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法學院2008年法律碩士
A. 求08武漢大學法學考研大綱
10月2日 19:39 北京大學與人民大學是招收法律碩士的重要院校,不但招生人數在全國位於前兩位,而且其學術實力與師資力量也在中國大陸名列前茅.因此,為了方便大家了解這兩所名校,我將在今後分幾次介紹兩校,並進行對比。大家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報考
一. 博士生導師
1. 法理學:
北大:鞏獻田 羅玉中 周旺生 朱蘇力
人大:孫國華 呂世倫 朱景文 朱力宇
2. 法制史:
北大:賀衛方 武樹臣 張建國 李貴連
人大:曾憲義 鄭定 葉秋華 趙曉耕
3. 憲法與行政法:
北大:羅豪才 袁曙宏 姜明安 應松年
人大:許崇德 韓大元 胡錦光 楊建順
4. 刑法:
北大:陳興良 郭自力 劉守芬 王世洲 張玉鑲 周振想 儲槐植
人大:高銘暄 王作富 趙秉志 盧建平 韓玉勝 黃京平 謝望原 何家弘
5. 民商:
北大:劉凱湘 錢明星 尹田
人大:趙中孚 楊大文 王利明 楊立新 龍翼飛 葉林
6. 知識產權:
北大:鄭勝利
人大:劉春田 郭禾
7. 訴訟法:
北大:陳瑞華 汪建成 潘劍峰
人大:江偉 程榮斌 陳衛東 王新清 甄貞
8. 經濟法:
北大:劉劍文 劉瑞復 張守文
人大:劉文華 史際春 徐孟洲 吳宏偉
9. 國際法
北大:白貴梅 龔刃韌 饒戈平 邵景春 吳志攀
人大:董安生 趙秀文 郭壽康
10. 環境資源法
北大:金瑞林
人大:周珂
評述:從博士生導師的分布情況上,可以看出人大在民法與刑法上占據優勢,趙秉志與王利明是代表性人物。而北大在法理與憲法行政法 國際法上有一定的優勢 (僅代表個人意見)
二. 報考與錄取
1. 北大:此次北大共有2400人報名,共招收305人,前180名在本部學習,後125名在深圳分校學習
(1) 北大復試人數為321人,淘汰者為復試筆試加口試成績總和不及格,英語口語考試為參考成績,不記入最後錄取分數
(2) 復試分數線:330 55 55 90 。復試分數所佔比重為= 初試成績*14%+復試成績*30%
(3) 學費為43000元,不管住宿,沒有研究生補助金
(4) 學制三年,必須全脫產學習
(5) 深圳分院:學費 66000,三年補助金為36000,前十名為36000+6000 不包住宿
(6) 教學方式:為雙導師制,校內一名加校外一名
(7) 獎學金為1萬元/學年
2. 人大:
(1) 此次人大共有3400人報名,共招收360人,全部在北京學習,前二十五名為公費
(2) 人大的復試人數為407人,
(3) 復試分數線:325 55 55 90 —— 西部委培生可以降五分錄取(原來的分數線為330 55 55 90 ,但復試人數只有308人,不符合國家教育部規定的120%的復試人數的要求,後進行降分擴招,人大最初將分數定為330是因為人大法學院師資力量在全國是最雄厚的,但是在歷年的分數線上都是五所院校中最低的,這樣很難吸引優秀考生報考,故今年與北大看齊,但最終並沒有堅持,但在官方資料中分數線仍稱為330,我想這大概是一個面子問題)
(4) 學費:39000,本來定為46000 元,但由於在招生簡章上並沒有註明學費,在錄取時突然告知考生為46000,遭到人大法碩考生的一致反對,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學費改為39000元,第一學年先交26000,否則不發通知書
(5) 學制:全脫產為兩年,業余班為3年
(6) 不包住宿,每月定期發研究生補助
(7) 師資力量雄厚,博士生導師也參與教學
(8) 法律碩士教研室:朱力宇,趙曉耕,范愉
評論:人大的報名人數雖然比北大多一千人,但330以上的人數少於北大考生,因此報考人大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錄取後均在北京上學也是一個優勢,缺點是這個學校的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行政人員態度蠻橫,錄取不公開,不透明,知道成績而不知道排名。政策制定朝令夕改,學校體制與工作人員帶有濃重的行政機關色彩。北大的錄取雖然公開透明,但是考上後的待遇實在太低,考北大需要更多的勇氣與毅力,而人大對於考生來說是理智的選擇,盡管你心中有一些不甘。
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法律碩士招生簡章
為培養應用型高層次法律人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司法部於1996年開始設置和試辦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中國人民大學為首批招生單位。2004年計劃招生人數200人。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專業代碼:030180)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學位,主要為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監督以及經濟管理、社會管理等實際部門培養德才兼備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需要的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和管理人才。
一、我校實行網上招生,招生信息均在網上發布
網上招生包括網上報名、網上支付報名費和網上調劑錄取等。我校碩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網上發布,考生須隨時登錄研究生院網站查詢有關通知。考生自行從研究生院網站下載《准考證》、《初試成績單》、《復試通知》和《協議書》等,我校不再給考生寄發書面通知。
二、報考條件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身心健康,遵紀守法,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
同等學力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後,經兩年(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或兩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
2、報名前已通過國家四級外語水平考試並獲得證書,復試時提交國家四級外語水平考試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3、復試時加試兩門所報考專業大學本科主幹課程(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
4、復試時提交相當於學士學位水平的論文(字數不少於1萬字)或在報刊上發表的三篇文章。
5、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64年8月31日以後出生)。報考自籌經費和委託培養的年齡不限。
三、報名時間及報名程序
1、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參加入學考試的考生
凡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參加入學考試的考生一律在網上報名、網上支付報名費。
網上報名網址:http://pgs.ruc.e.cn
具體報名程序如下:
考生登錄研究生院網報系統,注冊用戶;
2)通過網報系統的網上支付平台到工商銀行網上銀行交納報名費;考生在網上支付報名費後,一律不退報名費。
網上付費成功後,考生在網上提交報名信息;
4)網上報名成功後,考生須攜帶有效身份證件(有效身份證、軍官證)在教育部規定的報名時間)到我校進行電子照相。
2、在外地參加入學考試的考生
凡在外地參加入學考試的考生須在我校規定的網上報名時間內,登錄研究生院網站提交報名信息,但不在我校網上支付報名費。
考生在網上提交報名信息後,須攜帶有效身份證件(有效身份證、軍官證)在教育部規定的報名時間在當地省、市招生辦指定的報名點辦理交費、照相等報名手續。
外地考生須登錄研究生院網站查詢是否須在外地報名點再次提交報名信息,並登錄研究生院網站查詢在外地提交的報名信息是否完整、准確。
3、考生必須如實、准確提交報名信息,不得弄虛作假。一旦發現考生提交的報名信息不實,立即取消考生報考資格或錄取資格,後果自負。
4、考生辦理完報名手續後,報名表等報名材料不需返回我校。
四、考試科目
1、全國統考:(1)101政治 (2)201英語或203日語
2、全國聯考:(3)398專業基礎課(含刑法、民法)(4)498綜合基礎課(含法學基礎理論、憲法、中國法制史)
具體考試科目以日後教育部公布的為准。
六、考試地點
北京考區:中國人民大學
外埠考區:在當地省、市招辦指定的考點。
八、錄取
根據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的原則確定錄取名單(原則上錄取第一志願的合格考生)。按規定,被錄取的考生必須同我校簽定協議書(如屬委託培養,還須同委託單位簽定協議書),按規定交納培養費後由學校發放錄取通知書。自籌經費生可以遷入我校集體戶口。
九、培養方式
脫產學習,不脫產學習兩種方式。全日制學員限招170人,學校安排住宿,費用自理。
十、培養費
每名學生的培養費總計39000元,分兩次交清。
十一、學位授予
學習期滿,完成規定課程學習且考試通過,並通過碩士論文答辯者,授予教育部統一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證書。
十二、關於畢業生就業
原單位委託培養的碩士畢業生必須回原單位工作,其他畢業生可按國家有關規定就業。
法學院咨詢電話:010-62511265 法學院網址:www.cnlawschool.com
研招辦電話:010-62515340 中國人民大學查號台:010-62511301
入學考試成績查詢電話:16898166
歡迎考生報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
中國人民大學研招辦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B. 法律碩士兩年的學校有哪些
法律碩士兩年制的學校有南京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以及部分外語院校。以下是具體介紹:
- 南京理工大學:其法律專業提供兩年製法律碩士課程,擁有豐富的法學教育資源和嚴謹的教學體系。
- 中山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中山大學的法律專業同樣實行兩年制碩士教育,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法學知識與實踐機會。
- 哈爾濱工業大學:該校法律專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兩年製法律碩士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法學院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其兩年製法律碩士課程注重法學理論的深入研究和實踐技能的培養。
- 華中科技大學:該校法律專業提供兩年制碩士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
- 天津大學:天津大學的法律碩士課程同樣為兩年制,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法律人才。
- 南開大學:南開大學的法學教育歷史悠久,其兩年製法律碩士課程注重法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法學教育。
- 部分外語院校:一些外語院校也開設了兩年製法律碩士課程,這些課程不僅強調法學理論知識的深入研究,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選擇兩年製法學研究生學校時,建議綜合考慮學校在法學領域的學術地位、師資力量、教學資源以及學生培養方案等因素,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
C.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好就業嗎
我自己感覺情景不錯,但是我不是很清楚,不過我幫你查了查,你參考一下:(以下是轉來的)
法律碩士就業優勢突出
(轉)法律碩士自少數法學院校在上世紀90年代招生以來,至今已有80所院校開設這個專業,據此一點,也說明法律碩士的市場需求很高,迎合了國家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
法碩前景是每一個考生非常關心一個現實的問題,不僅僅是法碩,實際上所有的研究生都關注這個問題,但法碩近幾年屬於十大專業中很熱門的專業。但是這個問題要通盤辯證看待,我的總的看法是法碩就業不成問題,學校名氣越大,地理位置越好,個人素質越高,就業越好。但樂觀不是盲目的,研究生的擴張,學生自身實力的有限,以及社會政策、經濟形勢等因素不確定性,也影響著研究生的就業。
1、法律碩士明顯勝過其他法律專業的特點就是專業背景的復合性。它是仿照美國法律博士的辦學理念進行的,要求報考的學生應該具有一個非法律的本科學歷背景。這種教育理念無疑有其正確性,因為法律說到底是作為工具為其他各個行業服務的,沒有相關行業背景知識,而談法律運用實際上勉為其難。當然,法學碩士比法律碩士多了幾年本科學習時間,讓人覺得他們的理論功底一定比法律碩士強。但筆者認為,這種以法律研究為培養方向的法學專業在實際法務操作中並不佔優勢。法律碩士可以把本科專業知識跟法律知識有機結合,很容易融入到實際的法務操作中去,這是它的就業優勢之一。在有些需要很強行業知識的法務工作中(如知識產權、醫學等),沒有相關行業知識的法學碩士們往往需要在上崗前惡補其知識缺陷,由於是臨陣磨槍,其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法碩就業趨勢好,名校優勢突出。從近幾年法律碩士畢業生與法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比較來看,法律碩士優勢明顯。影響個人具體就業和發展的直接因素有:一是學校名氣,二是個人綜合能力,三是人脈平台。當然能開設法律碩士專業的學校,相對來說都不錯。也許你會問為什麼筆者認為堅持到名校學習呢?其因有三:第一,能夠學到法律的精髓,吸收名校個人風格,比如像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是很好的,有王立民這些老師。像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非常精深的,像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這些學校都是相當不錯,就業前景發展非常好。第二、就業渠道,名校來講就業渠道廣而順暢,可以這樣說,以北京為例,假如說你是北大、清華、人大、或者政法畢業的,許多用人單位直接向這些名校招聘和推薦學生,目前整個北京司法系統當中,基本上大多數來源於這幾個學校,對你的就業來講無論你個人資源,還是你學位資源都是非常充分的。第三、就是提供個人的發展平台,我認為在一個好的學校發展平台是不一樣的,從畢業生就業情況就可以看得出來。名校學生與一般學校的學生比起來,並非說他比你聰明多少,而是他進入學校以後接觸人的層面一定意義上來講名校佔有優勢,他的信息量很大,渠道與人脈關系順暢。比如像今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北京大學研究生他們的就業情況遠遠優於一般的學校,因為在這個學校裡面練就綜合素質的很高,再加上學校好的背景,對個人發展改變很大的。我認為在這個階段大家一定要把目標定高一些,在這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要發揮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進入名校。
3、現今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從事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和企業管理等實際工作,工作單位當然可以是法院、檢察院、律所、公證處,也可以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亦可以從事原有專業與法律結合的管理工作等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規定,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擔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均應具備法律碩士學位以上文化程度,但是先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做行政人員除外,如果你作為書記員在法院不用通過司法考試可以的。我們國家司法部門層次比較高一些,他們現在對法學專業人才要求,基本都要求專業學位以上,因為在歐美一些國家,法學不準本科階段開設,只能在研究生階段開設,所以法學專業的人才,尤其專業人才可以這樣說他是社會的精英,精英群體,所以它要求學位、學歷、知識含量、思維水平都比較高,顯而易見外在學歷就是明顯的標准。
通過了法律碩士考試,要想走法律職業道路的話,你還面臨著要通過司法考試,這是很明顯的。你無論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甚至博士生,你想從事國家司法機關工作的話,那你通過司法考試是必要的,因為司法考試是准入型的東西,你既然考過了法律碩士,同學們大可放心了司法考試不是太挑戰,也許你學完了博士司法考試對你是很大的挑戰。法律碩士和司法考試有一個共性問題就是說,同樣傾向於應用型,實物型的東西。
(1)從專業知識的復合背景來看,法律碩士的知識面要廣些,符合公務員考試寬知識面,綜合分析能力強的要求,考上公務員的比例要高出法學碩士許多。
(2)律所需要的法律人才主要是應用性的,並非理論研究,因此以應用型為培養方向的法律碩士也極受律所歡迎。
(3)在競爭高等院校的就業機會中,現今高校就業趨向是高學歷化,一般沒有一個法學博士的頭銜很難覓得一份好的高校教師職業,這樣,法學碩士這樣研究型的一個群體就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上有法學博士擠壓,中有法律碩士競爭,下有法律本科伺伏!所以說,從這點上看,法學碩士在進高校就業這塊並沒有分得更多的機會,喪失了就業的大本營。
(4)在企業公司法務中,和律師一樣,他們對法律人才的選擇也是看是否能給他們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而並非叫這些法律畢業生去做什麼法律論文,他們比較喜歡偏實用型的法律碩士生。
4、相當多的法碩學位研究生畢業以後考取法律博士研究生,所以對於廣大非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考取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是在高起點上直接從事法律工作和進一步深造的最佳選擇,這種選擇很好,它是公平的考試,為什麼?你想考這個專業,它只允許非法律專業人去考,本科階段非法律專業的人來講,我說句不客氣的話,基本上你就停在對法律一無所知這種層面上,大家一塊去准備,就看誰方法得當,努力程度大,時間上、態度上、資料上好一些。因為影響學習變數很多,學習時間、體力、智力,選擇學習資料,這都很重要。體力、智力我們不用過多懷疑,所有的網友和考生都沒有任何問題,否則你不會進入法律碩士的考試,考研的同學體力最充沛的時候。最關鍵就取決於後面兩點,第一學習時間。你的學習態度直接應該影響學習時間,再一個選擇學習資料,學習資料的優與劣對於整個考試影響很大了,所以所有網友一定要堅信自己,在這一年考取法律碩士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創造奇跡。
以上分析,可以筆者親身經歷作為註解:筆者所在班級150人,包括選調生有近40人考入公務員隊伍,近40進入國內知名律所,會計事務所及其他知名國企,近 15人進入了各級高校,有10餘人進入金融,證券,保險行業。全部150人中真正有120人參加就業,其餘30人左右為委培生,不參加就業。
以上分析,並非出於個人私心而對法學碩士有偏見。就其法學碩士這一總體稱謂而言,在下又分許多專業。比如細分為法理學,憲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法制史,訴訟法學,刑法學等。在這中間,有部分法學專業的就業還是很不錯的,如民商,國際法學等,其他比如法制史,法理學的就業途徑相當狹窄,在現今的畢業大壓力下,就業差強人意也屬正常情況。
特別申明,發表這篇文章,我沒有論戰的慾望,也沒有貶低法學碩士而抬高法律碩士之意。我只是就事論事,請大家思考一下我們舉全家之力一學位的本義。把自己的親身體會供學友們分享,希望不要引起誤會!(轉帖)
D. 中國的法學研究生教育(不是「法律」研究生教育)比較「牛」的高校有哪些
法學,多年來一直都是中國最為熱門的專業之一,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法律人才良好的社會聲望和薪酬待遇,使得眾多考生對法學專業趨之若鶩。當今全國開設法學類專業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其中既包括老牌的法學類專門院校和開設法學專業的名校,也包括了一些名氣雖不那麼大,但法學專業具有一定實力和特色的院校,它們和名校一起,散發出法學院校獨有的理性之光。
法學院校 百舸爭流
提到國內開設法學類專業的知名院校,就不能不提到「[color=blue]五院四系[/color]」。中國法學教育界曾有這一種說法:只有從「五院四系」走出來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律科班生。[color=blue]所謂「五院」是指1949年建國後創立的北京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學院、中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學院,所謂「四系」指北大、人大、吉大、武大的法律系[/color][color=blue]。「五院四系」[/color]在很長時間內代表中國法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稱法學類院校中的泰山北斗。上世紀末,綜合性大學的法律系、政法系,紛紛升格成為法學院,傳統的法學院也朝著多學科大學的方向發展。 [color=blue]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華東政法學院正式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color][color=blue]至此,「五院」全部晉升為大學。[/color]適逢盛世,脫胎於「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以原中南政法學院為例,在與中南財經學院合並成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後,很快成為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憑借傳統優勢和新的發展機遇,這9所高校在中國的法學教育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伴隨「五院四系」時代的結束,國內很多名牌大學的法學專業獲得了突飛猛進地發展,法學教育界不再是9所院校一統天下的局面。依靠自身的號召力、深厚的學術底蘊、優越的科研條件,這些大學很快躋身法學強校的行列。比如清華大學,與校內其他一些享有盛譽的理工科院系相比較,清華大學法學院的知名度與認可度要略遜一籌,但是依仗「清華」如此有號召力的招牌,再加上國家扶持、優秀教授學者加盟等有利條件,兵強馬壯的清華法學院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民商法是清華法學院最具實力的專業,大師雲集,名師薈萃,在民商法領域形成了清華法學院與社科院、人民大學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中國開設法學專業的院校中,還有一些特種兵團。她們雖然不像法學名校那樣聲名顯赫,但她們憑借自身的學科專業特點或地域優勢,發展了獨具特色的法學專業,發展潛力不可限量。比如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法律系設有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的碩士點,國際法學包括海商法、海上保險法、海事國際私法、海洋法等方向,非常符合學校的專業特色。
以上三類法學專業院校發展歷程不同,學科發展各有側重,但都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法學教育界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繁榮局面。
老牌勁旅,雄風不減
昔日名揚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稱法學界的老牌勁旅,他們欣逢盛世,在激昂奮進的發展中在法學領域獨領風騷,雄風不減。據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提供的相關信息顯示,2006年法學專業全國各院校綜合排名中,脫胎於「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寶座。
[color=red]中國人民大學[/color]——老牌法學強校,民商法實力最強
人大法學院是在作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老牌的法學強校,擁有憲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其中民商法實力最強。
【招生信息】開設碩士點專業有: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知識產權法。人大最近幾年的招生簡章都不公布招生人數。
【攻關秘笈】人大法學院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都很高。專業課考試採用人大版的21世紀法學指定教材,市面上容易買到。試題題型比較穩定,重復率也不低,通常是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而且試題90%出自指定的參考教材。這些試題看似容易但難拿高分。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邏輯性,盡量多答,以展示出自已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面。
[color=red]武漢大學[/color]——國際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全國領先
武漢大學法學院是中國法學教育與研究的重點基地之一。無論是「大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還是「小法學」,其實力與研究底蘊在全國范圍內都相當不錯。優勢學科突出,國際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都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招生信息】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等專業2008年計劃招生共440人。
【攻關秘笈】武漢大學復試分數線相對較低,復試比例較大;專業課考試有指定的參考教材,考題通常不會超過這些教材的范圍。專業課題型比較靈活,常見題型有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等題型/填空、案例分析、辨析等題型,比較重視考查考生理論的掌握和理解。另外,武大在啟航考研網上有輔導班,對考研成功也有一定幫助。
[color=red]北京大學[/color]——法學理論名師雲集,實力雄厚
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刑法為國家重點學科,其中法學理論學科是我國最早設置碩士點的學科之一。名師雲集,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北大法學理論學科長期以來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7 人,法律史4 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12人,刑法學13人,民商法學14人,訴訟法學9人,經濟法學13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2人,國際法學10人,法學(知識產權法)5人,法學(商法)5人,法學(國際經濟法)11人。
【攻關秘笈】北大法學院的招生十分挑剔,如果對自己的實力與競爭力不是非常有信心的考生,建議慎重報考。北大的研究生考試沒有指定教材,平時積累很重要。考試試題基本上都是主觀題,雖然考題不多,但是出題靈活,考查的信息量非常大,要求具備深厚的法學學術功底和很強的綜合分析能力。
[color=red]中國政法大學[/color]——有統有分的培養模式,法制史、訴訟法水平一流
中國政法大學的培養模式獨具特色:被錄取考生按專業分至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學習。按照有統有分的教學計劃,通識課程與20 門左右主要專業課程是統一的,各學院根據本院的學科優勢為學生開設部分選修課程,既保證寬口徑、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又實現法學專業特色人才的培養目標。法大在法學領域各個專業實力都很強,尤其是法制史和訴訟法的研究水平國內一流。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院的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軍事法學、法律與經濟、人權法學等專業共135人,民商經濟法學院的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等專業共284人,刑事司法學院的刑法學、訴訟法學、證據法學等專業共171人;國際法學院的國際法學專業95人。
【攻關秘笈】法大保送生、推免生的比例不高,每年報考和錄取的外校考生較多。專業課考試都有指定教材,出題一般都限定在指定教材的范圍之內,考題相對北大、清華的純主觀題來說比較容易把握。
[color=red]西南政法大學[/color]——學科體系齊全,經濟法學傲視群雄
西南政法大學是全國公認的規模最大、學科體系最齊全的高級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是全國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院校。在全國二級學科評比中,西南政法大學的經濟法國家級重點學科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行政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56~61人,法律史42~46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55~60人,法律邏輯學 16~20人,刑法學95-105人,訴訟法學114~124人;民商法學院民商法學145~152人,知識產權法22~26人;經濟貿易法學院經濟法學 58~65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12~15人,國際法學70~76人。
【攻關秘笈】西政研究生專業課考試也有指定參考書目,基本上是本科生教學用書,有條件的還可以參閱西政本科教學參考書,重點掌握基礎知識,同時也要關注學科的一些研究熱點問題。西政的公費生招生比例一般在1/3以上、1/2以下,自費生學費約為1萬元/年。
[color=red]吉林大學[/color]——律師實務頗具影響,法學理論全國聞名
吉大法學院擁有一批治學嚴謹的教授學者,科研成果豐富,律師實務也頗有影響。培養的畢業生中有許多已成為法律界和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校友資源非常豐富。法學理論和刑法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尤其是吉大的法學理論研究,飲譽全國。
【招生信息】2007年招生人數為:法學理論40人,法律史12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12人,刑法學40人,民商法學70人,訴訟法學12人,經濟法學12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12人,國際法學30人,軍事法學5人。
【攻關秘笈】吉大法學研究生專業考試有指定教材,認真復習指定教材,全面掌握知識點,基本上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另外,筆者強烈推薦一本專業參考書給擬考吉大的同學,也就是吉大本科生差不多人手一本的《民法原論》(馬俊駒著,藍色封面1998年版)。
[color=re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color]——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知識產權法研究獨樹一幟
法學院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展得比較成熟的一個大院,擁有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其中民商法學和憲法與行政法學為司法部和湖北省雙重重點學科。設有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涌現了吳漢東、曹新明等國內外知名的知識產權專家,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25人,法律史30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40人,刑法學65人,民商法學60人,訴訟法學45人,經濟法學65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15人,國際法學60人。
【攻關秘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專業課考試分別指定了初試參考書和復試參考書,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參考書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新出版的,考生要注意它們「新」的地方。考試題型根據所報考的具體專業方向有所不同,客觀題和主觀題都有,基本以參考書為考試范圍。
[color=red]華東政法大學[/color]——國際法實力強勁,法律史、經濟法、刑法全面開花
華東政法大學的教師多為上海知名律師,教學與國際接軌,注重實際分析能力的培養。法律史學、經濟法為司法部、上海市重點學科,刑法學也被上海市教委確定為重點學科,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銀行貸款資助項目。國際法專業被國家司法部確定為司法部和上海市重點學科。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16人,法律史22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35人,刑法學65人,民商法學90人,訴訟法學60人,經濟法學90人,環境與 資源保護法學15人,國際法學90人,知識產權10人。
【攻關秘笈】華政的考研難度要小於復旦大學,但華政本校的本科生考本校研究生的比較多,而且不乏有實力者,因此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考生應多接觸案例,注重培養運用法律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color=red]西北政法大學[/color]——刑法和經濟法實力不俗
[color=black]西北政法大學[/color]也是老牌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區高等法學教育與法學科研中心,在西北地區聲望很高,不過因為地理位置受限制等因素,在五所政法院校中知名度和號召力相對較弱,但實力不容小覷,刑法和經濟法實力不俗。
【招生信息】 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56-61人,法律史42-46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55-60人,法律邏輯學16-20人,刑法學95-105人,司法制度10-13人,訴訟法學114-124人,民商法學145-152人,知識產權法學22-26人,經濟法學58-65人,環境資源保護法學12- 15人,國際法學70-76人。
【攻關秘笈】西北政法專業課考試沒有公布指定教材,不過題目難度不是很大,比較好把握。
名校戰隊,底蘊深厚
除了「五院四系」外,國內還與許多知名高校都設有法學專業,憑借名校效應、深厚的學術底蘊、良好的學術氛圍以及一流的科研條件,這些學校的法學專業也得到眾多考生的追捧。
[color=red]清華大學[/color]——後來居上,民商法最具實力
民商法是清華大學法學院最具實力的專業,匯集了包括中國商法研究會會長王保樹、中國合同法學第一人崔建遠在內的一批著名中青年法學專家,與社科院法學所、人民大學民商法成三足鼎立之勢。
【招生信息】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2008年計劃招生共32人。
【攻關秘笈】清華大學法學的專業課考試試題與北大一樣,基本是主觀題,沒有指定的復習參考教材,考生在復習備考的時候不妨了解一下該專業的教學用書以及所報專業命題教師的有關論著和學術觀點,多關注該專業的相關論文。
[color=red]中山大學[/color]——地域優勢明顯,診所式法律教育特色鮮明
中山大學作為地處我國經濟發展前沿的南疆名校,對南方各省的考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設有中山大學法律診所,課程設置包括「課程講授」和「實踐演練」兩大部分,通過 「在實踐中學習」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全面的法律素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熟練的法律實踐操作技巧和靈活的應變能力。
【招生信息】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2008年計劃招生共110人。
【攻關秘笈】中山大學的試題比較靈活,除了基礎知識以外,還側重考查分析應用能力。除了復習參考用書以外,有條件的考生最好能收集到相關專業的筆記、本科生考試試題等資料,對考研會有很大幫助。
[color=red]廈門大學[/color]——地處經濟特區,國際法、民商法實力不俗
廈門大學地處經濟特區,國際法學、民商法學等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法學專業實力不俗。國際法學學科綜合實力已位居全國前列,尤其是在國際經濟法基本理論、國際投資法、國際經濟條約與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稅法及國際經濟爭端解決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在海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成果。
【招生信息】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及法律碩士2008年計劃招生共240人。
【攻關秘笈】廈門大學法學專業考試有指定教材,題目比較靈活。除了指定教材以外,還要復習廈大法學院出版的考研參考書,主要是與考試相關基礎科目的習題集,包括歷年真題和本科期末試卷。對照題目和答案就能對考研試題風格和考查方向有進一步的了解。
[color=red]浙江大學[/color]——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為考研熱門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是浙江大學文科建設的特區。 實行獨特的、不同於浙江大學其他學院以及其他大學法學院的管理體制、學術機制、評價體系。擁有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等一些優勢學科,也是法學類考研的熱門目標之一。
【招生信息】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資源與保護法學、國際法學2008年計劃招生共53人。
【攻關秘笈】浙大法學院招生人數少,慕名報考的人又多,浙大本校的學生進復試以後優勢非常明顯,競爭相當激烈。政治、英語等公共科過線分數偏高,專業課考題難度不算太大,不過法理的論述題往往比較靈活。
[color=red]復旦大學[/color]——學科發展均衡,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
除了法學院本身快速發展以外,復旦大學與法學密切相關的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歷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及外語教學的實力都居於全國前列,這也是其開展法學研究和教學、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得天獨厚的條件。
【招生信息】 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5人,法律史7人,憲法與行政法學6人,刑法學4人,民商法學13人,訴訟法學7人,經濟法學3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2人,國際法學16人。
【攻關秘笈】復旦的綜合課考查的面比較廣,其內容包括所有的法學核心課程,指定教材上的內容很少。考試既有老的內容,也有時事熱點,有靠記憶的內容,也有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知識分析的內容,復習時要注意把握好參考教材和其他資料的知識綜合問題。
[color=red]南京大學[/color]——增強對外交流,中德合作辦學
南京大學經濟法學是江蘇省「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學科。學院設有中德法學研究所,是南京大學與德國哥廷根大學合辦的國際性法學合作研究與教學實體,聯合培養研究生,學制三年,其中兩年在國內,一年在德國,對考生很有吸引力。
【招生信息】 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5人,法律史7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7人,刑法學10人,民商法學9人,訴訟法學10人,經濟法學27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3人,國際法學10人。
【攻關秘笈】南大法學院研究生考試競爭也很激烈,經濟法專業尤甚,刑法學專業也比較熱門。專業課考試不同專業的出題風格差別較大,考生要多收集一些相關信息。
E. 武漢大學歷年法律碩士(非法學)分數線
11年招生情況
法學院共招生300人。非法學:320/60/50/90;
12年招生情況
法律碩士回共擬招280人。分數線答:315/50/90
13年招生情況
法律碩士共擬招280人。分數線:325/50/90
14年招生情況
法律碩士(法學,非法學)共擬招260人。分數線:325/50/90
15年分數線
325/50/50/90/90
希望對你有幫助,有什麼疑問可以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