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蓋章的法律效力
❶ 個人印章有法律效力嗎
1. 通常情況下,個人印章若經公安機關備案,其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但這種效力的范圍是有限的。
2. 根據法律分析,只有當個人以自己的名章進行民事法律行為時,這些行為才被認為是有效的。
3. 在實際中,法定代表人的私人印章在法律上可以代表其進行簽字。但如果與企業簽訂合同,建議獲取法定代表人的親筆簽字,而非僅僅私人印章。
4. 私人印章通常沒有經過行政備案,因此在爭議出現時,其真實性難以證明。審查合同時,最好由法定代表人親自簽字,避免使用私人印章蓋章。
5. 如果私人印章被未經授權的人使用,簽訂的合同可能是無效的,除非是銀行印鑒章,其他類型的私章均無特殊法律規定。
6. 個人可以雕刻印章,但需遵守國家規定的規格,不得包含五星等標識。通常,個人的姓名會使用正方形的印章,而印章上的文字通常採用篆書。
7. 長方形、圓形或隨形章多用作閑章,可用於刻上個人喜歡的字句或吉語。
8.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90條,合同採用書面形式訂立時,合同成立需當事人雙方簽名、蓋章或按指印。在簽字、蓋章或按指印之前,如果一方已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同樣成立。即使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時,合同也可成立。
❷ 人名章和簽名章哪個更具有法律效應
1. 人名章和簽名章均能代表使用人的名義,且在簽訂合同時,二者原則上都具有法律效力。
2. 簽字和蓋章不需要同時進行,只需其中之一即可。自然人在簽訂合同時,通常會簽字或使用姓名章;而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簽訂合同時,通常由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負責人簽名,或者使用單位公章。
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當事人的簽字或蓋章不必同時具備,任一即可。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簽字的行為,其簽字與公司公章具有同等效力,對公司具有約束力,相關經濟利益和法律後果由公司承擔。如果行為不能被認定為代表公司,則法律後果由法定代表人個人承擔。
4. 簽字或蓋章是選擇關系,意味著可以僅簽字,或僅蓋章,或簽字並蓋章,這三種情況對合同成立的意義是相同的。
5. 在實際簽訂合同時,人們常常重視蓋章的作用,甚至有的認為蓋章比簽字更重要,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蓋章的效力等同於簽名的效力,蓋章就相當於印章所有者的簽名。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明確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合同在當事人雙方簽名、蓋章或按指印時成立。在簽字、蓋章或按指印之前,如果一方已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同樣成立。即使沒有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同樣可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