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購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1. 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一、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協議書確實具有法律效力。其本質上是合同的一種形式。只要協議書是由雙方當事人基於真實意願達成一致後訂立,且雙方均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協議書的內容不違反法律及社會公序良俗,那麼該協議書就是合法有效的,在法律上得以執行。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三、如何撰寫有效的協議書
為了確保協議書的有效性,應遵循以下條件:
1、內容合法:協議書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強制性規定,不得違法。
2、內容明確:協議內容應簡明扼要、直接了當,根據不同類型的協議明確約定各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及解除合同的條件、有效期等關鍵要素。
3、信息真實:協議各方當事人的信息應真實准確,不得有虛假陳述。
4、簽字蓋章:協議必須由各方當事人親自簽字或蓋章,確保簽字蓋章行為真實有效。
2. 簽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1. 簽訂的協議書通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為其本質上就是合同。
2. 只要協議書的內容不違反法律禁止的規定,並且在雙方公平、自願的基礎上達成,就具有法律效力。
3. 如果協議書中包含的法律禁止規定內容,不會導致整個協議書失去法律效力,而是相關條款無效。
4. 法律效力意味著法律所具有或賦予的約束力,無論是規范性法律文件還是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5. 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並能夠獲得法律的保護。
6. 協議書要具有法律效力,必須滿足以下條件:簽訂者具有締約能力;協議內容是雙方真實合法的意思表示;協議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7. 協議書是日常生活中協作雙方或多方,為解決問題或預防糾紛,確立法律關系,實現共同利益而協商一致後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8. 訂立協議書的目的是為了從制度和法律上固定雙方協議所承擔的責任。
9. 協議書作為具有約束力的憑證性文書,對當事人雙方(或多方)具有制約性,能監督雙方遵守諾言,約束隨意反悔的行為。
10. 協議書的法律效力與合同基本相同,可以採取合同中的條款、獨立的協議書或其他書面形式,如信函、電報、傳真、電子郵件等。
11. 如果協議書中的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則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12. 如果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撤銷。
13.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撤銷。
1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具備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有效的。
15. 如果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16.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除非法律或當事人另有規定。
17.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辦理批准等手續的合同,未履行相應義務的當事人需承擔責任。
3. 關於商品房定購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商品房定購協議書≥在法律上是有效的,你要注意定購和訂購是不同的,定購違版約除退還定金外,一般權按定金額來賠付;訂購對雙方沒有約束力,只需退還訂金。按你說的協議條文內容來看,開發商要陪付給你違約金,但你要注意開發商是否因為"不可抗力事件"才無法完成協議,如天災、政府政策改變等非開發商的原因造成,如果是的話你只能拿回定金,如果不是"不可抗力事件"那你可到法院去告開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