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執業准則與法律責任

執業准則與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2 19:09:52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應遵守的職業道德基本准則有哪些

律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共分六條,內容包括:

一、律師應當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中國特設律師制度的本質屬性;

二、應當始終把執業為民作為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

三、應當堅定法治信仰,牢固樹立法治意識,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切實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

四、應當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為當事人提供勤勉盡責、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五、應當牢固樹立誠信意識,自覺遵守執業行為規范,在執業中恪盡職守、誠實守信、勤勉盡責、嚴格自律;

六、應當熱愛律師職業,珍惜律師榮譽。

(1)執業准則與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

第二章律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第四條律師應當忠於憲法和法律,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執業。

律師應當忠於職守,堅持原則,維護國家法律與社會正義。

第五條律師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盡職盡責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

第六條律師應當敬業勤業,努力鑽研業務,掌握執業所應具備的法律知識和服務技能,不斷提高執業水平。

第七條律師應當珍視和維護律師職業聲譽,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重陶冶品行和職業道德修養。

第八條律師應當嚴守國家機密,保守委託人的商業秘密及委託人的隱私。

第九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同業互助,公平競爭,共同提高執業水平。

第十條律師應當自覺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

第十一條律師應當遵守律師協會章程,切實履行會員義務。

第十二條律師應當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❷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律師職業道德與執業紀律規范的第二章律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第四條律抄師應當忠於憲法和法律,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執業。
律師應當忠於職守,堅持原則,維護國家法律與社會正義。
第五條律師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盡職盡責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
第六條律師應當敬業勤業,努力鑽研業務,掌握執業所應具備的法律知識和服務技能,不斷提高執業水平。
第七條律師應當珍視和維護律師職業聲譽,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重陶冶品行和職業道德修養。
第八條律師應當嚴守國家機密,保守委託人的商業秘密及委託人的隱私。
第九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同業互助,公平競爭,共同提高執業水平。
第十條律師應當自覺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
第十一條律師應當遵守律師協會章程,切實履行會員義務。
第十二條律師應當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❸ 職業道德與法律

1、秦某抄的行為直得肯定!這一點不用質襲疑他,只有這樣的人變多,社會才會永遠向上走。
2、作為未成年人,或者說與犯罪分子相比處於劣勢的人來說,保護自己才是首要的,在此之後才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別人。現在我國的公安機關手段算比較高明了,一般財產型犯罪行為,也都能及時破案、抓捕,完全沒必要有過激的行為刺激罪犯。如果面對一些嚴重的人身傷害型的犯罪,盡可能把罪犯想的惡一點,現在正當防衛也比較好認定,如果能阻止犯罪,請盡力反抗。

望採納,謝謝!

❹ 法律職業的職業責任

法律來職業責任包括:源(1)刑事責任。法律職業人員在履行法律職業過程中構成犯罪的,承擔刑事責任。(2)民事責任。法律職業人員在履行法律職業過程中構成民事侵權、形成債權債務關系或者其他行為,承擔民事責任;(3)行政責任和紀律處分。法律職業人員在履行法律職業過程中違反行政法規,職業紀律,違反職業道德(非民事、刑事范圍),承擔行政責任和紀律處分。

❺ 職業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內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容和,它既是對本職
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准和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職業道德屬於自律范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
規范。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統治者制定給被統治者以及統治者自身必須遵守的規定規章、命令條例。由立法機關或國家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和。包括憲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等國家級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共同點:都是一種行為規范。不同點:職業道德靠自覺遵守;法律必須強制執行。

❻ 職業道德與法律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職抄業道德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職業道德靠自覺遵守;
法律屬於制度的范疇,法律必須強制執行。
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一種行為規范。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准和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
職業道德屬於自律范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統治者制定給被統治者以及統治者自身必須遵守的規定規章、命令條例。由立法機關或國家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和。包括憲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等國家級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文件。

❼ 律師執業要遵守哪些道德規范和執業紀律

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
司法

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
1993年12月27日,司法部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不斷提高律師的職業素質和執業水平,促進律師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律師在執行職務、履行職責過程中的全部行為。
第三條 律師應當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認真履行職責,以維護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監督律師執業活動,對不遵守職業道德和違反執業紀律的律師進行教育,情節嚴重的,根據《律師懲戒規則》給予懲戒。

第二章 律師職業道德
第五條 律師在執業中必須堅持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服務,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服務,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和國家長治久安服務,為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服務。
第六條 律師必須遵守憲法,遵守法律、法規,在全部業務活動中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執行職務。
第七條 律師必須忠於職守,堅持原則,不畏權勢,敢於排除非法干預,維護國家法制與社會正義。
第八條 律師必須熱情勤勉、誠實信用、盡職盡責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積極履行為有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義務,努力滿足當事人的正當要求,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九條 律師之間以及與其他法律服務工作者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同業互助,公平競爭,共同提高執業水平。
第十條 律師在執業中必須廉潔自律,敬業勤業,嚴密審慎,講求效率,注重儀表,禮貌待人,自覺遵守律師執業規章和律師協會章程。
第十一條 律師應當忠於律師事業,努力鑽研和掌握執業所應具備的法律知識和服務技能,注重陶冶品德和職業修養,自覺維護律師的名譽。

第三章 律師執業紀律
第十二條 律師在受理案件和業務收費方面應遵守如下執業紀律:
(一)不得私自接受當事人的委託,承辦法律事務;
(二)不得拒絕律師事務所指派為無能力交納費用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三)不得拒絕承辦人民法院為刑事被告人指定辯護人的案件;
(四)不得接受與已代理的案件有相反利害關系的案件的當事人的委託;
(五)不得接受與本人有利害關系的案件當事人的委託,已接受委託的,發現後應及時申請解除委託關系;
(六)不得在同一案件中接受委託擔任雙方當事人的代理人;
(七)不得採用挑詞架訟的方式去獲取或擴大業務;
(八)不得私自向委託人收取報酬或者其他費用;
(九)不得在律師事務所正常業務收費之外索要或者收受委託人或其利害關系人給予的額外報酬或者報酬性質的實物禮品;
(十)不得違反律師事務所收費制度和財務紀律,非法挪用、私分、侵佔業務收費款項。
第十三條 律師在代理參與訴訟和仲裁活動中應遵守如下執業紀律:
(一)不得進行損害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和仲裁機關威信和名譽的行為,在訴訟文書和庭審活動中不得對上述機關及其承辦人員使用侮辱性語言;
(二)不得違反審判庭和仲裁庭紀律,擾亂審判庭和仲裁庭秩序,採用不正當手段拖延訴訟和仲裁;
(三)不得採用歪曲事實、曲解法律、偽造證據等手段影響和妨礙司法機關、仲裁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對糾紛案件的裁決和處理;
(四)不得誘使委託人、證人和其他人在訴訟和仲裁活動中製造、提供偽證,作虛假陳述或者改變、毀壞、隱藏證據;
(五)不得向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和仲裁人員或者其他執法人員行賄或者指使、誘導委託人向上述人員行賄;
(六)不得攜帶刑事被告人的親屬或者其他人會見在押被告人,或者借職務之便違反規定為被告人遞傳信件、錢物或與案情有關的信息;
(七)不得代理本人的直系親屬直接承辦的訴訟案件和仲裁案件。
第十四條 律師在處理與委託人和對方當事人的關系方面應遵守如下執業紀律:
(一)不得在明知委託人的動機和行為是非法的、不道德的或具有欺詐性的情況下,仍然接受委託為其提供幫助;
(二)不得無原則遷就委託人的個人利益,或者故意曲解法律以迎合委託人的不正當要求,或者授意委託人規避法律,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
(三)不得對委託人授權代理的法律事務無故拖延,玩忽職守,草率處理;
(四)不得泄露在執行職務中得悉的委託人的隱私、秘密和委託人不願公開的其他事實和材料;
(五)不得在委託人未同意的情況下超越委託許可權或者利用委託關系從事與委託代理的法律事務無關的活動;
(六)不得在與委託人依法解除委託關系後在同一案件中擔任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
(七)不得在未徵得委託人同意的情況下接受對方當事人辦理其他法律事務的委託;
(八)不得非法阻止和干預對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依法執行職務而進行的正當活動。
第十五條 律師在處理與其他律師之間的關系方面應遵守如下執業紀律:
(一)不得採用不正當手段損害對方當事人的代理律師的威信和名譽,妨礙和干擾其正常執行職務;
(二)不得以各種方式誘導、慫恿對方當事人的代理律師從事損害其委託人合法權益的活動;
(三)不得擅自介入或者非法干預其他律師受託代理的法律事務;
(四)不得阻撓或者拒絕委託人再委託其他律師參與代理,共同代理的律師之間應明確分工、密切協作,意見不一致時應當及時通報委託人決定;
(五)不得採用下列不正當的手段與同行進行業務競爭:
1.貶損和詆毀其他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業務能力與執業聲望;
2.競相壓價收費或者不收費;
3.給委託方辦事人員回扣費、勞務費或者饋贈金錢、實物;
4.利用新聞媒介播發炫耀自己、排斥同行的廣告;
5.藉助與某些行政機關的關系對某行業、某系統、某地區的法律事務進行壟斷;
6.向當事人表明或者炫耀自己在執行職務方面與案件承辦機關及其承辦人員之間具有密切或特殊的關系;
7.其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
第十六條 律師應遵守的其他執業紀律:
(一)不得違反本律師事務所的工作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
(二)不得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律師事務所內履行律師職務;
(三)不得幫助非執業律師人員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活動;
(四)不得兼任其他有報酬的職務,但兼任法學教學、法學研究職務除外。

第四章 附 則
第十七條 律師因違反執業紀律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由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實行責任賠償的,該律師事務所可視損失大小及情節輕重責成該律師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需要懲戒的,由律師懲戒委員會根據《律師懲戒規則》的有關規定給予懲戒;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各級律師懲戒委員會應當建立當事人對律師的投訴制度,加強對律師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社會監督。
第十九條 本規范由司法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司法部以前制定的有關律師執業的規定凡與本規范不一致的,以本規范為准。
第二十一條 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❽ 律師執業行為應遵守哪些基本准則

律師執業活動不僅受到法律法規的約束,還受到律師行業特定的職業道德的內在約束,根據《律師法》、《律師違法行為處罰辦法》以及司法部頒布的其他各種規范性文件的有關規定及其基本精神,為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和司法活動的公正性,在處理與委託人的關系時,律師執業行為應當遵守如下基本准則:
(1)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在委託關系成立後,你有權隨時解除對律師的委託,但律師無權這樣做,尤其是對指定辯護和你暫時無力交納費用時,除非你拒絕合作或者委託事項違法。
(2)律師在執業過程中不得泄露委託人的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為處理特定的法律事務,應律師的要求,你應當將所有與委託事項有關的一切事實如實告訴律師,包括某些可能涉及到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事情,對此,律師有保守秘密的義務。
(3)律師不應同時接受與委託人有直接利益沖突的其他當事人的委託。律師在接受你的委託之後,在同一法律事務中,不得再接受對方當事人的委託,即使對方當事人委託的是其他事務,律師也應該在事前徵得你的同意。除此之外,對方當事人的律師以及其他與你有利益沖突的人,也在此限制之中。
(4)律師不得私自接受委託或收取委託人的費用及其他財物。委託律師及支付服務費用都應該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不得與律師進行私下交易。
(5)律師不得接受對方當事人或第三人的饋贈。對方當事人及第三人的饋贈將有可能影響律師在辦理法律事務時的公正性,因而影響到你的委託事項的實現。
(6)律師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由於律師在執業中可以獲得你的信任,對你與對方當事人爭議的權益非常了解,又有法律上的優勢,這使得律師往往可以很方便地侵犯你的權益。對此,《律師法》作了嚴格限制。
(7)律師不得與當事人進行商業性交易。律師在接受委託後,如果同時又與你(也包括對方當事人和其他與你有利害關系的人)進行商業交易,可能會給律師提供非法牟取不正當利益的機會。事實上,律師不應當從事除律師職業以外其他任何營利性工作,尤其是專職律師。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最一般的職業道德准則也是律師應該遵守的,比如律師應該最大限度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應該為委託人提供稱職和高效的法律服務、不得在業務活動中玩忽職守、不得偽造證據、不得阻撓對方當事人搜集證據等等。
應該了解的是,以上所談到的大多數基本准則並不僅僅是對律師執業行為在道德上的要求,而是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律師違反這些准則進行執業,很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❾ 職業道德與法律問題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
每個從業人員,不論是從事哪種職業,在職業活動中都要遵守道德。如教師要遵守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醫生要遵守救死扶傷的職業道德等等。
職業道德不僅是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業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化。
要理解職業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點:
首先,在內容方面,職業道德總是要鮮明地表達職業義務、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准則。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會道德和階級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職業、行業以至產業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現為某一職業特有的道德傳統和道德習慣,表現為從事某一職業的人們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質。甚至造成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在道德品貌上的差異。如人們常說,某人有「軍人作風」、「 工人性格」、「農民意識」、「幹部派頭」、「學生味」、「學究氣」、「商人習氣」等。
其次,在表現形式方面:職業道德往往比較具體、靈活、多樣。它總是從本職業的交流活動的實際出發,採用制度、守則、公約、承諾、誓言、條例,以至標語口號之類的形式,這些靈活的形式既易於為從業人員所接受和實行,而且易於形成一種職業的道德習慣。
再次,從調節的范圍來看,職業道德一方面是用來調節從業人員內部關系,加強職業、行業內部人員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來調節從業人員與其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用來塑造本職業從業人員的形象。
最後,從產生的效果來看,職業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職業化」,又使個人道德品質「成熟化」。職業道德雖然是在特定的職業生活中形成的,但它決不是離開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而獨立存在的道德類型。在階級社會里,職業道德始終是在階級道德和社會道德的制約和影響下存在和發展的;職業道德和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之間的關系,就是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任何一種形式的職業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著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要求。同樣,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在很大范圍上都是通過具體的職業道德形式表現出來的。同時,職業道德主要表現在實際從事一定職業的成人的意識和行為中,是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成熟的階段。職業道德與各種職業要求和職業生活結合,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形成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習慣,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在學校生活階段和少年生活階段所形成的品行,影響道德主體的道德風貌。
(三) 職業道德的特點: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職業道德具有以下特點。
1. 職業道德具有適用范圍的有限性。
每種職業都擔負著一種特定的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由於各種職業的職業責任和義務不同,從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
2. 職業道德具有發展的歷史繼承性。
由於職業具有不斷發展和世代延續的特徵,不僅其技術世代延續,其管理員工的方法、與服務對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歷史繼承性。如「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古至今始終是教師的職業道德。
3. 職業道德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由於各種職業道德的要求都較為具體、細致,因此其表達形式多種多樣。
4. 職業道德兼有強烈的紀律性。
紀律也是一種行為規范,但它是介於法律和道德之間的一種特殊的規范。它既要求人們能自覺遵守,又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後者而言,又帶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說,一方面遵守紀律是一種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紀律又帶有強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須執行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軍人要有嚴明的紀律等等。因此,職業道德有時又以制度、章程、條例的形式表達,讓從業人員認識到職業道德又具有紀律的規范性。
(四)職業道德的社會作用: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會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體表現在: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如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齊心協力地為發展本行業、本職業服務。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如職業道德規定了製造產品的工人要怎樣對用戶負責;營銷人員怎樣對顧客負責;醫生怎樣對病人負責;教師怎樣對學生負責等等。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信譽,也就是它們的形象、信用和聲譽,是指企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若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很難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行業、企業的發展有賴於高的經濟效益,而高的經濟效益源於高的員工素質。員工素質主要包含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其中責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其責任心是極強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是一個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發展的成熟階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另一方面,職業道德也是一個職業集體,甚至一個行業全體人員的行為表現,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❿ 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修訂)的基本准則

第四條律師應當忠於憲法和法律,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執業。律師應當忠於職守,堅持原則,維護國家法律與社會正義。
第五條律師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盡職盡責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
第六條律師應當敬業勤業,努力鑽研業務,掌握執業所應具備的法律知識和服務技能,不斷提高執業水平。
第七條律師應當珍視和維護律師職業聲譽,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重陶冶品行和職業道德修養。
第八條律師應當嚴守國家機密,保守委託人的商業秘密及委託人的隱私。
第九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同業互助,公平競爭,共同提高執業水平。
第十條律師應當自覺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
第十一條律師應當遵守律師協會章程,切實履行會員義務。
第十二條律師應當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第十三條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律師的執業活動必須接受律師事務所的監督和管理。
第十四條律師不得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律師事務所執業。
同時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和一個法律服務所執業的視同在兩個律師事務所執業。
第十五條律師不得以個人名義私自接受委託,不得私自收取費用。
第十六條律師不得違反律師事務所收費制度和財務紀律,挪用、私分、侵佔業務收費。
第十七條律師因執業過錯給律師事務所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律師在訴訟、仲裁活動中的紀律
第十八條律師應當遵守法庭和仲裁庭紀律,尊重法官、仲裁員,按時提交法律文件、按時出庭。
第十九條律師出庭時按規定著裝,舉止文明禮貌,不得使用侮辱、謾罵或誹謗性語言。
第二十條律師不得以影響案件的審理和裁決為目的,與本案審判人員、檢察人員、仲裁員在非辦公場所接觸,不得向上述人員饋贈錢物,也不得以許諾、回報或提供其他便利等方式與承辦案件的執法人員進行交易。
第二十一條律師不得向委託人宣傳自己與有管轄權的執法人員及有關人員有親朋關系,不能利用這種關系招攬業務。
第二十二條律師應依法取證,不得偽造證據,不得慫恿委託人偽造證據、提供虛假證詞,不得暗示、誘導、威脅他人提供虛假證據。
第二十三條律師不得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親屬或者其他人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借職務之便違反規定為被告人傳遞信件、錢物或與案情有關的信息。
律師與委託人、對方當事人的紀律
第二十四條律師應當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盡心盡職地根據法律的規定完成委託事項,最大限度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
第二十五條律師不應接受自己不能辦理的法律事務。
第二十六條律師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客觀地告知委託人所委託事項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不得故意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做不恰當的表述或做虛假承諾。
第二十七條為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律師有權根據法律的要求和道德的標准,選擇完成或實現委託目的的方法。
對委託人擬委託的事項或者要求屬於法律或律師執業規范所禁止的,律師應告知委託人,並提出修改建議或予以拒絕。
第二十八條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
同一律師事務所不得代理訴訟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偏遠地區只有一律師事務所的除外。
第二十九條律師應當合理開支辦案費用,注意節約。第三十條律師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期限、時效以及與委託人約定的時間,及時辦理委託的事務。
第三十一條律師應及時告知委託人有關代理工作的情況,對委託人了解委託事項情況的正當要求,應當盡快給予答復。
第三十二條律師應當在委託授權范圍內從事代理活動,如需特別授權,應當事先取得委託人的書面確認。
律師不得超越委託人委託的代理許可權,不得利用委託關系從事與委託代理的法律事務無關的活動。
第三十三條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為委託人代理。
第三十四條律師接受委託後未經委託人同意,不得擅自轉委託他人代理。
第三十五條律師應當謹慎保管委託人提供的證據和其它法律文件,保證其不丟失或毀損。
律師不得挪用或者侵佔代委託人保管的財物。
第三十六條律師不得從對方當事人處接受利益或向其要求或約定利益。
第三十七條律師不得與對方當事人或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的權益。
第三十八條律師不得非法阻止和干預對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的活動。
第三十九條律師對與委託事項有關的保密信息,委託代理關系結束後仍有保密義務。
第四十條律師應當恪守獨立履行職責的原則,不因迎合委託人或滿足委託人的不當要求,喪失客觀、公正的立場,不得協助委託人實施非法的或具有欺詐性的行為。
律師與同行之間的紀律
第四十一條律師應當遵守行業競爭規范,公平競爭,自覺維護執業秩序,維護律師行業的榮譽和社會形象。
第四十二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執業水平,不應詆毀、損害其他律師的威信和聲譽。
第四十三條律師、律師事務所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介紹自己的業務領域和專業特長:
1.可以通過文字作品、研討會、簡介等方式以普及法律,宣傳自己的專業領域,推薦自己的專業特長;
2.提倡、鼓勵律師、律師事務所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第四十四條律師不得以下列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
1.不得以貶低同行的專業能力和水平等方式,招攬業務;
2.不得以提供或承諾提供回扣等方式承攬業務;
3.不得利用新聞媒介或其他手段向其提供虛假信息或誇大自己的專業能力;
4.不得在名片上印有各種學術、學歷、非律師業職稱、社會職務以及所獲榮譽等;
5.不得以明顯低於同業的收費水平競爭某項法律事務。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