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形式屬於行政責任
㈠ 經濟法的責任有哪幾種形式
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的形式:民事責任形式、刑事責任形式、行政責任形式。
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實施了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指陵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因實施了違反經濟法律法規的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經濟法主體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以下三種:
(一)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經濟法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二)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笑昌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營業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行政處分的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留用察看;開除等。
(三)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構成犯罪依法應承擔的刑事法律後果,即刑罰。根據《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種類包括:罰金①;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對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單位應當負刑事責任,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唯升戚的責任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㈡ 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它們三者之間的區別有哪些
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它們三者之間的區別有哪些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頌頃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指脊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並適用。
《財經法規》中法律責任到底分為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兩種還是分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三中呢?
違反《財經法規》嚴重的可被追究刑事責任,比如貪污,挪用公款等數額較大的財務及相關人員。同時對贓款要予以追繳。違反財經法規制度的不夠刑事立案的經法律授權的 行政機關可以做出行政處罰。比如銀監會可對金融機構違反財經法規制度做出處罰。 財經工作人員對外的行為是代表法人的經營行為,民事責任由法人承擔。
民事責任 法律責任 和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的區別盡量大白話說一下
民事責任是指違反民事法律所應承擔的責任,如: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
行政責任是指違反行政法律所應承擔的責任,如: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所應承擔的責任,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等。
如需其他幫助,可以登入宿遷徐守波律師網:suqianlvshi./
政策法規: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有何區別?
我國的法律責任制度包括三方面,一是刑事責任,二是民事責任,三是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是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等。我國的刑法對此作了全面詳盡的規定。
民事責任,它是平等主體之間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法通則對此作了規定。
在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中,行政責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行政處分,再就是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制度的法律依據是195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國務院公布的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獎懲暫行規定。再就是行政處罰,本法對此作了規定。
行政處罰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里野逗陸強調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對其他公民或者組織造成損害,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具有不可免除性。舉例來說,一汽車司機因違反交通法規造成交通事故,給他人生命或者健康造成損失,這司機 首先應當對被害人的生命或者健康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在承擔民事責任之後,交通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追究該汽車司機違反交通法規的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罰,如吊銷汽車司機駕駛執照或者罰款。如果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只追究該汽車司機的民事責任,那就是錯誤的。有的同志會提出,民事責任應主要由法院解決,行政機關是否有調整民事關系的職責。從理論上說,行政機關可以不負責調整民事關系,當事人之間的民事責任應由法院判決。但也有例外,一是法律明確規定由行政機關可以裁決的,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公安機關可以裁決賠償損失和承擔醫療費用,勞動法規定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等;二是當事人願意接受行政機關調解的,這種方式是一種比較簡便、比較及時處理民事糾紛的辦法,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如我國基層的司法調解。行政機關在糾正違法行為時,發現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從實際出發,能夠依法作出承擔民事責任裁定的,就應當做出裁定;如果沒有法定依據的,經當事人同意,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也可以作出承擔民事責任的裁定,當事人要求經法院判決的,應當由人民法院判決。這里還有一個法律責任的順序問題,如果在承擔了民事賠償責任之後,違法行為人就無力承擔罰款的行政處罰責任,那麼,在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之間,應當首先承擔哪一責任,本法沒有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公司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的,其財產不足以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依據這一原則,在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之間,應當首先承擔民事責任,其次承擔
行政責任。 關於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的關系,行政處罰法規定,應當給予刑事處罰的必須給予刑事處罰,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已經給予行政處罰的,在作出刑事處罰時,在罰金和刑期方面應當折抵。這一規定的目的,一是要確定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關系,即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要分離,而民事責任與行政處罰是要相聯絡,不能因行政處罰而免除民事責任;二是要解決當前行政處罰中「以罰代刑」的問題。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所針對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對於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罰。違法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我國法律制度中,刑事案件是統一由公、檢、 法三個司法機關管轄的,行政機關在處理行政處罰案件時,如果認為該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必須移送對刑事案件有管轄權的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目前,在行政處罰實踐中,有的 行政執法機關出於本部門利益的考慮,對該移送的刑事案件不移送,罰款了事;有的是由 於行政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差,不能准確的判定罪與非罪,出現了以罰代刑問題,使犯罪分子逍遙法外。「以罰代刑」弊端太多,是行政機關腐敗表現之一,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影響了對法律正確地貫徹執行,必須及時地予以糾正、解決,堅決予以制止。
會計里的法律責任是不是只有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沒有民事責任?
會計法律責任是指違反會計法律規范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它是會計行為主體必須嚴守的底線,是法制與道德規范內在聯絡性的統一體。
會計法律責任的形式:
我國法律規范體系對會計法律責任規定而言,其形式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行政責任是我國會計法律責任的主要形式,包括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
(二)刑事責任。一般來說,刑事責任作為最具威懾力的制裁形式,只適用於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
(三)民事責任。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平等主體間的會計關系越來越多。在這些平等主體間的會計關系中,由於會計資訊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提供資訊一方違反會計法規的行為可能給對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似乎順理成章。因此在我國,隨著會計法律關系性質的多元化,民事責任也正在成為會計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形式。
什麼是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如何區分
法律責任個是個大概念,他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說簡單一點就是違反了刑法的規定,行為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國家給予的否定評價),再簡單一點就是,根據刑法規定,應當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刑事處罰,通俗的說法就是被判多少年刑。但是刑事責任也有隻宣告成立犯罪,但不給於刑事處罰的(即不判刑的。
行政責任就是違反了行政法的規定,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行政處罰。比如,行為人逃稅,稅務局給予行為人罰款1000元,稅務局給予的處罰就是行為人承擔了行政責任。
經濟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經濟責任。這句話對嗎????急
對的
軍事刑事責任與軍事行政責任的區別有哪些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並適用。 刑事責任要比行政責任更嚴重。
法律對承擔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年齡規定是什麼?
法律對承擔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年齡規定分別如下:
-
民事責任年齡。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刑事責任年齡。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 、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 *** 收容教養。
-
行政責任沒有年齡規定,只有主體規定。
行為主體不具有法定的責任能力,即使其行為構成了行政違法,也不被追究或者承擔行政責任。對行政主體來說,其責任能力的確認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是被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就行;而對行政相對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責任能力的認定,必須是達到法定的年齡、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則即使有行政違法行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責任。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有對行政相對人中公民責任能力的規定。
判斷:侵犯版權行為可能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侵犯版
權,一般屬於民事侵權,須承擔民事法律責任。許多國家對較為嚴重的侵犯版權行為還規定
有刑事法律責任。
㈢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有三種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主要有三種形式: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責任主體違反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行政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種。
1、行政處分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所屬工作人員或者員工違紀違法行為進行的懲戒,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六個等級。例如,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如果具有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准或者驗收通過等法定情形,會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2、行政處罰是指由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行為給予的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執照等。例如,企業如果存在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可能會被責令停產停業或者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
二、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責任主體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定造成民事損害,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法律強制其進行民事賠償的一種法律責任。民事賠償的范圍包括因事故導致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產生的賠償以及因環境污染導致的損失等。如果責任主體違反了安全生產法律規定,並導致他人受到損害,他們將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恢復原狀等。
三、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責任主體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由司法機關依照刑事法律給予刑罰的一種法律責任。這種法律責任是最嚴厲的,因為一旦被判定刑事責任,責任主體將面臨刑罰的懲罰,包括監禁、罰金等。例如,如果企業存在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相關責任人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劃分注意事項:
1、法律責任承擔方式
違法行為的性質和情節不同,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也不同。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是三種不同的法律責任承擔方式,需要根據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承擔方式。
2、確保行政處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政責任是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中最常見的法律責任形式,其承擔方式包括警告、罰款、吊銷許可證、取締關閉等。在行政責任的追究過程中,需要遵循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確保行政處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確保賠償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民事責任主要是針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導致的民事損害進行賠償的一種法律責任形式。在民事責任的追究過程中,需要遵循公平、自願、誠信的原則,確保賠償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4、確保刑罰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刑事責任是對於嚴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形式。在刑事責任的追究過程中,需要遵循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確保刑罰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㈣ 法律責任分為哪三種
【法律分析】:追究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的形式有3種,即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在現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中,《安全生產法》採用的法律責任形式最全,設定的處罰種類最多,實施處罰的力度(罰款幅度除外)最大。它是指責任主體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定,由有關人民政府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依法對其實施行政處罰的一種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八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統計分析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情況,並定期向社會公布。
第九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一)未按照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經考核合格的;(三)未按照規定對從業人員、被派遣勞動者、實習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者未按照規定如實告知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四)未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的;(五)未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如實記錄或者未向從業人員通報的;(六)未按照規定製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者未定期組織演練的;(七)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相應資格,上崗作業的。
第一百條 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生產經營單位未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或者未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統一協調、管理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㈤ 安全生產事故法律責任有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什麼責任
安全生產法律責任形式的幾個方面主要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吧。
安全生產法律責任形式
(一)行政責任
它是指責任主體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定,由有關人民政府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依法對其實施行政處罰的一種法律責任。
《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本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由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決定;予以關閉的行政處罰由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決定;給予拘留的行政處罰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決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處罰的決定機關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行政責任在追究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方式中運用最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九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
(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經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規定對從業人員、被派遣勞動者、實習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者未按照規定如實告知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
(四)未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的;
(五)未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如實記錄或者未向從業人員通報的;
(六)未按照規定製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者未定期組織演練的;
(七)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相應資格,上崗作業的。
第八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統計分析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情況,並定期向社會公布。
㈥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不定項選題,附考點梳理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不定項選擇題答案及考點梳理:
下列法律形式中,屬於行政處罰的是。
- 答案:A
- 考點梳理: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罰款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形式。
下列項目中,屬於民事責任承擔方式的是。
- 答案:C
- 考點梳理:民事責任的主要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支付違約金是民事責任的一種承擔方式。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責任的有。
- 答案:ABC
- 考點梳理: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處罰的種類如上所述,包括罰款等;行政處分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因此,罰款、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均屬於行政責任。
在行政責任中,屬於行政處罰的是。
- 答案:CD
- 考點梳理: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具體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因此,罰款和行政拘留均屬於行政處罰。
下列屬於民事責任的有。
- 答案:BC
- 考點梳理:如上所述,民事責任的主要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因此,賠償損失和支付違約金均屬於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