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火災有關法律責任
① 工廠火災損失達到1000萬以上2000萬以下,無人員傷亡,企業法人是否需承擔法律責任
按實際情況及相關的法律規定,這類行為涉嫌重大責任事故刑事犯罪。另外,企業法人是指具有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資金數額、企業名稱、組織章程、組織機構、住所等法定條件,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的社會經濟組織。企業法人是無法作為本罪的主體,無法承包本罪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立案標准:尚無關於此罪的明確。在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中,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規定:
(1)發生礦山生產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後果」:
①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③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情形。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情節特別惡劣」:
①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傷十人以上的;
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三百萬元以上;
③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
② 學生引起火災的法律責任問題
要考慮以下幾種因素:
一、學生的年齡(周歲)
二、是否屬於故意,動機版是什麼?
三、權是否造成了損失,損失程度如何。
根據刑法的規定,14周歲以下不承擔刑事責任,14周歲到16周歲要承擔責任,但應當減輕處罰。
這種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很難說有什麼類型的責任
不過總體上說,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都有。
③ 發現火災不及時撲救而逃跑,會判刑多少時間有完整的相關消防法律看么
1、不撲救沒有多少責任
2、但影城是公眾聚集場所,員工依消防法要履行引導人員疏散的責任,不引導人員疏散則負法律責任,給予行政處罰(拘留)
3、作為普通員工,只要不是你引起的火災,一般會不負刑事責任。
④ 單位出了火災重大事故公司法人不是現場負責人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單位出了重大事故公司法人不是現場負責人,但是因為是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因此要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
第五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第十八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四)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五)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六)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七)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第四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並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第九十條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不依照本法規定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致使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資金;逾期未改正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給予撤職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第九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罰款。
第一百零六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級、撤職的處分,並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罰款;對逃匿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⑤ 引發森林火災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主觀存在過失,屬失火罪,如果是故意,則是放火罪。失火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2公頃即30畝以上的,應予以立案追訴。
處罰:
犯失火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實踐中,在失火行為造成了嚴重後果,構成失火犯罪的情況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檔次內給行為人裁量刑罰。也就是說,失火行為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後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量刑檔次內裁量刑罰。「情節較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據:
刑法114條、115條第一款的規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立案追究。
國家林業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發布實施的《關於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准》規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災的都應當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戶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資料燒毀的;
4、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為重大案件,或者過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積十公頃以上的為特別重大案件;
5、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⑥ 電焊工無證上崗引發火災 電焊工與負責人會受到什麼法律責任
員工與老闆構成事實勞動關系,老闆對外承擔行政處罰、民事賠償責任。
事故調查,依法定性定責,電焊工、老闆分別被依法問責查處。
⑦ 造成森林火災,該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1、根據《森林防火條例》第五十條規定:森林防火期內未經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區內野外用火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對個人並處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2、第五十三條規定:造成森林火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除責令改正並罰款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可以責令責任人補種樹木。
(7)與火災有關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森林火災會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1、燒毀林木
森林一旦遭受火災,最直觀的危害是燒死或燒傷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積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長愛到嚴重影響。森林是生長周期較長的再生資源,遭受火災後,其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
特別是高強度大面積森林火災之後,森林很難恢復原貌,常常被低價林或灌叢取而代之。如果反復多次遭到火災危害,還會成為荒草地,甚至變成裸地。
2、燒毀林下植物資源
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還蘊藏著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然而,森林火災能燒毀這些珍貴的野生植物,或者由於火干擾後,改變其生存環境,使其數量顯著減少,甚至使某些種類滅絕。
3、危害野生動物
森林是各種珍禽異獸的家園。森林遭受火災後,會破壞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有時甚至直接燒死、燒傷野生動物。由於火災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壞,我國不少野生動物種類已經滅絕或處於瀕危。如野馬、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豚鹿、朱鷺、黃腹角雉、台灣鷳等幾十種珍貴鳥獸已經滅絕。
4、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據測算,每公頃林地比無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頃森林的蓄水量相當於一座1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因此,森林有「綠色水庫」之美稱。
當森林火災過後,森林的這種功能會顯著減弱,嚴重時甚至會消失。因此,嚴重的森林火災不僅能引起水土流失,還會引起山洪爆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5、使下遊河流水質下降
火燒後的黑色物質(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陽能,使得下遊河流水溫升高,千萬魚類容易染病。特別是喜歡在冷水中生存的魚類,火燒後常常大量死亡。
6、引起空氣污染
森林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另外,森林燃燒還會產生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質。除了水蒸汽以外,所有其他物質的含量超過某一限度時都會造成空氣污染,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及野生動物的生存。
⑧ 一個地方發生火災消防管理員和責任人應承什麼法律責任
由消防安全知識網回答您:
《消防法》有明確的規定的:第四章 第四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針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火災特點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反應和處置機制,為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員、裝備等保障。
第四十四條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
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應當立即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
任何單位發生火災,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鄰近單位應當給予支援。
消防隊接到火警,必須立即趕赴火災現場,救助遇險人員,排除險情,撲滅火災。
第四十五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統一組織和指揮火災現場撲救,應當優先保障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
火災現場總指揮根據撲救火災的需要,有權決定下列事項:
(一)使用各種水源;
(二)截斷電力、可燃氣體和可燃液體的輸送,限制用火用電;
(三)劃定警戒區,實行局部交通管制;
(四)利用臨近建築物和有關設施;
(五)為了搶救人員和重要物資,防止火勢蔓延,拆除或者破損毗鄰火災現場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設施等;
(六)調動供水、供電、供氣、通信、醫療救護、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有關單位協助滅火救援。
根據撲救火災的緊急需要,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人員、調集所需物資支援滅火。
第四十六條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參加火災以外的其他重大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
第四十七條消防車、消防艇前往執行火災撲救或者應急救援任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速度、行駛路線、行駛方向和指揮信號的限制,其他車輛、船舶以及行人應當讓行,不得穿插超越;收費公路、橋梁免收車輛通行費。交通管理指揮人員應當保證消防車、消防艇迅速通行。
趕赴火災現場或者應急救援現場的消防人員和調集的消防裝備、物資,需要鐵路、水路或者航空運輸的,有關單位應當優先運輸。
第四十八條消防車、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裝備和設施,不得用於與消防和應急救援工作無關的事項。
第四十九條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撲救火災、應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單位專職消防隊、志願消防隊參加撲救外單位火災所損耗的燃料、滅火劑和器材、裝備等,由火災發生地的人民政府給予補償。
第五十條對因參加撲救火災或者應急救援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醫療、撫恤。
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有權根據需要封閉火災現場,負責調查火災原因,統計火災損失。
火災撲滅後,發生火災的單位和相關人員應當按照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的要求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如實提供與火災有關的情況。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根據火災現場勘驗、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意見,及時製作火災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火災事故的證據。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⑨ 消防法 電焊引起火災的法律責任
1。如果造成很大的後果,如發生人員傷亡或財產重大損失,根據《刑法》的相應回規定,要承擔失火罪的刑事責任答; 2。如果造成的後果不嚴重,則要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3。有關消防部門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等,會根據《消防法》或《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予以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
⑩ 火災的法律責任誰來承擔
如果是人為放火,損失應由放火者承擔。若能確定單位存在管理失職,單位應當承擔補充清償責任。也就是損害賠償責任最終歸屬於造成損害發生的直接責任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後,可向放火者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