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
A.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有三種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主要有三種形式: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責任主體違反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行政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種。
1、行政處分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所屬工作人員或者員工違紀違法行為進行的懲戒,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六個等級。例如,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如果具有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准或者驗收通過等法定情形,會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2、行政處罰是指由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行為給予的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執照等。例如,企業如果存在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可能會被責令停產停業或者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
二、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責任主體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定造成民事損害,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法律強制其進行民事賠償的一種法律責任。民事賠償的范圍包括因事故導致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產生的賠償以及因環境污染導致的損失等。如果責任主體違反了安全生產法律規定,並導致他人受到損害,他們將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恢復原狀等。
三、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責任主體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由司法機關依照刑事法律給予刑罰的一種法律責任。這種法律責任是最嚴厲的,因為一旦被判定刑事責任,責任主體將面臨刑罰的懲罰,包括監禁、罰金等。例如,如果企業存在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相關責任人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劃分注意事項:
1、法律責任承擔方式
違法行為的性質和情節不同,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也不同。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是三種不同的法律責任承擔方式,需要根據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承擔方式。
2、確保行政處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政責任是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中最常見的法律責任形式,其承擔方式包括警告、罰款、吊銷許可證、取締關閉等。在行政責任的追究過程中,需要遵循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確保行政處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確保賠償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民事責任主要是針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導致的民事損害進行賠償的一種法律責任形式。在民事責任的追究過程中,需要遵循公平、自願、誠信的原則,確保賠償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4、確保刑罰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刑事責任是對於嚴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形式。在刑事責任的追究過程中,需要遵循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確保刑罰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B. 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為哪三種
法律分析:追究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的形式有3種,即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在現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中,《安全生產法》採用的法律責任形式最全,設定的處罰種類最多,實施處罰的力度(罰款幅度除外)最大。它是指責任主體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定,由有關人民政府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依法對其實施行政處罰的一種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八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統計分析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情況,並定期向社會公布。
第九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一)未按照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經考核合格的;(三)未按照規定對從業人員、被派遣勞動者、實習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者未按照規定如實告知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四)未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的;(五)未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如實記錄或者未向從業人員通報的;(六)未按照規定製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者未定期組織演練的;(七)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相應資格,上崗作業的。
第一百條 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生產經營單位未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或者未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統一協調、管理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C.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有三種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如下:
1、民事責任,因違法生產造成人身損害賠償的,承擔槐慧民事責任。
2、行政責任,未按照安全生產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生產造成人身、財產損失的,安全主管部門將會對單位及主管人員進行行政處罰。
3、刑事責任,因違規生產造成重大事故的,將會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指帆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生產與安全的關系中,一切以安全為重,安全必須排在第一位。必須預先分析危險源,預測和評價危險、有害因素,掌握危險出現的規律和變化。
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將危險和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履行安全唯明雹生產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