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傳謠者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9-10 06:39:04
❶ 什麼是謠言的具體定義什麼人應該對謠言負責本屬無心之失,卻造成謠言的效果,算什麼
謠言有兩個要素:1 虛假、缺乏事實依據的信息;2 以公眾的正常思維水平和辨析能力難以辨回別真偽。「答隔壁班學霸這次只考了90分」,這個也可以是謠言。但是,是否要求傳播虛假信息的人 承擔法律責任,不僅要滿足虛假、難以辨別真偽這個條件,還需要具備「主觀惡意」和「危害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兩個要件。因此,謠言的法律規制和規制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實際上沒有區別,都需要滿足「過錯(故意/過失)+違法行為+損害結果=應負法律責任」的等式,lz的問題也可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因此,不具備主觀惡意(故意)或者達不到損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後果的傳謠,不應當負擔法律責任,即使傳播的客體確實是虛假的信息。當然,什麼是主觀惡意,什麼情況才會導致損害公共秩序和安全,這考驗到執法者的基本立場,對言論自由是「保護」還是「限制」。很多時候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是兩回事,政府關注的是秩序,而公眾關注的是安全,兩者立場不一,導致公眾關注謠言的內容而政府關注傳謠的行為,政府不對傳謠者的目的進行分析只憑其傳謠的舉動就採取行動,對主觀惡意和損害結果進行誇大解釋。這種政府和公眾之間立場的差別本來是可以指望對法律的正確執行來消減和疏導的。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