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A. 合同有2種語言的版本,以哪一個為准
1、合同上使用兩種文字的,雙方當事人可約定何種文字具有優先效力專。沒有約定的,兩種文字具有同等屬的法律效力。法律推定具有相同的含義。
2、各語言文本詞句含義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目的進行解釋。具體解釋由法官綜合案件情況進行認定。
《合同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
合同文本採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並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釋。
B. 此協議一式兩份,每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對於公司的蓋章簽字,只要已經蓋章,簽字與否並不影響合同的效力,這個合同已經成立並生效。雖然合同約定「自雙方簽字起生效」,但是作為公司的一方就算簽字也不發生法定效力,合同約定不能抵抗法定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C. 此合同一式兩份,雙方簽字後,具有法律
法律分析:此合同一式兩份,雙方簽字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D.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我國的民法典對合同的法律效力作出了規定,一般情況下,合同和協議的法律效力是一樣的。因為合同通常屬於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協議。合同也是一種協議,所以按照法律規定成立的合同和協議具有一樣的法律效力,對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都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E. 本協議與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法律主觀:
協議與合同的法律效力都是有效。協議和合同在法律上的區別在於協議是簽訂合同的基礎,合同是協議的具體化。協議沒有具體標的、違核跡約責任並且簡單、概括、原則,但是合同明確、詳細、具體。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渣鎮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如氏粗前款規定。
F. 具有同等法律效應還是效力
法律分析:依據《民法典》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受法律的保護,而合同的類型有很多,合同是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後簽訂的合同比前簽訂的合同更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