根據《證券法》和《公司法》,中小流通股股東可以依法要求科龍電器現董事會盡快追回損失,否則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或者通過徵集投票權和召集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形成有利的股東大會決議。

自2001年以來的5年多時間里,約有20家上市公司成為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的被告,約有近萬名權益受損的投資者擔任了原告,所有案件的總起訴標的達8-9億元人民幣,涉及到約16-17家中級人民法院和3-4家高級人民法院,目前約涉及1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件已經結案,投資者也獲得了相應的賠償。我們認為,根據受害者的人數、被侵權的總金額和巨大的社會影響,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有可能同已經發生的銀廣夏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東方電子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並列相當,將成為中國證券市場造假史和維權史上的三大案。目前,銀廣夏案賠償工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銀廣夏公司通過股改有可能與訴訟標的過半的原告投資者達成和解;東方電子案的原被告雙方代理人在法院主持下的談判交流不斷,該案通過和股改聯動達到和解、賠償的結局將有望出線;隨著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的出台,科龍、德勤案的證券民事賠償也將浮出水面。

由此,鑒於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受害者人數與分布地域的廣泛性、被侵權金額與社會影響的巨大性、該案法律關系與訴訟要求的復雜性,因此,我們這些分布於全國12個省市的22個律師事務所及其30名律師,共同組成「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全國律師維權團」,並通過《上海證券報》和新浪財經等財經媒體發表本《行動宣言》。維權團的大部分律師都參與過中國證券民事賠償訴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相當的理論素養,參與過的民事賠償案件包括:銀廣夏案、東方電子案、嘉寶實業案、聖方科技案、三九醫葯案、錦州港案、鄭百文案、ST渤海案、生態農業案、濟南輕騎案、沈陽新開案等,並在錦州港案中因審計責任起訴過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本維權團呈開放式特徵,竭誠歡迎已經或者有志於為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之相關權益受損的投資者或中小流通股股東提供維權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參加,進行相互切磋、交流和協商、協作。本維權團暫安排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為臨時召集人,負責本維權團的聯絡事宜。

本維權團的主要工作如下:(1)為科龍、德勤案權益受損的投資者和中小流通股股東提供的相關法律咨詢與非訴訟法律服務;(2)為科龍、德勤案權益受損的投資者提供從訴訟到執行的各類訴訟代理服務;(3)為科龍、德勤案的中小流通股股東維權共同徵集投票權或提起股東代表訴訟;(4)在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出台後,舉行專題研討會,討論科龍、德勤案律師代理服務的相關事宜;(5)加強本維權團各律師事務所和律師之間的相互切磋、交流、協商、協同;(6)其他事宜。

⑷ 有沒有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失敗的案例呀

看看下面的範文你能不能用的上,希望對你有用科龍審計失敗誰之過近期,業內有專家對於科龍電器的審計方------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操守進行公開質疑,對科龍進行審計的兩位德勤的簽字會計師也被指存在疑點,更有科龍小股東表示要起訴德勤,為其投資損失承擔連帶責任。隨著科龍風波的深入,會計師的職業操守再次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李偉:科龍審計失敗誰之過如果指控為真的話,那麼德勤失陷科龍就是一起典型的獨立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案例。從證券市場近年來發展的實踐來看,由審計失敗導致的針對會計師事務所的訴訟層出不窮,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如安達信、中天勤等甚至遭受到了滅頂之災。如果說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內部審計是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第一道防線,那麼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則是防範會計失真和可能的舞弊行為的最後一道關卡。審計失敗不僅可能會導致證券市場秩序的混亂和投資者的重大損失。而且由於注會行業具有極強的外部性,一起審計失敗往往會對整個行業的聲譽產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採取切實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防範審計失敗。導致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因素很多,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曾總結過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因素。但根據審計學權威阿倫斯的定義,審計失敗主要包含兩大條件:一是審計結果是錯誤或者不恰當的。二是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沒有遵循獨立審計的原則,或者審計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過錯甚至欺詐行為。科龍目前所反映出來的情況似乎只是冰山的一角,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德勤的工作存在著嚴重的失誤。例如,倒顧三人團中的朱德峰所提出的科龍銷售收入確認問題,就體現出德勤未能恰當地解釋和應用會計准則,同時這也說明德勤未能收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這些都是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常見原因,這不得不讓我們對德勤的職業能力和操守提出懷疑。如果我們考慮到去年郎顧之爭時郎咸平教授針對科龍財務處理方式提出的疑問和其後德勤的緘默,我們有理由相信科龍財務方面還存在著更嚴重的問題。審計失敗是一個復雜的經濟現象,要想從根本上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必須依賴於管理機構、上市公司、社會輿論、投資者和會計師行業等的共同努力。更為重要的是,要從制度上保證會計師們能充分行使其權利,嚴格地遵循獨立審計的根本原則各項審計工作,這才是化解審計風險之根本。余運彪:會計師應當恪盡職守會計師不遵守職業道德和操守,替企業做假賬或者對於企業的違規違法行為打掩護和無動於衷,這種行徑是非常可恥的。如果情節嚴重,應當追究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科龍電器出問題,其審計會計師的失職是很明顯的。如果審計會計師能夠嚴格按照相關制度盡職工作,本著謹慎會計原則作出判斷,那麼,所謂科龍神話就不會持續這么久,科龍傳奇就不可能迷惑這么多的人達這么長的時間,甚至成為中央電視台年度經濟人物,影響和誤導了許多人。所以,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實際作用來看,科龍事件走到如今這個地步,相關會計師沒有盡職盡責,是不容置疑的。顧雛軍資金騰挪的伎倆,巨額資金的流向與來源,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在會計報表上不可能不留下痕跡。銀行間存貸款情況,相關賬務往來,會計師不可能不知情。知情而不據實發表如實信息和預警信息,不僅失職,還有瀆職嫌疑,極大地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損害了企業和國家的長遠利益。會計師身陷問題公司,也表明了中國現行的相關法制環境還相當不盡人意。企業造假,會計師做假賬的成本太低,因而在利益的誘惑和驅使下,拜倒在金錢的腳下,無視法律的威嚴和權威而敢於鋌而走險。所以,為使公平、公正原則得到充分有力的體現,健全法制,嚴肅法紀,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會計制度是內控機制中的重要一環,會計師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就相當於對企業進行體檢,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用會計方法,會計語言表達出來的,這就正是投資分析,銀行貸款倚重會計報表的依據所在。會計師做假與失職,無論怎麼辯解,在客觀上就是作偽證,給不法分子打掩護,讓投機分子鑽空子,從而使得欺詐得以實現,造成嚴重的破壞結果。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對於會計師應該從重從嚴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才能保障銀行資金的安全,保護國有資產不會流失,也才能從微觀防範金融風險與危機。這是一條堅定不移絕不能動搖的原則。從德隆王朝的倒塌,到科龍神話的破滅,其造神手法與途徑幾乎並無二致,會計師在其中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幫凶作用,無論過程如何美妙和炫目,其結果都造成了投資者財產的巨大損失,影響了社會穩定,也給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巨大影響,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教訓實在是太深刻太沉重了。如何管理好、管教好會計師,是法律界、管理者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僅僅依靠不做假賬的諄諄教導是絕對不行的。會計師是企業的把關者和衛士,是騙子們首先要打通和攻破的關節,是企業生死存亡的第一道防線,是錢與法考驗的具體經受者,因而,不從機制、制度、法律等方面促進會計師素質的提高,則對企業、對國家、對社會,都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徐惠芳:曖昧意見說明了什麼很明顯,德勤的會計師們是看出了科龍的問題。所以,他們在2004年出具了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德勤會計師的審計意見,我感到與其說是犯了低級錯誤,倒不如說是太過曖昧。聯繫到現在許多會計師事務所,對有問題的上市公司出具的有保留的審計意見,有哪個不是用這樣曖昧的措詞來表達呢?我感到,比起那些有問題不說出來的會計師,那些用曖昧說法的會計師,還算是客氣的。現在許多會計師身陷問題公司,問題就在於,上市公司能夠左右會計師事務所的飯碗。更大的問題是,如果你堅持了原則,那麼上市公司完全能夠找到不講原則的會計師事務所。由此可見,會計師身陷問題公司,很重要的原因是,整個會計師、審計行業,仍然沒有達到全行業公認的標准化和職業化要求。所以,審計會計師在問題公司面前,沒有勇氣直截了當的說出問題。因而他們只能選擇曖昧。我想,讓會計師能夠真正成為獨立的審計人,用明確的語言對問題公司說不,需要在整個社會環境和制度上,保證會計師獨立性和職業安全性。例如,規定上市公司向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委派會計師,同時繳納審計費。也可由注冊會計師協會獨立地派出會計師到上市公司完成審計。朱心力:破除洋崇拜正當時自從我國會計審計服務市場對外開放以來,洋注會們以其獨有的品牌優勢、人才優勢和先進的管理制度占據了國內審計服務的高端市場,儼然成為審計領域的貴族。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最新發布的會計事務所百強名單中,以普華永道、畢馬威、德勤、安永為代表的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仍然牢牢占據前四強,業務收入和利潤率遙遙領先國內事務所。不過洋注會們的工作績效似乎與人們的寄望之間還存在不少差距,它們不僅在國外頻頻遭到監管部門調查和投資者起訴,而且在國內也經常犯下低級錯誤。例如德勤先是在古井貢股份公司與銷售公司合並納稅的問題上失陷,近期又被指出在科龍電器的審計報告中對銷售收入的確認違反了國家的有關規定,擔任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兩位專業人士也被指出存在資格瑕疵,一連串的失誤有理由讓投資者懷疑德勤是否真正起到保護投資者利益的作用。不可否認,洋注會們的整體水平在審計服務領域處於最高水平,它們在質量控制、風險控制等方面引領著國際潮流,但是專業水平與職業操守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正相關關系,出於利潤目標的會計師事務所並不都會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論是曾經風光一時的國際審計巨頭安達信,還是國內一度如日中天的中天勤,都因為違反了基本的職業道德------不做假賬------而灰飛煙滅,而它們分別是當時國際和國內公認水平和實力最出眾的會計師事務所。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強大的實力一方面帶來巨大的商譽價值和業務機會,另一方面不排除某些事務所利用自己的行業地位做出違法的交易。上百年的行業積累對洋注會們固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同時也培養了它們在貓捉老鼠游戲中與監管者和投資者迴旋的餘地,鑽空子事件司空見慣,因此對於洋注會們沒有理由認為它們一定就是嚴格遵守審計法規的楷模,沒有理由對它們盲目崇拜。曹中銘:違規成本低不容忽視就在科龍電器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關注之時,其審計方------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操守也引起業內專家的公開質疑。對於科龍電器近幾年年報中出現的某些不同尋常的問題和低級失誤,如果僅僅懷疑簽字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操守,是無論如何也解釋不通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股市在規模和相關制度建設上與當初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語。而在這一過程中,上市公司的各種違規行為也愈演愈烈,其危害也越來越大。銀廣夏巨額造假、藍田神話、大慶聯誼案、紅光電子案等在市場中均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下降,損失無法估量。但如果將責任全部歸咎於上市公司顯然是有失偏頗的,作為中介機構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相關的簽字會計師難道說就沒有任何責任嗎?正是由於違規成本低,我們也就不應奇怪為什麼有的中介機構敢於同上市公司一起狼狽為奸,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在年報上會出現令人費解的低級失誤。會計師身陷問題公司,看似偶然,其實是違規成本低的必然。因此,為了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使會計師真正做到勤勉盡責、忠於職守,讓違規者付出慘重代價成為不可或缺的懲罰手段。

⑸ 過錯推定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的典型案例

注冊會計師虛假陳述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就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和公平原則。
過錯推定原則是指為了保護相對人或受害人的合法權益,行為人只有在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才可以不承擔責任。有人認為,由於會計和審計的專業性較強,一般民眾在信息佔有上處於弱勢地位,即使注冊會計師存在主觀過錯,相對人也很難予以證明,因此將舉證責任倒置給注冊會計師,由其證明在執業行為中不存在過錯,有利於相對人或第三人利益的保護。

公平原則又稱衡平責任原則,是指在當事人雙方對損害的發生均無過錯,法律又無特別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時,根據公平理念,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失給予適當補償,由當事人合理分擔損失的一種歸責原則。具體而言,即使注冊會計師在出具財務報告中嚴格遵守程序、也沒有主觀過錯,但由於其他原因造成了虛假陳述時,為了體現公平和正義,注冊會計師仍應承擔責任。

經典案例:

科龍電器民事賠償訴訟,權益受損的投資者選擇對其進行審計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作為被告,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德勤顯然比身陷囹圄的顧雛軍更有賠付能力。德勤需要充分舉證以表明自己在「科龍事件」中沒有任何過錯,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而該案件也將成為司法實踐中一個開拓性案件,為股東民事賠償訴訟開創先例。律師團成員薛洪增律師認為,公司的獨立董事形同「花瓶」,椐新《證券法》,獨立董事作為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可能因其對虛假陳述負有責任而被列為證券民事賠償的被告之一。

熱點內容
物件損害責任論文法律 發布:2025-08-24 19:21:50 瀏覽:658
法治節約 發布:2025-08-24 19:21:02 瀏覽:620
小店北格法院 發布:2025-08-24 19:14:51 瀏覽:957
法院仲和 發布:2025-08-24 19:04:01 瀏覽:473
2013河北政法幹警民法真題 發布:2025-08-24 19:02:58 瀏覽:135
口頭保證的錄音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4 19:01:27 瀏覽:898
建築工程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24 19:01:26 瀏覽:54
西城區人民法院執行庭 發布:2025-08-24 19:00:25 瀏覽:400
學術道德內容包括 發布:2025-08-24 18:55:30 瀏覽:562
工資協商法 發布:2025-08-24 18:55:30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