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欺騙在哪條法律責任

欺騙在哪條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9-07 17:48:09

民法典 欺騙 屬於哪幾條

法律分析:
民法典規定,故意通過語言、文字或活動有隱瞞事實而告知虛假情況,讓對方在違背真實願意情況下做出民事法律行為,可以認定為欺詐。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149規定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民法典對詐騙罪怎樣認定沒有規定,詐騙罪屬於刑事案件,刑法司法解釋有具體規定。
一般詐騙行為符合以下構成要件的,主構成詐騙罪:
1、詐騙罪的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於公私財產所有權。
2、詐騙罪的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3、詐騙罪的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衍生問題:
民法典中詐騙罪是怎麼認定的?
民法典對詐騙罪怎樣認定沒有規定,詐騙罪屬於刑事案件,刑法等司法解釋有具體規定。
一般詐騙行為符合以下構成要件的,主構成詐騙罪:
1、詐騙罪的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於公私財產所有權。
2、詐騙罪的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3、詐騙罪的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熱點內容
中外刑法對比 發布:2025-09-07 22:08:46 瀏覽:855
國際經濟法哪本比較好 發布:2025-09-07 22:07:49 瀏覽:924
南海區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9-07 21:49:36 瀏覽:252
二學歷模擬題黑龍江勞動法 發布:2025-09-07 21:49:27 瀏覽:389
公司報銷單有法律保護嗎 發布:2025-09-07 21:36:22 瀏覽:691
實際談談依法治國的重要性 發布:2025-09-07 21:34:07 瀏覽:410
行政法上的派出機關的類型 發布:2025-09-07 21:22:48 瀏覽:68
徐州市鼓樓區法院 發布:2025-09-07 21:18:33 瀏覽:5
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名單 發布:2025-09-07 21:18:29 瀏覽:946
手機版法治 發布:2025-09-07 21:13:44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