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的概念及其三種情況
1. 經濟法的責任有哪幾種形式
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的形式:民事責任形式、刑事責任形式、行政責任形式。
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實施了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指陵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因實施了違反經濟法律法規的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經濟法主體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以下三種:
(一)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經濟法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二)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笑昌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營業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行政處分的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留用察看;開除等。
(三)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構成犯罪依法應承擔的刑事法律後果,即刑罰。根據《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種類包括:罰金①;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對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單位應當負刑事責任,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唯升戚的責任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 法律責任名詞解釋是什麼
法律責任,是指因損害法律上的義務關系所產生的對於相關主體所應當承擔的法定強制的不利後果。
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義務。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的特點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法律責任
3. 法律責任分為哪三種
一、法律責任分為哪三種
1、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念碧,民事責任和仔搭舉行政責任三種。具體內容如下:
(1)刑事責任,行為人梁磨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2)民事責任,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
(3)行政責任,因違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2、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枝模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洞渣返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納飢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二、法律責任的特點是什麼
法律責任的特點如下: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4. 法律責任名詞解釋
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義務。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棗雹尺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特點是在法律上有明確具體的規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執行,由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其他組織和個人無權行使此項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凳高權利、民主權肆培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5. 法律責任名詞解釋
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內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容義務。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
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特點:在法律上有明確具體的規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執行,由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其他組織和個人無權行使此項權利。
(5)法律責任的概念及其三種情況擴展閱讀
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區別
一、承擔責任的對象不同:
1、民事責任,大多基於民事法律關系設立,雙方是平等民事主體。
2、行政責任,是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而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民對官的責任。
3、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按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二、三者責任的性質不同:
1、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
2、行政責任是一種政治責任,其性質屬於行政違法或違反行政紀律,尚不能追究刑事責任,只能從行政上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和紀律責任。
3、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而應當承擔的國家司法機關依照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評價和譴責,是一種犯罪行為。
6. 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它們三者之間的區別有哪些
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它們三者之間的區別有哪些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頌頃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指脊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並適用。
《財經法規》中法律責任到底分為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兩種還是分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三中呢?
違反《財經法規》嚴重的可被追究刑事責任,比如貪污,挪用公款等數額較大的財務及相關人員。同時對贓款要予以追繳。違反財經法規制度的不夠刑事立案的經法律授權的 行政機關可以做出行政處罰。比如銀監會可對金融機構違反財經法規制度做出處罰。 財經工作人員對外的行為是代表法人的經營行為,民事責任由法人承擔。
民事責任 法律責任 和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的區別盡量大白話說一下
民事責任是指違反民事法律所應承擔的責任,如: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
行政責任是指違反行政法律所應承擔的責任,如: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所應承擔的責任,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等。
如需其他幫助,可以登入宿遷徐守波律師網:suqianlvshi./
政策法規: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有何區別?
我國的法律責任制度包括三方面,一是刑事責任,二是民事責任,三是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是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等。我國的刑法對此作了全面詳盡的規定。
民事責任,它是平等主體之間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法通則對此作了規定。
在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中,行政責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行政處分,再就是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制度的法律依據是195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國務院公布的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獎懲暫行規定。再就是行政處罰,本法對此作了規定。
行政處罰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里野逗陸強調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對其他公民或者組織造成損害,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具有不可免除性。舉例來說,一汽車司機因違反交通法規造成交通事故,給他人生命或者健康造成損失,這司機 首先應當對被害人的生命或者健康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在承擔民事責任之後,交通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追究該汽車司機違反交通法規的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罰,如吊銷汽車司機駕駛執照或者罰款。如果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只追究該汽車司機的民事責任,那就是錯誤的。有的同志會提出,民事責任應主要由法院解決,行政機關是否有調整民事關系的職責。從理論上說,行政機關可以不負責調整民事關系,當事人之間的民事責任應由法院判決。但也有例外,一是法律明確規定由行政機關可以裁決的,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公安機關可以裁決賠償損失和承擔醫療費用,勞動法規定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等;二是當事人願意接受行政機關調解的,這種方式是一種比較簡便、比較及時處理民事糾紛的辦法,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如我國基層的司法調解。行政機關在糾正違法行為時,發現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從實際出發,能夠依法作出承擔民事責任裁定的,就應當做出裁定;如果沒有法定依據的,經當事人同意,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也可以作出承擔民事責任的裁定,當事人要求經法院判決的,應當由人民法院判決。這里還有一個法律責任的順序問題,如果在承擔了民事賠償責任之後,違法行為人就無力承擔罰款的行政處罰責任,那麼,在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之間,應當首先承擔哪一責任,本法沒有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公司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的,其財產不足以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依據這一原則,在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之間,應當首先承擔民事責任,其次承擔
行政責任。 關於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的關系,行政處罰法規定,應當給予刑事處罰的必須給予刑事處罰,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已經給予行政處罰的,在作出刑事處罰時,在罰金和刑期方面應當折抵。這一規定的目的,一是要確定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關系,即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要分離,而民事責任與行政處罰是要相聯絡,不能因行政處罰而免除民事責任;二是要解決當前行政處罰中「以罰代刑」的問題。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所針對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對於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罰。違法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我國法律制度中,刑事案件是統一由公、檢、 法三個司法機關管轄的,行政機關在處理行政處罰案件時,如果認為該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必須移送對刑事案件有管轄權的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目前,在行政處罰實踐中,有的 行政執法機關出於本部門利益的考慮,對該移送的刑事案件不移送,罰款了事;有的是由 於行政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差,不能准確的判定罪與非罪,出現了以罰代刑問題,使犯罪分子逍遙法外。「以罰代刑」弊端太多,是行政機關腐敗表現之一,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影響了對法律正確地貫徹執行,必須及時地予以糾正、解決,堅決予以制止。
會計里的法律責任是不是只有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沒有民事責任?
會計法律責任是指違反會計法律規范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它是會計行為主體必須嚴守的底線,是法制與道德規范內在聯絡性的統一體。
會計法律責任的形式:
我國法律規范體系對會計法律責任規定而言,其形式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行政責任是我國會計法律責任的主要形式,包括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
(二)刑事責任。一般來說,刑事責任作為最具威懾力的制裁形式,只適用於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
(三)民事責任。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平等主體間的會計關系越來越多。在這些平等主體間的會計關系中,由於會計資訊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提供資訊一方違反會計法規的行為可能給對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似乎順理成章。因此在我國,隨著會計法律關系性質的多元化,民事責任也正在成為會計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形式。
什麼是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如何區分
法律責任個是個大概念,他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說簡單一點就是違反了刑法的規定,行為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國家給予的否定評價),再簡單一點就是,根據刑法規定,應當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刑事處罰,通俗的說法就是被判多少年刑。但是刑事責任也有隻宣告成立犯罪,但不給於刑事處罰的(即不判刑的。
行政責任就是違反了行政法的規定,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行政處罰。比如,行為人逃稅,稅務局給予行為人罰款1000元,稅務局給予的處罰就是行為人承擔了行政責任。
經濟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經濟責任。這句話對嗎????急
對的
軍事刑事責任與軍事行政責任的區別有哪些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並適用。 刑事責任要比行政責任更嚴重。
法律對承擔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年齡規定是什麼?
法律對承擔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年齡規定分別如下:
-
民事責任年齡。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刑事責任年齡。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 、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 *** 收容教養。
-
行政責任沒有年齡規定,只有主體規定。
行為主體不具有法定的責任能力,即使其行為構成了行政違法,也不被追究或者承擔行政責任。對行政主體來說,其責任能力的確認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是被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就行;而對行政相對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責任能力的認定,必須是達到法定的年齡、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則即使有行政違法行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責任。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有對行政相對人中公民責任能力的規定。
判斷:侵犯版權行為可能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侵犯版
權,一般屬於民事侵權,須承擔民事法律責任。許多國家對較為嚴重的侵犯版權行為還規定
有刑事法律責任。
7. 法律責任主要包括
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三種。
所謂法律責任,是指責任主體違反了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而必須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特定後果。法律責任是一種不利的法律後果。
1、行政責任又稱行政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律、法規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分為兩類:一是行政處分。是指對國家工作人員及由國家機關委派到企事業單位任職的人員的行政違法行為,由所在單位或者其上級主管機關所給予的一種制裁性處理。行政處分的種類包括警告、記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等。二是行政處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構成行政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制裁。行政處罰包括以下幾種: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2、民事責任又稱民事法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或者合同約定,或者侵害了他人合法權益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
民事責任具有以下特點:
⑴民事責任主要在於救濟當事人的權利,賠償或者補償當事人的損失。
⑵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
⑶民事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民事責任可以分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兩種。違約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時,依法產生的法律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實施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3、刑事責任又稱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犯罪行為所導致的,違反國家刑事法律而必須承擔的懲罰性的後果。這種懲罰性的後果由司法機關通過特定的程序來確定。
刑事責任具有以下特點:
⑴行為人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⑵刑事責任是犯罪人向國家所負的法律責任,由國家機關來追究。第三,刑事責任是所有法律責任中最嚴厲的一種,如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等。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行政處罰法》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