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條例法律責任
1. 本條例旨在確保經濟困難或其他特定條件的民眾能夠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的規范發展。結合武漢市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條例。
2. 在本條例中,「法律援助」指的是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的、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法律規定的其他人員提供的無償法律服務。法律援助人員包括法律援助機構專職人員,以及由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安排承擔法律援助事項的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願者等。
3.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武漢市及各區人民政府需將法律援助納入當地的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服務體系,加強法律援助隊伍建設,並確保法律援助工作的資金支持。
4. 武漢市及各區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機構在同級司法行政部門領導下,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的具體實施。律師事務所、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基層法律服務所及其法律服務人員都應履行法律援助的義務。
5. 武漢市鼓勵單位和個人為經濟困難的公民無償提供法律服務,並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武漢市依法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會,負責接受捐贈,並用於法律援助事項。
6. 武漢市及各區人民政府或司法行政部門會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7. 辦理法律援助事務時,應依據事實和法律,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8. 符合一定條件的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包括所申請事項屬於武漢市法律援助機構管轄范圍,且本人經濟困難。
9. 公民的經濟困難標准,按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5倍確定。對於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受害者主張民事權益的,經濟困難標准可按個人月收入計算。
10. 符合條件的公民可就一系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如請求國家賠償、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撫恤金、救濟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
11. 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如為訴訟事項,應符合人民法院的立案條件,並屬於本市人民法院管轄。申訴案件應在相關機關立案後提出申請。
12. 在刑事訴訟中,若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未聘請律師,或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未委託訴訟代理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3. 對於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知需提供辯護或代理的案件,法律援助機構應按相關法律提供法律援助。
14. 法律援助可採取多種形式,包括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訴訟代理、刑事辯護和代理、非訴訟代理、公證援助、司法鑒定援助等。
⑵ 江蘇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六章 法律責任
江蘇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六章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責任:
- 若對符合國家和條例規定條件的申請不予受理,或未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必須補正的全部內容,或決定不提供法律援助而未依法說明理由,將由其所在的司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時,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法律援助機構、律師事務所及其工作人員在辦理案件時的責任:
- 若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時收取財物,將依據國務院制定的《法律援助條例》予以處罰。
其他組織或個人的責任:
- 若以法律援助的名義從事有償法律服務,將被責令改正,並處以沒收違法所得,以及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受援人的責任:
- 若通過欺騙手段獲得法律援助,司法行政部門將責令其支付已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的全部費用,並可給予警告。
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的責任:
- 若在法定期限內不出具經濟狀況證明或不書面告知當事人的理由,或無正當理由拒絕法律援助機構就經濟狀況證明進行查證,或為法律援助申請人出具虛假證明,將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司法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
- 若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將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