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病不負法律責任6
⑴ 精神病鑒定成殺人執照,精神病殺人真不用負刑事責任
精神病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障礙,精神病患者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心理活動明顯異常,尤其是自知力和判斷力嚴重缺陷,而且常伴有精神恍惚、狂躁、抑鬱、妄想、恐懼、疑慮、沖動、幻視、幻聽等症狀,甚至打人毀物。
眾所周知,我國刑法規定了精神病人犯案可以免責,成了一些死刑犯的「救命稻草」。但並非如人們通常理解的「精神病人犯法不追究」,而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設置了一定門檻。事實上,精神病人作案之後,經過鑒定被認定為完全責任能力和無責任能力的都是少數。相比之下,負部分責任的則大量存在。
【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
一、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於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
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並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
二、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於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並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相關資料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通過網路搜索
相關參考來源如下:
http://health.sohu.com/s2012/jingshenbing/
http://ke..com/view/533227.htm
http://www.66law.cn/topic2010/jsbrfzxszr/index_1.shtml
http://china.findlaw.cn/falvchangshi/xingshibianhu/jsbfz/jsbfzdxszr/31985.html
http://wiki.cnki.com.cn/HotWord/2847696.htm
⑵ 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定情形有哪些請舉例說明
1、情節顯著輕微、社會危害不大,經審查不認為是犯罪的。有的人分不清什麼是刑事處罰什麼是行政處罰,以為只要是不對的事情就應該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法律中對刑事責任的認定顯然不是這樣。
根據我國《刑法》第13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比如說,初犯偷了輛普通自行車,情節是不至於直接判坐牢的。
2、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根據《刑法》第87條規定: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十年;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時效十五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後不予追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依據我國《憲法》規定,經特赦的罪犯,他人不得就原犯罪事實再予追究刑事責任。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受害人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也就是「不告不理」案例,有一些犯罪事實已經達到判刑標准,但由於受害人沒有上訴的意願,因此罪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比如說:侮辱罪、誹謗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佔罪等。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以上就是不追究刑事責任的6種情況,不追究刑事責任並非完全是指沒有犯罪事實,還可以是指當事人未維護自己的權益。就比如說虐待罪,大家都知道這是明顯的犯罪行為,但如果受害人以為判刑是理所當然的,就不提出申請的話,就只能得到不追究刑事責任的結果。
案例
孫鴻桂早年遷居香港,1994年回鄉探親時出資27500元委託其侄子孫才恩在安徽省霍邱縣岔路鎮開發區購地建房。孫才恩接受委託後,在霍邱縣岔路鎮開發區購地建門面房兩間、後小房兩間及院落。房屋建成後,經孫鴻桂許可,由孫才恩一家居住。其後,當孫鴻桂打算回鄉養老居住時,孫才恩拒絕將房屋交還,雙方因產權問題發生爭議。2007年8月,孫鴻桂為此向霍邱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1年11月,安徽省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孫才恩將房屋及院落交付孫鴻桂。判決生效後,孫才恩拒絕履行交付義務,孫鴻桂遂向霍邱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立案後,霍邱縣人民法院發出公告,責令孫才恩在2012年6月30日前遷出房屋,但孫才恩不僅不履行,還威脅執行人員,使得案件執行陷入僵局。2014年年初,孫才恩竟擅自將房屋拆除,在原址上重新建房,導致執行標的物滅失,生效判決無法執行。
因孫才恩的行為涉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執行法院將有關證據線索向公安機關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後,將其抓獲。2015年1月8日,霍邱縣人民法院對孫才恩被指控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一案依法作出判決,認為被告人孫才恩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故意將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確定應交付他人的房屋拆除,致使執行標的物滅失,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據此,對其依法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⑶ 精神病殺死人能判刑嗎
《刑抄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這個殺人犯是在正常時殺人是要負刑的,犯病時殺人,不需要負刑,但其家人應當負民事的賠償責任。
(3)什麼病不負法律責任6擴展閱讀
刑法第十九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⑷ 法院承認的六種精神病是什麼
【法律分析】: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持久的妄想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6種重性精神疾病,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情形的,應當實行發病報告;不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情形的,應當按照現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及其他有關規定進行登記管理。具有精神障礙診療資質的醫療機構是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的責任報告單位。責任報告單位應當指定相應科室承擔本單位的嚴重精神障礙確診病例的信息報告工作,相應科室應當指定專人負責信息錄入或報送。
精神科執業醫師是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的責任報告人。精神科執業醫師首次診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後,應當將患者相關信息及時報告前款規定的負責信息報告工作的科室。
【法律依據】:《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三條 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持久的妄想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6種重性精神疾病,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情形的,應當實行發病報告;不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情形的,應當按照現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及其他有關規定進行登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