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收養的法律效力
① 簡述代理的法律特徵
1、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實施代理行為
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代理行為版
3、代理主要是實施民事法權律行為
4、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稱本人)的名義,在代理許可權內與第三人(又稱相對人)實施民事行為,其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實施代理行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代理行為。代理主要是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1)簡述收養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商事代理的特徵
1、國際商事代理關系的主體具有特殊性。
2、國際商事代理的內容具有特殊性。
3、國際商事代理權的產生具有特殊性。
4、在以誰的名義進行活動的問題上,國際商事代理具有特殊性。
5、國際商事代理人在承擔責任方面具有特殊性。
6、國際商事代理具有涉外因素。
8、法律適用具有特殊性。
② 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組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組成分為五個階段。
1、第一階段,重新起步階段,時間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到新憲法頒布,特點是法制建設重新提上黨和國家的重要議事日程,立法機構重新建立或者恢復,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制定了一批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急需的法律法規;制定的現行憲法,為法律體系建設提供了憲法基礎;初步確立了符合國情的立法體制。這些顯著成就,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重要開端。
2、第二階段:全面展開階段,時間是從黨的十二大召開到黨的十四大前。特點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制定了一批適應改革開放、維護社會穩定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重要法律;立法體制、立法程序和工作機制不斷完善,立法機構不斷健全。這些重要進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3、第三階段:框架形成階段。時間是鄧小平南巡發表重要談話、黨的十四大召開到黨的十五大召開前後。特點是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對憲法作了第二次修改;加快立法步伐,抓緊制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的法律,同時也注意制定好其他方面的法律;在立法指導思想、立法制度和工作機制上取得新進展。經過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4、第四階段,初步形成階段。時間是從黨的十五大召開到黨的十六大召開前後。特點是,緊緊圍繞全面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實現立法工作總目標,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對憲法作了第三次重要修改;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行總體研究,提出落實立法工作總目標的任務和措施;制定立法法,使立法制度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經過努力,初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5、第五階段,基本形成並形成階段。時間是從黨的十六大召開到2010年底。特點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目標,以提高立法質量為重點,繼續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對憲法作了第四次重要修改;抓緊制定在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集中力量突破重點難點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邁出新步伐;對現行法律法規進行全面清理,使法律體系更加科學和諧統一。經過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
(2)簡述收養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大環境下,總結建國以來民主法制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開始起步並不斷推進,經歷了恢復重建、全面展開、形成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形成到如期形成的過程。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經過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截止到2010年底,我國已制定憲法和現行有效法律共237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總體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統一、符合現階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以憲法為核心和統帥,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等層次,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部門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