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單位有法律責任
1. 建設單位首要責任法律解釋
法律分析:建設單位作為工程建設活動的總牽頭單位,是工程質量第一責任人,依法對工程質量承擔全面責任。對因工程質量給工程所有權人、使用人或第三方造成的損失,建設單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有其他責任人的,可以向其他責任人追償。建設單位要嚴格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依法開工建設,全面履行管理職責,確保工程質量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和合同約定。
法律依據:根據《關於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的通知》規定:建設單位作為工程建設活動的總牽頭單位,是工程質量第一責任人,依法對工程質量承擔全面責任。對因工程質量給工程所有權人、使用人或第三方造成的損失,建設單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有其他責任人的,可以向其他責任人追償。建設單位要嚴格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依法開工建設,全面履行管理職責,確保工程質量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和合同約定。
2. 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建築施工企業,工程監理單位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第二章 建設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
00第七條 建設單位應當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
00建設單位不得將建設工程肢解發包。
00第八條 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進行招標。
00第九條 建設單位必須向有關的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提供與建設工程有關的原始資料。
00原始資料必須真實、准確、齊全。
00第十條 建設工程發包單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競標,不得任意壓縮合理工期。
00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降低建設工程質量。
00第十一條建設單位應當將施工圖設計文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審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制定。
00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批準的,不得使用。
00第十二條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工程監理單位進行監理,也可以委託具有工程監理相應資質等級並與監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單位沒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的該工程的設計單位進行監理。
00下列建設工程必須實行監理;
00(一)國家重點建設工程;
00(二)大中型公用事業工程;
00(三)成片開發建設的住宅小區工程;
00(四)利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組織貸款,援助資金的工程;
00(五)國家規定必須實行監理的其他工程。
00第十三條建設單位在領取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
00第十四條 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建設單位應當保證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
00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
00第十五條涉及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委託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沒有設計方案的,不得施工。
00房屋建築使用在裝修過程,不得擅自變動房屋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
00第十六條建設單位收到建設工程竣工報告後,應當組織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有關單位進行竣工驗收。
00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00(一)完成建設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00(二)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00(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
00(四)有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00(五)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00建設工程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00第十七條建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檔案管理的規定,及時收集、整理建設項目各環節的文件資料,建立、健全建設項目檔案,並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後,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移交建設項目檔案。
第三章 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
00第十八條從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等級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攬工程。
00禁止勘察、設計單位超越其資質等級許可范圍或者以其他勘察、設計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勘察、設計單位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本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
00第十九條 勘察、設計單位必須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勘察、設計、並對勘察、設計的質量負責。
00注冊建築師、注冊結構工程師等注冊執業人員應當在文件上簽字,對設計文件負責。
00第二十條勘察單位提供的地質、測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須真實、准確。
00第二十一條設計單位應當根據勘察成果文件進行建設工程設計。
00設計文件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設計深度要求,註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00第二十二條設計單位在設計文件中選用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應當註明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其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00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築材料、專用設備、工藝生產線等外,設計單位不得指定生產石、供應商。
00第二十三條設計單位應當就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向施工單位作出詳細說明。
00第二十四條設計單位應當參與建設工程質量事故分析,並對因設計造成的質量事故,提出相應的技術處理方案。
第四章 施工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
00第二十五條施工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攬工程。
00禁止施工單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其他施工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施工單位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本單位名義承攬工程。
00施工單位不得轉包或者違法分包工程。
00第二十六條施工單位對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
00施工單位應當建立質量責任制,確定工程項目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和施工管理負責人。
00建設工程實行總承包的,總承包單位應當對全部建設工程質量負責;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的一項或者多項實行總承包的,總承包單位應當對其承包的建設工程或者采購的設備的質量負責。
00第二十七條總承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發給其他單位的,分包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對其分包工程的質量承擔連帶責任。
00第二十八條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
00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設計文件和圖紙有差錯的,應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00第二十九條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的,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檢驗應當有書面記錄和專人簽字;未經檢驗和檢驗產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00第三十條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的檢驗制度,嚴格工序管理,作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施工單位應當通知建設單位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
00第三十一條施工人員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當在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監督下現場取樣,並送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質量檢測單位進行檢測。
00第三十二條施工人員對施工出現質量問題的建設工程或者竣工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應當負責返修。
00第三十三條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培訓;未經教育培訓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第五章 工程監理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
00第三十四條工程監理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擔工程監理業務。
00禁止工程監理單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或者以其他工程監理單位的名義承擔工程監理業務,禁止工程監理單位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本單位的名義承擔工程監理業務。
00工程監理單位不得轉讓工程監理業務。
00第三十五條工程監理單位與被監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單位以及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供應單位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的,不得承擔該項建設工程的監理業務。
00第三十六條工程監理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以及有關技術標准、設計文件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設單位對施工質量實施監理,並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
00第三十七條工程監理單位應當選派具有相應資格的總監理工程師進駐施工現場。
00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建築材料、建築物配件、設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裝,施工單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經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建設單位不得撥付工程款,不得進行竣工驗收。 00第三十八條監理工程師應當按照工程監理規范的,採取勞站、巡視和平檢驗等到形式,對建設工程實施監理。
3.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造成了損害事實,在建設工程的過程中建築單位有違法行為,違法者在主觀上是過錯的,不管是故意還是過失都造成了他人的損害,給他人造成的損害事實和違法者的主觀過錯是有因果關系的。一、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有損害事實發生,違法行為對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造成了侵害。
1)具有客觀性,即已經存在,沒有存在損害事實,則不構成法律責任.
2)損害事實不同於損害結果.損害結果是違法行為對行為指向的對象所造成的實際損害.
2、存在違法行為。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損害事實是該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必然結果,該違法行為是引起損害事實的原因.
4、違法者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
二、建築物侵權責任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致害責任】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能夠證明不存在質量缺陷的除外。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或者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脫落、墜落致害責任】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不明拋擲物、墜落物致害責任】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在工程建設的過程,比如建築物坍塌,或者建築物的懸掛物發生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要承擔連帶責任,在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支付了賠償金以後,如果有直接的責任人,可以向責任人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