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審計超過多久有法律責任

審計超過多久有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8-31 23:32:59

1. 審計時未發現虛假會計資料,半年後發現問題,請問審計人員負什麼責任

一、審計人員如從事社會審計,且在審計中未能按《獨立審計准則》規定的程序實施審計,造成審計時未發現虛假會計資料,半年後發現問題,審計人員是應當承擔責任的。(當然,審計人員如果嚴格按《獨立審計准則》要求程序實施審計,應該不承擔責任)。具體所負責任如下:
(一)行政責任
1、《注冊會計師法》第39條第l款規定,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第20條、第21條關於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業務的禁止性規定時,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的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
《注冊會計師法》第39條第2款規定,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20條、第21條關於注冊會計師從事審計業務的禁止性規定時,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2、《注冊會計師法》第40條規定,對未經批准承辦本法第M條規定的注冊會計師業務的單位,由省級以上財政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3、《證券法》第182條規定,為股票的發行或者上市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和人員,違反本法第39條的規定買賣股票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獲得的股票,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所買賣的股票等值以下的罰款。
4、《證券法》第183條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獲得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l倍以上5倍以下或者非法買賣的證券等值以下的罰款。
5、《證券法》第202條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l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並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
6、《公司法》第219條第1款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並可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
該條第2款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過失提供有重大遺漏的報告的,責令改正,情節較重的,處以所得收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並可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
(二)民事責任
1、《注冊會計師法》第42條規定,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規定,給委託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2、《證券法》第202條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刑事責任
1、《注冊會計師法》第39條第3款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20條、第21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刑法》第229條第l款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慮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該條第2款規定,前款規定的人員,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犯前款罪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該條第3款規定,第1款規定的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3、《證券法》第183條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法責任。
4、《證券法》第202條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公司法》第219條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審計機關的審計人員應負的責任
作為審計機關的審計人員,在審計時未發現虛假會計資料,半年後發現問題,這要認真分析出現此問題的原因。一是審計人員對應當發現的問題而未發現,存在違反審計職業道德和主觀上的故意。二是審計人員存在審計業務技能上的不足。三是未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准則》規定的程序實施審計(不熟悉、不了解准則,或了解而不執行)。審計機關對審計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審計准則的行為,應當按照相關規定追究其責任。
《審計法》第五十二條:審計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審計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五條:審計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審計人員違法違紀取得的財物,依法予以追繳、沒收或者責令退賠。

熱點內容
將法律責任界定為 發布:2025-09-01 03:57:38 瀏覽:440
法官辭職後能掙錢嗎 發布:2025-09-01 03:52:17 瀏覽:511
學校安全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01 03:34:30 瀏覽:782
西塞山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01 03:34:20 瀏覽:522
經濟法課本內容 發布:2025-09-01 03:32:00 瀏覽:355
比較家庭法學 發布:2025-09-01 03:31:53 瀏覽:36
項目管理法規試題 發布:2025-09-01 03:29:56 瀏覽:633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ppt 發布:2025-09-01 03:29:47 瀏覽:834
初會經濟法營改增 發布:2025-09-01 03:05:53 瀏覽:467
可向當地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01 02:40:01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