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反恐怖法之法律責任

反恐怖法之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10-12 16:36:01

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辦法(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防範和懲治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加強反恐怖主義、反極端主義工作,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開展反恐怖主義、反極端主義工作,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製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以實現其政治、意識形態等目的的主張和行為。第四條反恐怖主義、反極端主義工作堅持防範為主、懲防結合,先發制敵、保持主動,專群結合、全民參與的原則。第五條反恐怖主義、反極端主義工作應當標本兼治、綜合施策,依法打擊、寬嚴相濟,尊重習俗、保障人權。第六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第三條規定,出於恐怖主義目的,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認定為恐怖活動:

(一)與境內外恐怖活動組織、個人勾連或者接受境外恐怖活動組織、個人指使、派遣、資助,實施或者准備實施恐怖活動的;

(二)為組建恐怖活動組織、發展成員或者組織、策劃、實施恐怖活動,而組織、糾集他人宣揚、傳播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

(三)為實施恐怖活動,建立訓練場所或者組織、糾集他人進行體能、技能訓練的;

(四)為恐怖活動組織、實施恐怖活動或者恐怖活動培訓招募、運送人員的;

(五)為參加恐怖活動組織、接受恐怖活動培訓或者實施恐怖活動,組織、煽動他人偷越國(邊)境的;

(六)利用手機、互聯網、移動存儲介質或者音頻視頻資料、電子文稿、音像製品、印刷品等,宣揚、傳播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或者傳授恐怖犯罪方法的;

(七)其他恐怖活動。第七條極端主義是恐怖主義的思想基礎,防範和懲治極端主義活動是反恐怖主義的重要治本之策。

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義或者其他方法煽動仇恨、煽動歧視、鼓吹暴力等極端主義。第八條自治區設立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按照國家反恐怖主義工作部署,統籌規劃、指揮協調全區反恐怖主義工作;各州市(地)設立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負責本地區反恐怖主義工作;各縣市(區)根據需要設立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

生產建設兵團設立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在自治區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統一領導下,做好反恐怖主義工作。

各級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下設辦事機構,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應當向上一級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報告工作,緊急情況應當立即上報,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第九條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機關等成員單位應當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做好反恐怖主義、反極端主義工作。

有關部門應當建立聯動配合機制,依靠、動員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共同開展反恐怖主義、反極端主義工作。

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協助、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反恐怖主義、反極端主義工作。第十條實行反恐怖主義、反極端主義工作責任制,主要包括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責任以及領導責任和崗位責任。各有關地方、部門、單位應當建立任務明確、層級清晰、相互承接、到崗到人的責任體系。第十一條對於報告恐怖活動和極端主義活動情報信息線索,協助防範、制止恐怖活動或者在反恐怖主義、反極端主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門因反恐怖主義工作需要,逐級報請國務院或者中央有關部門批准,可以與相鄰國家或地區開展反恐怖主義國際合作。第二章恐怖活動組織和人員的認定與公告第十三條自治區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需要認定恐怖活動組織和人員的,向國家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提出申請。

自治區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外事僑務部門和各州市(地)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需要認定恐怖活動組織和人員的,應當向自治區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提出申請。由自治區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決定是否向國家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提出申請。

❷ 國家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發現什麼或恐怖活動嫌疑人員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

法律分析:
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協助、配合有歲蠢關部門開展反恐怖主義工作的義務,發現恐怖活動嫌疑或者恐怖活動嫌疑人員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或者有關部門報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
第二條 國家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依法取締恐怖活動組織,對任何組織、策劃、准備實施、實施恐怖活動,宣揚恐怖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為恐怖活動提供幫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國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動組織和人員作出妥協,不向任何恐怖活動人員提供庇護或者給予難民地位。
第三條 本法所稱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製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以實現其政治、意識形態等目的的主張和行為。
本法所稱恐怖活動,是指恐怖主義性質的下列行為:
(一)組織、策劃、准圓襲備實施、實施造成或者意圖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公共設施損壞、社會秩序混亂等嚴重社會危害的活動的;
(二)宣揚恐怖主義,煽乎腔陪動實施恐怖活動,或者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的物品,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戴宣揚恐怖主義的服飾、標志的;
(三)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的;
(四)為恐怖活動組織、恐怖活動人員、實施恐怖活動或者恐怖活動培訓提供信息、資金、物資、勞務、技術、場所等支持、協助、便利的;
(五)其他恐怖活動。
本法所稱恐怖活動組織,是指三人以上為實施恐怖活動而組成的犯罪組織。
本法所稱恐怖活動人員,是指實施恐怖活動的人和恐怖活動組織的成員。
本法所稱恐怖事件,是指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危害的恐怖活動。

熱點內容
內幕交易行政法規 發布:2025-10-12 20:00:34 瀏覽:343
傳統道德批評 發布:2025-10-12 20:00:33 瀏覽:380
民事訴訟法模擬法庭案例 發布:2025-10-12 19:55:32 瀏覽:391
社會組織管理政策法規選編 發布:2025-10-12 19:39:21 瀏覽:839
刑事訴訟法中對證據 發布:2025-10-12 19:26:19 瀏覽:596
阜陽招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12 19:24:35 瀏覽:130
2015年新動迂法規 發布:2025-10-12 19:18:22 瀏覽:511
新修改處分條例 發布:2025-10-12 19:07:54 瀏覽:340
武漢大學國際經濟法考研科目 發布:2025-10-12 19:03:33 瀏覽:220
新部隊條例 發布:2025-10-12 18:50:49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