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微博轉發圖片法律責任

微博轉發圖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8-29 06:19:03

❶ 微博轉發量多少算造謠違法犯罪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
誹謗罪的定義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犯罪對象是自然人。
在犯罪客觀方面,誹謗罪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並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這包括言語散布和文字散布兩種方式。散布的虛假事實應當是完全虛構的,並且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
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此外,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於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
誹謗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在主觀方面,誹謗罪必須是故意的,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並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因此,在網路信息時代,在微博上捏造發布虛假信息,造成他人名譽受損就屬於造謠行為。如果造謠的信息轉發量超過500次,造謠人不但需要承擔受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還涉嫌構成誹謗罪需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梁慧星韓世遠合同法解讀一 發布:2025-08-29 09:53:39 瀏覽:898
不可撤銷居間費承諾書法律效力怎樣 發布:2025-08-29 09:52:57 瀏覽:871
渝東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8-29 09:11:44 瀏覽:129
法院公安聯合扣車 發布:2025-08-29 09:01:56 瀏覽:905
投標授權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9 08:22:43 瀏覽:823
淮安的法院 發布:2025-08-29 08:13:58 瀏覽:455
司法不平原因 發布:2025-08-29 08:11:17 瀏覽:670
道德與法治婚外情篇 發布:2025-08-29 08:11:16 瀏覽:424
司法機關與執法機關 發布:2025-08-29 08:11:10 瀏覽:36
司法藍的顏色 發布:2025-08-29 07:58:05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