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傳謠承擔法律責任

傳謠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9-07 18:25:46

Ⅰ 網路傳謠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網路謠言,是指通過網路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路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

對於網路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責任:

一是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二是行政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三是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如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者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此類犯罪行為要受到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權利。

第二百九十一條 之一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Ⅱ 造謠傳謠,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造謠傳謠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行政責任

    • 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2. 刑事責任

    •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3. 民事責任

    • 造謠傳謠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方式。

注意事項: 在社交平台瀏覽信息時,應謹慎轉發,避免傳播不實信息。 如不慎轉發了謠言,應盡快採取措施消除影響,如快速刪除、澄清消息不實的聲明等。 對於因輕信而傳播虛假信息,但危害不大的情況,不以犯罪論處。然而,如果轉發行為導致謠言被廣泛傳播並造成惡劣社會後果,仍需承擔上述法律責任。

Ⅲ 自媒體未經核實播報虛假消息,需要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自媒體未經核實播報虛假消息,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民事責任

    自媒體發布虛假信息若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承擔責任的方式可能包括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或恢復名譽、賠償損失以及精神損害賠償等。

  2. 行政責任

    自媒體發布虛假信息會受到行政處罰,處罰措施可能包括責令刪除、停止傳播以及罰款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等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將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可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3. 刑事責任

    如果自媒體編造虛假信息並在網路上散布,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將受到刑事處罰。

重點內容:自媒體在發布信息時,應確保信息的真實性,避免發布虛假消息。對於未經核實的信息,應謹慎處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責任。同時,廣大網民也應自覺抵制網路謠言,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社會環境。

熱點內容
中外刑法對比 發布:2025-09-07 22:08:46 瀏覽:855
國際經濟法哪本比較好 發布:2025-09-07 22:07:49 瀏覽:924
南海區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9-07 21:49:36 瀏覽:252
二學歷模擬題黑龍江勞動法 發布:2025-09-07 21:49:27 瀏覽:389
公司報銷單有法律保護嗎 發布:2025-09-07 21:36:22 瀏覽:691
實際談談依法治國的重要性 發布:2025-09-07 21:34:07 瀏覽:410
行政法上的派出機關的類型 發布:2025-09-07 21:22:48 瀏覽:68
徐州市鼓樓區法院 發布:2025-09-07 21:18:33 瀏覽:5
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名單 發布:2025-09-07 21:18:29 瀏覽:946
手機版法治 發布:2025-09-07 21:13:44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