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如何證明手機是本人的用法律責任

如何證明手機是本人的用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2 18:08:55

❶ 手機是我買的給他用一下如何證明手機是我給她用而不是贈送與他的

證明手機是你的只要你保留好購買手機的一些單據,並寫在給他使用的時候跟他說明這是借給你用的而不是送給你的如果是需要送給你的話那麼我會選擇一個更加好的送給你是不是這樣的。

❷ 如何證明被偷的手機是自己的

憑你買手機的發票和保修單,保修單上有你的手機串號,每個手機的串號都不相同,

❸ 如何證明手機號是我的

現在都要求實名制認證啊,去營業廳查,號碼會在你名下

如果沒有認證過,就很麻煩了,那你只能想辦法證明某段時間內是你在使用,這個具體要問營業廳了

❹ 我的手機被別人監聽了,該怎麼樣取證,他又違反了什麼法律

取證就是到相關的機構鑒定一下您的手機,是否裝有監聽設備。如果版有的話就需要找出安裝此權設備與嫌疑人的關系。也就是能證明手機的監聽設備是嫌疑人安裝上去的。他違反了隱私權。除了公安機關,任何單位以及個人是無權監聽公民的合法通訊設施。公安機關也需要申請手續才能監聽。

❺ 如何叫中國移動出具證明,證明電話號碼是某人的。

通信運營商是無法協助個人開具此類證明的哦,有公安機關協查通知,在正規流程下方可辦理。

私自調取別人通話記錄是違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六十六條 電信用戶依法使用電信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電信內容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對電信內容進行檢查。

電信業務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電信用戶使用電信網路所傳輸信息的內容。

《憲法》第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 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5)如何證明手機是本人的用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基本權利

根據隱私權的特徵,就國內外學者的通說,隱私權有以下四項權利:

(1)隱私隱瞞權。隱私隱瞞權是指權利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進行隱瞞,不為人所知的權利。

(2)隱私利用權。隱私利用權是指自然人對於自己的隱私權積極利用,以滿足自己精神,物質等方面需要的權利。

(3)隱私維護權。隱私維護權是指隱私權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權所享有是維護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法侵犯時可以尋求公力與私力救濟。

(4)隱私支配權。隱私支配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隱私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支配。

❻ 手機號被人辦了銀行卡,開戶要求證明手機號是本人使用,怎麼做

既然銀行已經要求你證明手機號是本人在使用,那你就只能按要求去營業廳,要求對方出具證明了。如果你不能證明,那麼就不能用該手機號碼辦理業務。

❼ 開什麼證明可以證明手機號碼是本人的

你可以去營業廳查詢,帶上身份證,就可以證明是你本人的手機了

❽ 警察可不可以在沒有證據證明別人犯法的情況下查看別人手機

警察也不可以隨意查看別人手機,這屬於侵犯隱私權。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

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

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

根據隱私權的特徵,就國內外學者的通說,隱私權有以下四項權利:

(1)隱私隱瞞權。

隱私隱瞞權是指權利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進行隱瞞,不為人所知的權利。

(2)隱私利用權。

隱私利用權是指自然人對於自己的隱私權積極利用,以滿足自己精神,物質等方面需要的權利。

(3)隱私維護權。

隱私維護權是指隱私權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權所享有是維護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法侵犯時可以尋求公力與私力救濟。

(4)隱私支配權。

隱私支配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隱私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支配。

(8)如何證明手機是本人的用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受理報案後,經審查,凡符合立案條件的,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的負責人批准,不予立案。

公安機關決定立案的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的;

(2)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3)屬於案件管轄范圍的。

公安機關嚴禁超越案件管轄范圍越權辦案,插手經濟糾紛。

公安機關決定不予立案的,應當製作《不予立案通知書》,並在七日內送達報案人。

控告人對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向原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要求立案的復議,或向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異議。

參考資料:網路-隱私權

❾ 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別人拿我的手機給受害人打電話我用付法律責任嗎

這要看有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了。因為,這種不知情是沒有實物證明的,是很難說清楚的。

❿ 手機號碼被人惡意公布到網上怎樣追究她的法律責任

這類案件的難點在於證據的搜取。如何證明是特定他人惡意泄露,以及自身所受損害的認定,總的說來,這類案件目前來說難度比較大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