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法律責任名詞解釋
1. 行政責任名詞解釋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啟悉兄律責任。行政責任主要有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方式。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陸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可依法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悄襲作出行政處罰。
其懲罰
可分為懲罰性行政責任、強制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
懲罰性行政責任的主要形式有: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等;強制性行政責任包括強制劃撥、執行罰等;補救性行政責任的形式較多,主要有:認錯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撤銷違法、糾正不當、返還權益、行政賠償等。
行政責任按承擔的主體不同可分為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承擔的行政責任和行政相對人承擔的行政責任。
2. 行政責任名詞解釋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主要有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方式。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則塌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一、行政處罰的種類:
1.警告、通報批評;
2.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3.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4.限制開展生產經螞或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5.行政拘留;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二、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1.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
2.受他人脅迫或者誘騙實施違法行為的;
3.主動供述行政機關尚未掌握的違法行為的;
4.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5.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其他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悶盯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