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審計報告無法律效力
① 報銷單審計後的效力
審計報告不具備法律效力。
根據網路律臨顯示,審計局出具的最終審計報告是國家審計機關派出的審計組出具的文件,不具備法律效力;審計局依據審計報告作出的審計處理決定,才具備追究行政責任的行政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第十四條 注冊會計師依法執臘扒行審計業務出具的報告,具有證明效力。涉及到觸犯刑律的違法畢塌行為,需要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審計局只有移送案件線索給司法機關的權力,沒有追究犯罪的直接責任與手局圓義務。
② 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力嗎
審計報告不具有法律效益,只是注冊會計師的個人意見,但是,注冊會計師要對他所出的報告負責,可能是法律責任
③ 所有審計的審計報告對外是否均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執行
不是的。
審計報告時出具審計意見的,所謂的審計意見,是一個結論,主要就說明你的做法是否合合規等。審計報告不能代替審計決定的法律效力。
《審計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審計機關依據有關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審計評價,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
第四十一條規定,「審計機關按照審計署規定的程序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進行審議,並對被審計對象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提出的意見一並研究後,提出審計機關的審計報告;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或者向有關主管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3)國家審計報告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審計報告是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行為的一種評價,如果被審計單位存在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行為,則必須依法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也就是說,如果審計機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只出具審計報告,則說明被審計單位不存在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或者被審計單位即使存在上述行為,但審計機關認為無需進行處理、處罰。
因此,即使審計報告中針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處理、處罰意見,如調整帳目、調減投資額等,如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那麼被審計單位只需認可報告內容,無須按照報告要求作出改正行為的義務。
④ 政府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有,不過法律效力很低,弱於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等,而且報告主要是版對審計情況的說明,對權經濟責任審計過程、內容、問題及處理的介紹,屬於一種認定,可能被行政復議、法院判決推翻,而且不需要執行。如果需要執行,審計機關還會專門出審計決定書甚至處罰決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