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碩士論文題目

法律碩士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 2025-10-04 10:58:48

法律碩士的畢業論文

一、研究背景 7

二、研究意義 7-8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8-9

第一章 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概述 9-22

第一節 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歷史沿革 9-11

一、消費者反悔權的起源和發展 9-11

二、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起源和發展 11

第二節 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概念及特徵 11-22

一、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中的基本概念 12-18

二、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特徵 18-22

第二章 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理論分析 22-29

第一節 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經濟學分析 22-25

一、博弈論分析 22-23

二、成本—收益分析 23-25

第二節 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法理基礎 25-29

一、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出現是合同實質正義的要求 25-26

二、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是消費者主權得以實現的保障 26-27

三、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是法律家長主義理論的體現 27-29

第三章 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法律制度比較 29-47

第一節 國外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法律制度考察 29-34

一、國外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期間的起算與長度 29-32

二、國外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中經營者的告知義務 32-33

三、國外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行使方式 33-34

四、國外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行使的法律效果 34

第二節 國內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法律制度考察 34-47

一、國內消費者反悔權立法概況 34-38

二、國內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法律制度的剖析 38-47

第四章 我國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制度的完善 47-54

第一節 細化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制度的適用范圍 47-48

一、界定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中的經營者范圍 47-48

二、擴大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適用范圍 48

第二節 規范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的行使方式與期限 48-50

一、明確非現場購物中消費者反悔權行使的前提條件 48-49

二、限定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適用的交易金額 49-50

三、細化非現場購物消費者反悔權行使的期間 50

第三節 構建非現場消費者反悔權的保障機制 50-51

一、開放經營者信用評價體系 50-51

二、發揮消費者組織團體作用 51

第四節 明確消費者與經營者責任 51-54

一、消費者責任 51-52

二、經營者責任 52-54

結語 54-56

參考文獻 56-58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58-59

致謝 59

範本二

第一章 盜贓物善意取得的基本理論 13-16

第一節 善意取得制度概述 13-14

第二節 盜贓物的界定 14-16

一、盜贓物的概念 14-15

二、盜贓物的特徵 15-16

第二章 各國盜贓物善意取得的立法模式評析 16-20

第一節 否定盜贓物善意取得的立法模式評析 16-17

第二節 肯定盜贓物善意取得的立法模式評析 17-18

第三節 折中模式評析 18-20

第三章 我國盜贓物善意取得的法律現狀評析 20-24

第一節 現行法的規定 20-22

一、《物權法》頒布之前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

二、《物權法》關於盜贓物善意取得的規定 21-22

第二節 我國法律關於盜贓物善意取得規定的不足 22-24

第四章 盜贓物轉讓是否適用善意取得的理論分析 24-32

第一節 盜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理由的反駁 24-26

一、本人與因說 24-25

二、成本比較說 25-26

三、社會效果說 26

第二節 盜贓物的善意取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適用 26-28

一、必須合理保護原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27

二、避免買贓銷贓行為猖獗,引發道德危機 27

三、重視特定物對原權利人的特殊意義 27-28

第三節 確立盜贓物有條件的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28-32

一、能夠結束法出多門、視角混亂的局面,有利於統一認識 28-29

二、維護交易安全,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29-30

三、符合公平正義的法律理念 30-32

第五章 我國盜贓物善意取得的立法完善 32-40

第一節 嚴格規定盜贓物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32-34

一、標的物為贓物 32

二、無處分權人需為盜贓物的佔有人 32-33

三、受讓人受讓標的物時為善意 33

四、受讓人支付了合理的 33-34

五、完成了法定的公示方式 34

第二節 規定回復請求權·盜贓物善意取得的除外 34-38

一、回復請求權的性質 35-36

二、回復請求權的主體 36

三、回復請求權行使的期限 36-37

四、盜贓物的`無償回復和有償回復 37-38

第三節 盜贓物善意取得的特殊問題 38-39

一、金錢、無記名有價證券的善意取得問題 38

二、盜贓物為具有人身性質或感情價值的財產的善意取得問題 38-39

第四節 完善我國盜贓物善意取得的立法建議 39-40

結語 40-41

參考文獻 41-44

後記 44

範本三

一、 刑訊逼供的內涵 11-15

(一) 刑事訴訟法關於刑訊逼供的解讀 11-12

(二) 刑訊逼供的應有內涵 12-15

二、 刑事訴訟法規定刑訊逼供防範措施的新亮點 15-19

(一) 強化了人權保障意識 15

(二) 制定了法庭取證合法化的法庭調查程序 15-16

(三) 正式確立了法庭審理證據裁判原則 16-17

(四) 增加了司法公開程度,加強了法律監督 17-19

三、 刑訊逼供的防範措施在司法適用中的不足 19-25

(一) 被告人「如實回答」與「不得自證其有罪」相互矛盾 19-20

(二) 刑訊逼供的舉證責任由被告人承擔不易操作 20-22

(三) 刑訊逼供的證據不能被排除適用 22-25

四、 防範刑訊逼供的建議 25-33

(一) 建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配套證據規則和程序規定 25-29

(二) 確立無罪推定原則,打破法律工作人主觀的認識誤區 29-31

(三) 加大普法宣傳,加強業務學習 31-32

(四) 增加司法的透明度 32-33

結語 33-34

參考文獻 34-36

致謝 36

⑵ 給個碩士論文刑法類的題目

論「嚴打」刑事政策
刑事法中推定原則的探究
偽造貨幣犯罪研究
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及其處罰
論私分國有資產罪(武漢大學)
緩刑制度比較研究
論合同詐騙罪之非法佔有目的
量刑平衡論
交通肇事罪研究
論中國死刑的限制適用
論搶劫罪加重情節的認定
盜伐濫伐林木罪的有關問題研究
《刑法》第29條第2款探微
罪刑法定原則未來走向初探——以對單位犯罪范圍的思考為基礎

毒品犯罪及禁毒立法問題研究
論侵犯著作權罪
上海合作組織刑事法律機制的構建
反有組織犯罪的刑事立法研究
論偽證罪
罪刑關系論
論經濟欺詐犯罪及相關立法的完善
間接正犯若干理論問題研究
國際人權兩公約與我國刑事法律人權保護問題研究
郭東林等盜伐林木罪案研究
論刑罰寬和化
侵犯商業秘密罪研究
信用證詐騙罪研究
我國緩刑制度研究
違法性認識研究
信用卡詐騙罪客體及定義研究
關於現行刑法典的經濟分析
刑法的道德限制
論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
論中國死刑的正當性
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偵查研究
論罪刑法定原則與刑法司法解釋
「一國兩制」下跨法域的累犯問題研究
論刑法中的事實錯誤
原罪的法思想解讀
動用募集資金罪研究
論減刑制度
非法行醫罪疑難問題研究
聚眾斗毆罪研究
職務犯罪偵查權的配置與優化
毒品犯罪基本問題探析
恢復性司法問題研究
論不作為犯罪
持有型犯罪研究
論疏忽大意過失
共同犯罪中有關犯罪形態問題研究
中國刑事政策的現代化思考
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研究
侵佔罪疑難問題研究
論資格刑
婚內強奸問題研究
關於斡旋受賄犯罪爭議問題的思考
我國死刑限制問題研究
刑法司法解釋溯及力問題研究
經濟犯罪違法性問題研究
存留養親制度流變探析
中韓正當防衛制度比較研究
虛擬財產犯罪研究
罪刑均衡原則的確立與實現——基於罪刑互動關系的論述
恐怖主義與中外刑事立法
銀行卡犯罪問題研究
中國刑法出罪問題研究
刑事政策視野下的受賄罪若干問題評析
我國刑法司法解釋權配置模式評判與重構
論量刑中的犯罪人因素
試論行政處罰與刑罰的協調與銜接
刑法規范結構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研究
刑法解釋體制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累犯制度若干問題研究
論共同身份犯罪
論共同過失犯罪制度的選擇
論作為第二次規范的刑法
論數罪並罰的司法適用及其制度完善
刑事政策視野中的緩刑制度研究
不純正不作為犯若干問題研究
管制刑的理論思考與制度完善
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制裁體系研究
論貪污罪的犯罪形態
論受賄罪的客觀要件
洗錢犯罪研究
我國刑罰政策合理化研究
論受賄犯罪及其偵查
論結果加重犯論
違法性認識與故意
刑法司法解釋體制論
論刑法謙抑性
緊急避險比較研究
從國際趨勢探討我國死刑制度的完善
論洗錢罪的構成要件——兼論中國洗錢罪立法的調整
非犯罪化研究
刑法中生命權承諾問題研究
危險犯若干問題研究(安徽大學)
論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黑龍江大學)
犯罪對象的重新審視
網路虛擬財產盜竊行為的認定及刑法規制
保險詐騙罪的若干問題探討
我國刑事政策的應然選擇與實然構建
偷稅罪若干問題研究(吉林大學羅)
受賄罪若干問題研究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立法缺失及完善
犯罪中止研究
道德責任刑事化的置疑——試用「二次性違法」理論討論中國設立「見危不救罪」的不適當
論集資詐騙罪
間接正犯概念之分析
由《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看我國刑事立法之完善
論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認定
論單位犯罪主體
偷稅罪若干問題研究(吉林大學崔)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司法適用及立法完善
論受賄罪犯罪對象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論單位犯罪的主體
組織犯研究
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認定
論被害人過錯對量刑的影響
森林資源管理中盜伐濫伐林木的評價及定罪量型研究
論職務侵佔罪的司法認定
論我國防治腐敗犯罪法律制度的完善
論緩刑制度及其完善
論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及完善我國立法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重大急議問題與立法完善研究
犯罪故意法律問題研究
醫療事故罪的認定與法定刑配置研究
偷稅罪研究
信用卡詐騙罪若干問題研究
挪用公款罪法律解釋之評析
論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對外經貿)
關於環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幾點思考
我國稅收刑事立法缺陷分析及其補足研究
上市公司高管職務犯罪問題研究——論違反忠實義務行為的犯罪化
論罰金刑
「婚內強奸」若干問題的研究
試論刑法上因果關系的界定及完善
綁架罪若干疑難問題探析
論受賄共同犯罪的構成與認定
論當前瀆職犯罪刑法適用
論壟斷行為的刑法規制——兼議《反壟斷法(送審稿)》刑事責任條款之完善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構建略談
單位犯罪司法認定若干問題研究
刑法視野中的單位行為
論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論犯罪構成理論的多元化
論保險詐騙罪
論盜竊罪既遂的標准
刑法因果關系若干問題研究
有組織犯罪對策研究
假釋制度與社區矯正體系的研究
論洗錢罪及其立法完善
我國刑事司法解釋的現狀與思考
我國行政刑罰研究
論男性性權利的刑法保護
合同詐騙罪與合同民事欺詐區分方法的重構及運用
我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研究
單位犯罪主體研究
保險詐騙罪研究
淺議刑法因果關系論的研究對象
論我國財產刑及其立法完善
論受賄罪的主體范圍
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探討
論我國內地網路犯罪的立法完善

刑罰的功能論——以犯罪社會學的理論為視角
組織賣淫罪研究
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犯罪研究
非法行醫罪若干問題研究
刑法對名譽的保護——以名譽主體為視角
論受賄罪的交易性本質——從《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兼論我國受賄罪立法之完善
論網路服務的法律規制——以防控網路犯罪為視角
罪刑均衡問題研究
婚內強奸入罪問題研究
犯罪人的生成機制與防控對策的社會學探析
試論我國網路作品著作權的刑法保護
交通肇事罪若干問題研究
論間接正犯
論濫用職權罪及其立法完善
論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武漢大學)
環境犯罪論
交通肇事逃逸研究
我國追訴時效制度的若干檢討
環境犯罪刑法控制比較研究
洗錢罪比較研究
回扣問題的刑法分析——兼論國有醫院醫生收受回扣的定性
搶劫罪認定的若干問題研究
論偷稅罪的立法完善
論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論私分國有資產罪(四川大學)
論搶奪罪
論貸款詐騙罪
私分國有資產罪研究(四川大學)
論我國刑法中的立功制度
論濫用職權罪
准搶劫罪研究
論安樂死的非犯罪化
玩忽職守罪及其立法完善
論受賄罪共犯的認定
非法佔有目的研究
論合同詐騙罪
罰金刑研究
自首問題研究
盜竊罪若干疑難問題研究
危害國際航空犯罪立法研究與懲治預防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及法律規范研究
挪用公款罪若干問題研究(四川大學)
論走私毒品罪及其防控措施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之探討
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制度研究
論挪用公款罪
論合同詐騙罪的認定及處罰
論軍婚的刑事法保護
洗錢犯罪構成要件研究
關於我國減刑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單位犯罪的相關問題研究
自首制度理論與實務若干問題研究
結果加重犯若干問題研究
單位犯罪若干問題研究
試論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若干問題研究
挪用公款罪若干問題研究(山東大學王)
交通肇事罪逃逸問題研究
論犯罪的間接故意
不作為犯罪問題研究
自首制度研究

熱點內容
房產代持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4 14:34:48 瀏覽:541
勞動法違法案例百度文庫 發布:2025-10-04 14:29:01 瀏覽:565
舟山法院房屋拍賣 發布:2025-10-04 14:28:58 瀏覽:45
電商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10-04 14:24:36 瀏覽:110
心勞動法合同解釋第三十五條 發布:2025-10-04 14:23:07 瀏覽:85
輕傷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04 14:19:24 瀏覽:180
新河南省煙草實施條例 發布:2025-10-04 14:19:09 瀏覽:135
別人寫的東西我簽的字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04 14:18:32 瀏覽:939
銀行業法律顧問工作 發布:2025-10-04 14:18:31 瀏覽:719
勞動法拖欠農民工工資 發布:2025-10-04 14:10:58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