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律師見證章有法律效力

律師見證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9-25 14:54:26

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房產見證書有沒有法律效應

分為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如果是房產買賣協議見證,那麼協議自雙方簽訂後生效,與律師見證或者公證都無直接關聯,律師見證和公證都只是證明簽名的真實性而已,對合同效力都無權證明。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律師見證是有效的,能夠起到證明作用,當然在辦理房屋登記手續的時候,如果不是雙方到場,登記部門基本上會認公證,而不認律師見證。

2、如果是對房產歸屬問題的見證,則房產物權以政府登記部門的登記為准,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都不具備該功能。

(1)律師見證章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一、律師見證的作用

第一、見證某一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的真實性;

第二、見證某一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的合法性。

從法律屬性上看,在我國律師見證仍屬於「私證」,依法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不同於公證的證明力,公證書一般可直接作為證據使用。

二、法律原則

第一、律師見證應首先嚴格審查核實當事人的主體資格;

見證律師在對合同各方當事人的主體身份進行調查和認證時,應主動去查明當事人的真實身份,僅以當事人自行提供的材料作為認定主體資格的依據遠遠不夠,還要查明自然人或法人的真實身份,其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代理人的代理資格、代理許可權;當事人的資信狀況、履約能力以及合同履行的可行性。對企業來說,應當調查企業的工商登記、稅務登記、外貿許可、特許經營、產品標准、專利商標等等,對相關的證據和材料,還應當到有關部門進行必要的調查核實。

第二、律師見證還應勤勉盡責、嚴格審查核實見證事項的真實性;

從律師見證的目的看,見證不僅僅是對行為的見證,如,律師只對合同簽字及蓋章行為的真實性做見證,並不對雙方合同的內容做見證,這樣,律師做為法律服務職業的專有屬性就不能得到體現,律師見證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法律意義!

律師見證之所以不同於普通公民的作證,主要體現在見證律師負有對見證事項合法性審查的義務。

第三、律師見證的法律文書既要符合法定的實質要件;也要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

如,進行合同見證要查明當事人提交材料的真實性,確定意思表示要真實、明確,無欺詐、脅迫、乘人之危和重大誤解的情形。

第四、律師見證應堅持迴避原則,不宜以律師執業身份為自己的親友作見證;

第五、律師見證應堅持自願、公平、直接和客觀的原則;

第六、律師對法定的強制公證事項不得見證;

第七、律師見證業務程序要完備,見證書內容要符合要求。

第八、律師見證必須堅持在法律事實或法律行為發生時親眼所見的原則。對於已經發生或者將要發生的事情,律師都不能見證,這是律師見證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區別於公證的限制。

❷ 保證書怎樣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保證書如何具有效力

1、建議保證書由律師見證,只要是由雙方簽字的文字證明,同時是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簽署的。

在法律上都可以作為有效的依據。

如果再有律師見證的話,那就和法律文書具有一樣的效率。

2、夫妻之間婚內保證書,通常是在夫妻生活期間,一方存在過錯行為,比如婚外情、吸毒、賭博、家庭暴力等,因為行為暴露或親友規勸。

為挽回婚姻而承認錯誤並作出「如若再犯,自願離婚」、「財產歸對方所有」、「放棄孩子的撫養權」、「給予對方經濟賠償」等各種書面承諾。

對於該類保證書,因其內容不同,法院認定的情況也各不相同。

3、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定情形,也是法律對無過錯方權益的最基本的保障。

而《婚姻法》並沒有對離婚損害賠償的約定作出限制性的規定。

該約定屬於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即產生法律約束力。

綜上所述,一般的保證書都是需要雙方在自願的情況下簽名,亦或者有相關律師的見證,這份保證書就能具有法律的效力。

(2)律師見證章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

規范性法律文件與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約束力,要求人們按照法律文件規定的那樣行為。

法律效力有時還指某種行為或事實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夠獲得肯定性法律後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夠獲得法律的保護。

顯然,規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合法的行為和事實的效力是規范性法律文件所賦予的。

只要國家機關依據法定的職權和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就當然地具有一定的效力。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4、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

熱點內容
監察委法治倒退 發布:2025-09-25 18:31:42 瀏覽:910
支部選舉條例 發布:2025-09-25 18:23:58 瀏覽:83
我國特色立法解釋 發布:2025-09-25 18:22:23 瀏覽:745
山東省威海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5 18:14:30 瀏覽:71
讓法治光芒照耀每一顆心靈講稿 發布:2025-09-25 18:01:38 瀏覽:447
行政法人文精神 發布:2025-09-25 17:58:22 瀏覽:793
論民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9-25 17:57:36 瀏覽:875
南寧中級法院法官名單 發布:2025-09-25 17:52:38 瀏覽:72
行政法規以什麼命名 發布:2025-09-25 17:45:35 瀏覽:965
領導重視法律顧問制度 發布:2025-09-25 17:35:47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