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幾年地契的法律效力
1. 1950年的地契,還有法律效力嗎
1950年的地契不再具有法律效力。首先,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該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的封建剝削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該法第三十條明確指出,土地改革完成後,人民政府將發放土地所有證,而改革前的土地契約將全部失效。因此,自20世紀50年代土地改革完成後,所有先前土地契約的法律效力已經終止。
其次,根據現行的中國法律,土地屬於國家所有或集體所有。因此,無論是解放後頒發的私有土地證還是地契,它們均已失效,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2. 我爺爺留一張53年的地契,不知道是否有用
1953年的地契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如下」: 一、1950年6月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該法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宣布,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該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土地改革完成後,由人民政府發給土地所有證,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約一律作廢。可見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土地改革完成後,所有的土地契約就隨之廢止。 二、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土地屬於國家所有或集體所有。因此,解放後頒發的私有土地證或者地契現均已失效,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3. 老地契法律上承認嗎
法律分析:老房契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土地屬於國家所有或集體所有。因此,解放後頒發的私有土地證或者地契現均已失效,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一直居住在該地,或者有該地的使用權,那麼將地契換成新的土地證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4. 老地契法律上承認嗎
法律分析:不承認,但有用。五二年以前的老土地證沒有法律效力,因為那是土地私有制時期的產物,與現行的土地公有制是不符的,經過土改後國家把土地都收歸國有,以前的土地所有權證書就都不具有法律效力了。五二年後的新的土地證是有法律效應的。雖不能直接產生物權法律效力,但依然是其主張物權(房屋所有權或土地使用權)的證據之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