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學法律知識競賽
① 「全國學生法制知識競賽」入口在哪裡
1、可以打開網路並在網路搜索框中輸入「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並點擊搜索,搜索結果出來後選擇官方網站並點擊進去。
(1)全國中學法律知識競賽擴展閱讀:
全國學生法制知識競賽
1、參與對象
小學高年級、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
2、組織和承辦單位
本次大賽由教育部全國教育普法領導小組辦公室(政策法規司)負責組織協調,委託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具體承辦,並組織相關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3、競賽組織與時間安排
大賽分小學高年級、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含職業高中)3個組別,分網路初賽、復賽。
各地組織學校以自願參加的方式,利用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提供的網路競賽平台參加比賽。在初賽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者學校,可以參加下一步的網路復賽。
大賽的具體辦法和獎項設置,由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制定,經教育部全國教育普法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後公布。
參考資料來源: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首屆全國青少年學生 法治知識網
② 中學組憲法知識競賽答案
憲法知識競賽(中學組)
1.我國憲法規定,( )是我國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專政 B、生產資料公有制
C、社會主義制度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我國現行憲法是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 )年通過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 )。
A、公民 B、人民 C、人民代表大會 D、工農聯盟
4.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堅持( )的分配製度。
A、按勞分配 B、按勞分配與按需分配相結合
C、按需分配 D、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 )的原則。
A、單一制 B、議行合一
C、民主集中制 D、三權分立
6.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 )。
A、重要組成部分 B、必要補充
C、重要基礎 D、最具活力、最有前途的部分
7.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 ),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A、區域自治 B、民族自治
C、基層群眾自治 D、特殊的經濟制度
8.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
A、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B、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C、堅持以全民所有制為主體、集體和其他經濟成份共同發展
D、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 )。
A、全民所有制 B、國家所有制
C、集體所有制 D、社會主義公有制
10.設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依據是( )。
A、憲法序言 B、憲法第三十一條
C、中英聯合聲明 D、香港基本法
11.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 ),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並且發展學前教育。
A、初級義務教育 B、中等義務教育
C、初等義務教育 D、成人教育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於( )。
A、人民 B、中國共產黨 C、國家 D、人民政府
13.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的社會主義國家。
A、無產階級專政 B、民主共和
C、多黨合作 D、人民民主專政
14.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 )以法律規定。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央人民政府
C、全國人大常委會 D、國務院
15.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互相尊重( )、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A、主權 B、領土 C、主權和領空 D、主權和領土完整
16.我國憲法規定的不是公民基本權利有( )
A.平等權 B.人身自由權利
C.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 D.依法納稅
17.任何公民,非經( )批准或者決定或者( )決定,並由( )執行,不受逮捕。( )
A、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機關
B、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
C、人民法院,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
D、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18.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屬於憲法所規定的公民的文化權利?( )
A.科學研究自由 B.出版自由
C.文藝創作自由 D.欣賞自由
19.公民行使集會、遊行、示威權利時應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獲得許可,下列哪些屬於依法許可的情形 ( )
A.反對憲法確認的基本原則 B.危害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來源
C.對社會環境不滿意 D.危害國家的統一
20.我國國籍法關於國籍的取得,採取的是( )
A.血統主義 B.出生地主義
C.血統主義與居住地主義相結合 D.血統主義與出生地主義相結合
2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的含義是什麼?( )
A.18周歲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C.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D.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22.權利和義務的根本區別在於( )。
A.權利可以放棄,義務必須履行 B.權利是與生俱來的,義務則是由法律規定的
C.權利對於一切人都是平等的,義務則因人而異. D.權利應當享有,義務可以放棄
23.( )是公民應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義務。
A.遵守憲法和法律 B.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C.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D.依法納稅
24.遊行自由是指公民有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場所自由表達意願所採取的( )。
A.列隊行進 B.組成社團
C.組成固定組織 D.進行罷工
25.具有中國公民資格的法定條件是( )。
A.出生在中國 B.具有中國國籍
C.年滿l8周歲 D.沒有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
26.我國公民的平等權不包括( )。
A.立法上的平等B.守法上的平等C.司法上的平等D.反對特權
27.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下列關於私有財產權的表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B.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C.任何人不得剝奪公民的私有財產
D.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28.下列選項中哪一項是屬於公民資格的條件?
A.國籍B.經濟基礎C.政治面貌D.一定年齡
29.我國的憲法修正案以( )的形式公布施行。
A、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B、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
C、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
D、國務院令
30.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
31.在我國,有權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
32.憲法規定,()行使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D、各民主黨派
33.我國憲法的解釋權屬於(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國務院
C、全國人大常委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
3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活動,接受外國使節;根據( ),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批准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
C、國務院的決定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
35.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的國家機關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國家主席 D、國務院
36.居民委員會是( )。
A、基層自治性群眾組織 B、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C、基層政權機關 D、基層政權機關的派出機關
37.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有廣泛代表性的( )。
A、法律監督機關 B、中央國家機關
C、民主黨派組織 D、統一戰線組織
38.憲法規定,我國的人民法院是( )。
A、國家的司法機關 B、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C、國家的仲裁機關 D、國家的審判機關
39.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 )負責。
A、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 B、同級人民政府
C、上級人民法院 D、同級黨委
40.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 )負責。
A、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人民檢察院 B、最高人民檢察院
C、同級人民政府 D、同級黨委
③ 學校要整法律知識競賽,誰能幫我提供一些資料啊謝謝
如皋市中小學校「少年普法」法律知識競賽題
(中學卷)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4頁,34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鍾。考生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學號、所在學校填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作出答案後,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後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塗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紙的整潔。考試結束後,將試卷和答題紙一並交回。
一、不定項選擇題(20題每題2分)
1.憲法規定公民享有的下列社會經濟權利、文化教育權利中,哪些不屬於公民可以積極主動地向國家提出請求的權利?()
A.受教育權 B.財產權 C.繼承權 D.勞動權
2.下列犯罪可以處死刑的是( )
A、偽造貨幣罪 B、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
C、倒賣文物罪 D、走私淫穢物品罪
3.張某和趙某長期一起賭博。某日兩人在工地發生爭執,張某推了趙某一把,趙某倒地後後腦勺正好碰到了石頭上,導致顱腦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關於張某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構成故意殺人罪 B、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C、構成故意傷害罪 D、屬於意外事件
4.甲(31歲的完全行為能力人)將一台昂貴的照相機贈與9周歲的乙,該行為的效力如何認定?( )
A、未經乙的法定代理人同意無效 B、未經乙的監護人同意無效( )
C、未經法定程序無效 D、合法有效
5.某化肥廠派甲、乙兩人去北京聯系業務,這是( )
A、共同代理 B、法定代表 C、單獨代理 D、再代理
6.甲發現一頭牛在自家田裡吃麥苗,便將此牛牽回進行喂養。過了10天,乙發現自家走失的牛在甲家牛圈,向甲要牛。甲讓乙將牛牽回,但提出了一些請求,雙方為此發生糾紛訴至法院。現問甲的如下訴訟請求哪些能夠成立?( )
A、甲請求乙支付麥苗損失費 B、甲請求乙支付拾牛報酬
C、甲請求乙支付飼料費 D、甲請求乙支付誤工損失費
7.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應如何處理?( )
A、處警告 B、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C、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 D、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8.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之規定,徵收耕地,用地單位應當補償下列哪些費用?( )
A、土地補償費 B、安置補助費
C、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D、青苗補償費
9.環保法中所指稱的「環境」包括下列哪些內容?( )
A、人類社會 B、自然遺跡和人文遺跡
C、野生生物 D、森林和草原
10.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下列關於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時效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
A、從當事人遭受到污染損害時起
B、從當事人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
C、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
D、要求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是3年
11.關於道路通行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
B、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C、道路劃設專用車道的,在專用車道空閑時,其他車輛才可以進入行駛
D、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
12.下列選項中,依法承擔未成年人預防犯罪職責的單位有( )
A、學校 B、農村村民委員會 C、文化局 D、司法局
13.依據我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之規定,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能超過()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六個月
14.依據我國憲法,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中國公民不享有選舉權?( )
A、未滿18周歲 B、被剝奪政治權利
C、被勞動教養 D、患精神病
15.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有( )
A、解釋憲法
B、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法規
C、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
D、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16.王某有撫養能力又將自己的親生5歲女兒賣給李某為子,對王某行為如何認定?()
A、不構成犯罪 B、拐賣兒童罪 C、遺棄罪 D、買賣兒童罪
17.甲欠丙800元到期無力償還,乙替甲還款,並對甲說:「這800元就算給你了。」甲稱將來一定奉還。事後甲還了乙500元。後二人交惡,乙要求甲償還餘款300元,甲則以乙已送自己800元為由要求乙退回500元。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
A、甲應再還300元 B、乙應退回500元
C、乙不必退回甲500元,甲也不必再還乙300元
D、乙應退還甲500元及銀行存款同期利息
18.甲因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下落不明已達4年被人民法院宣告為死亡,後甲又重新出現。甲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是否有效?()
A、無效 B、視行為性質而定 C、視時間長短而定 D、有效
19.楊某有一所房屋,與李某就該房達成買賣協議,李某當時就付了購房款,雙方約定第二天去辦理過戶手續。當天夜裡因雷擊引起火災,致使該房燒毀。就此,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該損失應由楊某承擔 B、李某可要求返還購房款
C、該損失應由李某承擔 D、該損失應由李某、楊某共同承擔
20.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哪些機動車在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 )
A、警車 B、消防車 C、救護車 D、工程救險車
二、判斷題(10題每題2分)
1.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屬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
2.罪刑法定原則中的「法」不僅包括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國
家最高行政機關制定的法。( )
3.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3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
4.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
5.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6.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其父母有權放棄監護職責。()
7.國務院有權修改我國的基本法律。()
8.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
9.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10.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
三、簡答題(3題每題8分)
1.刑罰中的剝奪政治權利是指剝奪哪些權利?
2.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學校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對其應如何處罰?
3.依據我國《刑法》,何為犯罪?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四、案例分析題(1題 16分)
案情:張某在一風景區旅遊,爬到山頂後,見一女子孤身站在山頂懸崖邊上,目光異樣,即心生疑惑。該女子見有人來,便向懸崖下跳去,張某情急中拉住女子衣服,將女子救上來。張某救人過程中,隨身攜帶的價值2000元的照相機被碰壞,手臂被擦傷;女子的頭也被碰傷,衣服被撕破。張某將女子送到山下醫院,為其支付各種費用500元,並為包紮自己的傷口用去20元。次日,輕生女子的家人趕到醫院,向張某表示感謝。
問題:(第2問4分,其他每問3分)
1、張某與輕生女子之間存在何種民事法律關系?
2、張某的照相機被損壞以及治療自己傷口的費用女子應否償付?為什麼?
3、張某為女子支付的醫療費等費用能否請求女子償付?為什麼?
4、張某能否請求女子給付一定的報酬?為什麼?
5、張某應否賠償女子衣服損失?為什麼?
學校:
姓名:
學號:
密
封
線
如皋市中小學校「少年普法」法律知識競賽題(中學卷)
答題紙
一、不定項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簡答題
1、
2、
3、
四、案例分析題
如皋市中小學校「少年普法」法律知識競賽題(中學卷)
參考答案
一、不定項選擇題
1.BC 2.A 3.B 4.D 5.A 6.AC 7.AB 8.ABCD 9.BCD 10.CD 11.ABD 12.ABCD 13.C 14.AB 15.AB 16.C 17.A 18.D 19.AB 20.ABCD
二、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簡答題
1.答:(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
(4)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
2.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3.答案要點:依據我國刑法,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
四、案例分析題
答案要點:
1、因張某的救助行為使二者之間發生無因管理關系。
2、應當由女子償付,因為此系張某實施管理行為所造成的,而且張某自己沒有過失;答「此系實施無因管理而發生的損失和合理的費用」亦可。
3、能。因為此為張某在管理事務中支出的必要費用。
4、不能。因為無因管理是無償性的。
5、不應賠償。因為此系在緊急情況下無過失造成。
④ 中小學生法律知識競賽題
學生在學校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學校就必須承擔責任」這一觀點認識正確的是家長不承擔學生在校期間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責任。
下列不屬於教育與矯治未成年人的嚴重不良行為的方式有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
詢問不滿十六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應當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到場
8歲的小麗隨父母在外地旅遊時與父母走失了,跟一個說認識她的阿姨,一起去找父母會比較危險。
江蘇省的知識競賽題為:
單項選擇
交通:
1、人行橫道信號燈黃燈持續閃爍時,表示( ) 。C
A、不準通行 B、可以通行 C、需注意觀望,確認安全後通行
2、行人在沒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時,應靠路邊( ) 范圍內行走。A
A、1米 B、1.5米 C、2米
3、自行車在沒有劃分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靠右側道路邊緣 ( ) 范圍內通行。 A
A、1.5米 B、2米 C、2.5米
4、行人在通過無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人行橫道時,您認為危險的做法是:( )B 。
A、無車輛駛來時盡快通過
B、車輛臨近時搶先通過
C、注意觀察車輛,確認安全後通過
5、乘車人下公交車,准備橫過無交通信號的道路時,您認為最安全應 ( )橫穿。C
A、從公交車頭
B、從公交車尾
C、等公交車駛離,確認安全後
6、乘車人在機動車道內,應當從 ( ) 上下車。B
A、機動車左側
B、機動車右側
C、只要不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左右側都可以
7、如客車意外失火,車門無法打開,應( ) ,盡快逃生。B
A、撬開車門
B、砸碎風窗玻璃
C、先行滅火,再撬開車門
8、當您和親友聚會,親友喝完酒後要駕車回家,您應( ) 。 C
A、告訴他小心駕駛
B、勸他系好安全帶
C、堅決阻止他駕車
未成年人保護法:
1、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稱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滿( )周歲的公民。(A)
A.18 B.16 C.14 D.20
2、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 )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B)
A.18 B.16 C.14 D.20
3、某班主任經常開拆學生的信件,目的是為了檢查學生是否有不良行為,及掌握學生思想狀況。下列對班主任行為的評價哪一個是正確的?( )(D)
A.正常現象 B.合法行為 C.合理行為 D.違法行為
4、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引導、教唆、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賣淫的,應依法( )。(D)
A.減輕處罰 B.從輕處罰 C.加重處罰 D.從重處罰
5、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 ),不得對未成年人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D)
A.人權 B.個人志願 C.人身自由 D.人格尊嚴
6、某初級中學為追求升學率,對年級成績最差的三名學生除名,該中學侵犯了未成年人學生的( )。(D)
A.隱私權 B.榮譽權 C.平等權 D.受教育權
7、如果發生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C)
A.家長 B.學校老師 C.任何組織和個人 D.同學
8、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 )的權利。(B)
A.基礎教育 B.義務教育 C.基礎教育 D.中級教育
9、根據未成年熱保護法的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 )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A)
A.法律 B.自力救濟 C.強制 D.道德
10、營業性歌舞廳、酒吧、網吧等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明顯的( )標志,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C)
A.小學生禁止進入 B.衣冠不整者禁止進入
C.未成年人禁止進入 D.兒童禁止進入
11、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侵害被監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 )?(A)
A.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B.不用承擔責任
C.承擔較少的責任 D.視情況而定
12、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兒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不得有害於兒童的( )。(c)
A.發育、成長 B.生活、教育 C.安全、健康 D.認知、思想
13、小明(13周歲)的父母離婚時,法院判決其隨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決為由對其不管不問,其父的行為違反了( )。(D)
A.憲法 B.婚姻法 C.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護法
14、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害。(B)
A.自由、尊嚴 B.人身、財產 C.成長、健康 D.生活、教育
15、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 )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做好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A)
A.中央及地方各級國家機關 B.中央國家機關
C.地方各級國家機關 D.家長以及學校、社會組織
16、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 )。(B)
A.職業教育 B.青春期教育 C.特長教育 D.學業教育
17、對離家出走且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 )機構收容教育。(D)
A.居委會 B.攻讀學院 C.就近的公安局 D.兒童福利機構
18、離婚雙方因扶養未成年子女發生爭執,達不成協議的,應當根據( )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判決。(A)
A.保障子女的權益 B.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願
C.有利於女方 D.有利於南方
19、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 )開拆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B)
A.其班主任老師 B.其父母或者其監護人
C.未成年人自己 D.其學校校長
20、中學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學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學中廣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A)
A.隱私權 B.名譽權 C.人身安全 D.健康權
21、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 )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A)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 B.簡陋的
C.臨時修建的 D.顏色鮮艷的
22、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的( )。(A)
A.監護職責、撫養義務 B.監護職責、照管義務
C.撫養義務、培養義務 D.監護職責、培養義務
23、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 )應當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B)
A.父親 B.家庭 C.監護人 D.母親
24、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 )未成年人。(C)
A.學習成績差的 B.生活能力差的 C.殘疾的 D.運動能力差的
25、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監護人( )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A)
A.不得 B.可以 C.不應 D.應該
多項選擇
國旗國微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 )。(AB)
A.谷穗 B.齒輪 C.麥穗 D.圓圈
2、我國國徽中的圖案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下列選項表述正確的是( )。(AD)
A.五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的大團結
B.五星代表全國人民的團結
C.齒輪和谷穗象徵著工農聯盟
D.齒輪和谷穗象徵著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工農聯盟
3、關於我國國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CD)
A.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國歌的曲目
B.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C.國歌的作曲人是聶耳
D.國歌原是《風雲兒女》的主題歌
4、關於我國國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CD)
A.國旗的整個團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B.五星呈黃色,象徵中華民族屬黃色人種之意
C.五星呈黃色是為了表示民族的特徵
D.國旗五顆星星的排列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和人民對黨的衷心擁護
5、我國國旗上四顆星星分別代表什麼階級?( )(ABCD)
A.工人階級 B.農民階級 C.城市小資產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
交通:
1、中華人民共和國 ABCD 都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A、機動車駕駛人 B、非機動車駕駛人 C、行人 D、乘車人
2、道路交通信號包括 ABCD 。
A、交通信號燈 B、交通標志 C、交通標線 D、交通警察的指揮
3、 AB 參與道路交通,應有監護人帶領。
A、學齡前兒童
B、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患者
C、盲人
D、殘疾人
4、在道路駕駛自行車,不得有 BCD 行為。
A、飲酒駕駛 B、雙手離把 C、手中持物 D、曲折竟駛
5、下列 ABCD 不得作為交通工具參與道路交通。
A、獨輪自行車 B、雙人以上自行車
C、滑板 D、旱冰鞋
6、弟弟今年9歲,姐姐今年13歲,下列屬錯誤的是 ACD 。
A、弟弟可以騎自行車上道路行駛
B、姐姐可以騎自行車上道路行駛
C、弟弟和姐姐都不可以騎自行車上道路行駛
D、姐姐可以騎車帶弟弟上道路行駛
未成年人:
1、法律規定的未成年人監護人有哪些種類?( )(AB)
A.法定監護 B.指定監護 C.委託監護 D.代理監護
2、未成年人的保護包括哪些種類?( )(ABCD)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3、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ABCD)
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C.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D.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4、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為有哪些?( )(ABCD)
A.攜帶管制刀具 B.強行向他人所要財物
C.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D.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5、被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遺棄、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權向下列哪些機關或者組織請求保護?( )(ABC)
A.公安機關或者民政部門 B.共產主義青年團或者婦女聯合會
C.未成年人保護組織或者學校 D.城市居民委員會或者農村村民委員會
6、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電影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 )。(ABCD)
A.姓名 B.住所 C.照片 D.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7、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 )。(BC)
A.批評 B.體罰 C.變相體罰 D.停課
8、婷婷與其雙胞胎的弟弟都剛剛小學畢業,其父母生意繁忙,於是不讓婷婷繼續上學而讓她留在家中幫父母做家務,讓其弟弟繼續上學。這其中她父母實施了哪些違法行為?( )(BC)
A.虐待未成年人 B.歧視女性未成年人
C.使在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D.迫使未成年人從事過重勞動
9、未成年人在其父母死亡後,由具有監護能力的( )擔任其監護人。(BC)
A.自己選擇的成年公民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兄長、姐姐 D.學校
10、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人進行( )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ABCD)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和勞動教育
11、把未成年人培養成「四有」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內容是( )。(ABCD)
A.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紀律 D.有道德
12、對出版專門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 )等出版物,國家給予扶持。(ACD)
A.圖書 B.CD C.報刊 D.音像製品
13、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養或者服刑期滿釋放的未成年人,( )不受歧視。(ABC)
A.就業 B.復學 C.升學 D.上學
14、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 )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BCD)
A.旅遊 B.集會 C.文化娛樂 D.社會實踐
15、任何組織和個人依照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招收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得安排其從事( )的勞動和危險作業。(ABD)
A.過重 B.有毒 C.復雜 D.有害
16、在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室內,人們可以做的是( )。(AC)
A.聊天 B.吸煙 C.停留 D.酗酒
17、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條件,( )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BC)
A.完善 B.建立 C.改善 D.促進
18、下列屬於對未成年人進行學校保護的是( )。(BD)
A.下崗工人王某雖然生活有困難,但還是堅持讓他的女兒完成了初中學業
B.某校舉行衛生保健常識講座和採取有效措施,指導學生預防「非典」
C.某制衣廠依據《禁止使用童工規定》拒收未成年人進廠打工
D.廣州市各中學開展「五五」法治宣傳教育系列活動
19、當前,不少未成年中學生,泡網吧成癮,荒廢學業,身心健康受到嚴重的損害。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八個單位聯合召開《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各地中小學校紛紛組織學生學習、落實《公約》的要求,做一個文明的網民。上述事例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AD)
A.學校保護 B.家庭保護 C.司法保護 D.社會保護
20、有的場所任何時候都不應允許未成年人進入,這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對社會保護的基本要求。以下屬於任何時候都不應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有( )。(ACD)
A.營業性的歌廳 B.正在營業的影劇院
C.營業性酒吧 D.營業性舞廳
21、以下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司法保護的基本要求的事實有( )。(BCD)
A.國家和地方體育行政部門為有足球天賦的未成年人舉辦足球學校,為他們的成才創造有利條件
B.未滿18周歲的周某在收容所教養期間,在司法機關的教育下,掌握了多種勞動技能,走向社會後,成了勞動能手
C.某人民法院在審理一宗法定繼承的案件中,依法為未成年人陳某的份額給予適當的照顧
D.把有違法或品德偏常行為的未成年人學生送入工讀學校進行幫助教育
22、某市採取的以下措施,屬於對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的有( )。(BCD)
A.學校加強思想教育和實施課程改革
B.打擊「黑網吧」,整頓書市,凈化熒屏
C.退出優秀影視圖書,開班電視少兒頻道
判斷題:
交通: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於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
2、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
3、車輛實行左側通行。 (×)
4、行人橫過道路,最安全的選擇是走過街天橋或者地下通道。 (√)
5、年滿7周歲的兒童,在按規定使用安全帶的情況下,可以在轎車副駕駛
座位上乘坐。 (×)
未成年人:
1、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隱匿、毀棄未成年人的信件。(√)
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一律不得公開審理。(×)
3、任何營業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4、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5、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6、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7、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可以依法承擔責任。(×)
8、任何組織和個人不擇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
9、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10、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國家、社會、家庭和學校應當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
11.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發明創造和榮譽權不受侵犯。(×)
12.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懲罰為主,教育為輔的原則。(×)
13、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應當尊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14、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其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或者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15、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和其他合法權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責任。(×)
16、保護未成年人主要是國家機關、學校、家長的責任,與其他組織、個人關系不大。(×)
17、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憲法:
1.受教育權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
2.勞動權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
3.特別行政區法院有終審權。√
4.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決定,或者非經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5.根據憲法,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6.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體基本上都是共和政體。√
7.人民代表大會制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形式。√
8.維護憲法、法律尊嚴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
10.我國的專門法律監督機關是各級人民檢察院。√
11.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
12. 我國國家機構遵循的原則是民主集中制。√
13. 人大代表在各種會議上的發言不受法律追究。╳
⑤ 如何讓知識競賽有新意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支撐著人類的進步與發展。求知是青年的特點。知識競賽是青年了解和掌握知識的有效方式。知識的海洋是寬廣的,在它的懷抱中我們將獲得力量,增長才幹。
一、知識競賽的種類
知識競賽的種類很多,但常見的有以下幾大類:團的知識競賽,黨的知識競賽,國情知識競賽,法律知識競賽,各專業技術、技能知識競賽,文娛、體育知識,智力知識競賽等。
二、知識競賽的規模
知識競賽的規模可大可小,可面向全國,可面向全市,可面向本行業及行業系統。一般根據我們的目的和涉及的范圍而定。
三、知識競賽的准備工作
1、根據自身需要、意圖或根據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特點,選擇確立知識競賽的種類。如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青少年計算機知識競賽。
2、確立參加知識競賽的范圍。
3、請專家設計知識競賽試題,包括初次競賽題、復試競賽題、決賽競賽題、附加試題等。
4、成立知識競賽組織委員會。組委會下設:宣傳組、競賽組、會務組、聯絡組等。
5、制定知識競賽的活動方案
(1)目的和宗旨;
(2)主辦單位、承辦單位、贊助單位;
(3)參賽形式及辦法。參賽形式:以局、公司或基層單位進行組隊,每隊由4人組成並參賽。參賽辦法:①首先在各單位進行選拔賽,在各選手中選拔出4-6人(兩人備用)組隊。②將組隊情況上報組織單位。③所有參賽隊,統一筆試,從筆試中根據得分情況選出參加復賽的人選。④所有參加復賽的隊通過抽簽進行比賽,獲勝隊進入決賽,獲勝隊參加決賽限制在4-6個隊。⑤決賽時,一般以現場必答、搶答進行,如不能決出名次,可通過附加題(難度較大)以決名次;
(4)獎勵辦法。一般知識競賽獎勵辦法:凡參加決賽的各隊均受到獎勵,並按1至若干不等的分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若干名。獲獎隊均獲得獎狀、證書或獎金、獎品等;
(5)試卷及試題的審閱辦法、裁決辦法:一般知識競賽的試題均由專家、專業人員負責設計,並配以正確或標准答案。因此閱卷一般由組織機構中競賽小組負責,一些疑難問題,請專家裁決;
(6)知識競賽的規則及要求;
(7)宣傳辦法。宣傳由大賽宣傳組負責。要求及時了解知識競賽的情況,利用有關報刊等新聞媒介宣傳。初試的試題可在相關報刊刊登。決賽時,請電視台錄相或直播。
(8)知識競賽時間安排及地點。①知識競賽准備階段的時間約1個月,由各單位自行安排選擇選拔賽考試地點;②報名階段的時間約為1周,地點是組委會辦公地點;③初賽的時間1天,地點大禮堂等;④復賽時間2-3天,抽簽決定復賽小組,採用淘汰制,獲勝者進決賽。地點,可選若干個教室或會議室;⑤決賽的時間1天,多選擇演播室或有錄像條件的地點並備好搶答器;
(9)經費預算及來源;
(10)制定知識競賽活動的組織要求和注意事宜。
6、制定知識競賽招商及社會贊助方案。主要內容包括:目的、宗旨,招商條件、要求(或贊助條件、要求),招商單位(贊助單位)的權益及宣傳辦法,獨家贊助或命名立杯的權益及宣傳辦法,聯系形式等。
7、聯系公證事宜。
四、知識競賽的組織
1、動員、發布階段
(1)由組織單位召集基層單位召開「知識競賽活動」動員大會並下發競賽通知;
(2)檢查、走訪、調查各單位準備情況。
2、報名階段。
(1)抽出1-2人負責報名工作,收報名費;
(2)將報名各隊進行匯總,將總數報競賽組。
3、競賽階段
(1)將各隊編入考場;
(2)通知筆試(初試)時間、地點;
(3)組織閱卷;
(4)按閱捲成績將各隊的總分數進行登記,選出10-12個隊參加復賽;
(5)復賽時,組織各隊抽簽,並且每2-4隊為一個賽組,進行比賽,組織者分別予以檢查、監督各賽組情況,選出5-6個優勝隊,參加決賽;
(6)決賽組織程序:①選擇1名或2名(男、女各1名)有豐富主持知識競賽經驗的人,為決賽進行主持,②會場布置,設幾個賽台:領導席、評委席,觀眾席等,③請各位專家到決賽會場做競賽顧問,④請有關領導及贊助單位到會以待發獎,⑤請公證處人員到會以待公證,⑥知識競賽決賽程序。
主持人宣布競賽開始。介紹參賽隊,介紹領導及來賓,宣讀知識競賽規則,宣布必答題及分值,由各隊回答,主持人進行判定。正確者加分,錯誤者減分。有疑難問題請專家裁決,主持人宣布搶答題及分值。聽搶答器的聲音先後,主持人請先者作答,並予以判定。正確加分,錯誤減分;若分不出名次,主持人宣布附加題及分值,繼續請各隊回答,正確者加分,錯誤者減分,主持人最後報各隊總分,並排出名次及宣布獲勝隊,請公證處人員宣讀公證書;進行頒獎,宣布獲勝隊,請公證人員宣讀公證書;進行頒獎,宣布知識競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