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的法律責任
A. 法人代表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人代表以公司名義作出的決定和行為,將視為公司的法人行為,其行為的後果由公司承擔,如果公司的行為違法,而法律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有追究責任的規定,法人代表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網友咨詢:
法人代表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律師解答:
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的責任:
1、如果公司被起訴,法定代表人需要代表公司應訴。
2、法院判決後,如果公司不主動履行,法定代表人可能被法院採取限制消費、限制出境等措施。
3、公司被法院強制執行後,法定代表人應積極配合法院的調查和執行工作,否則可能面臨罰款、拘留等處罰。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4、如果公司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了,法定代表人的個人信息可能被同步公布。
5、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後,法定代表人不能離開所居住的城市,並隨時配合法院工作,否則可能被處以訓誡、拘留、罰款等處罰。
律師補充:
注冊成功的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責任:
1、民事責任,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後果;如果企業破產並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限制等等。
2、行政責任,如果公司違法公司法的規定,則法人會受到罰款等行政責任。
3、刑事責任,如果公司存在犯罪行為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零四條
公司在合並、分立、減少注冊資本或者進行清算時,不依照本法規定通知或者公告債權人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公司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公司在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假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公司處以隱匿財產或者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財產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B. 公司法定代表人承擔的九大法律風險
1. 公司法定代表人因經營過錯可能需向第三方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若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在經營活動中造成第三人損失,公司賠償第三人後,可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員追償。
2. 公司法定代表人若單獨或共同侵害公司財產,可能面臨民事侵權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法定代表人侵害公司財產的,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3. 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因違法行為受到制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法定代表人若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企業法人規定,可能受到法院的處罰。
4. 作為股東或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民事責任。《公司法》規定,若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或有限責任,逃避債務,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5. 作為公司發起人,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三)》規定,發起人因履行公司設立職責造成他人損害或公司未成立時,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6. 作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公司法》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需忠實於公司,不得有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否則需承擔賠償責任。
7. 公司破產相關的民事法律責任。《破產法》規定,債務人違反法律規定,不提交相關財務報告或不移交財產的,法定代表人等直接責任人員可能受到罰款等處罰。
8. 法定代表人可能面臨刑事責任法律風險。若法定代表人及其他高管觸犯刑法,可能形成單位犯罪,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可能追究單位及主管人員的責任。
9. 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行政責任法律風險。《民法通則》及《公司法》規定,若法定代表人或股東有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等行為,可能受到行政處分或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