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教育部規定有法律效力嗎

教育部規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5-10-13 02:41:31

❶ 地方性教育法規和教育規章的區別

法律分析:主體不同 :前者是地方人大制定的,後者是教育部制定的。法律效力不同:二者的效力是平級的,要請國務院裁決,若要認定教育規章效力更高,則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準的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除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其他設區的市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綜合考慮本省、自治區所轄的設區的市的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依照本條第二款規定行使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職權。自治州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依照前款規定確定。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已經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涉及本條第二款規定事項范圍以外的,繼續有效。

第八十條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❷ 地方政府部門(比如教育廳、教育局等)出台的文件有法律效力嗎這些文件屬於何種性質

有法律效力。這些文件被稱謂部門規范性文件(某些地方性法規已有這樣的法定稱謂),效力低於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位於我國法律體系的最底層。

一旦它們與法律、法規、規章抵觸,將被宣告無效。但宣告無效必須由法定主體經法定程序來進行。一般可能是這些部門的本級政府或者其上級部門。法院也有可能因為這些文件違法而拒絕適用,使得這些文件在司法領域形同虛設。

地方政府部門依據這些文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行為相對人不服的話,可以提起行政復議,若文件違法,還可向復議機關一並要求審查這些文件的合法性。法院在審理行政訴訟案件是,也有權對這些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以決定是否適用。

總之,包括部門規范性文件在內的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是當今被實際適用最多的社會學意義上的「法律」,但它們的合法性在整個實體法體系中是最低的,易受質疑。事實上,大量的政府部門違法行使職權的情況依據的正是這類文件。

看了你的問題補充,
首先,這份文件毫無疑問有法律效力。
其次,這份文件屬於部門規范性文件。(見《廣東省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注意,這是一部地方政府規章,是《立法法》意義上的法律,效力比你提到的部門規范性文件高)。
再次,你要確定這部文件的沒有效力的話,最好查找它的上位法,一旦它跟上位法抵觸的話,那你的官司就贏了一半。之所以是一半,因為你還要依靠有權機關宣告它無效或者法院審查決定不適用這份文件。
最後,就這個案件而言,是一個合同糾紛案件而已。問題是你的學生當事人要解除合同,你最好先研究合同法里這部分的規定,合同法是法律,比部門規范性文件的效力高多了。
最後的最後,你有問題再問我也可以。

❸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生懲戒辦法》有沒有法律效力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生懲戒辦法》是一個指導性文件,應該具有法律效力,相當於法律條文。

❹ 教育部五項管理規定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一般情況下,地方規章和部門規章在各自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立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

❺ 教育部的部門規范性文件只對學校有約束力嗎

學校單方面制訂的規章制度可以具有法律效力。
(一) 制定學校章程的依據 制定學校章程的依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方面是要有法律依據,當前制定小學學校章程的法律依據主要包括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制定的《教師資格條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規;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小學管理規程》等章程,以及地方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有關教育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及規章等。在制定學校章程時絕不能與這些法律法規相抵觸。另外一個制定學校章程的依據是指從學校客觀實際出發的客觀依據,它包括學校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由於各學校實際情況不同,制定出的學校章程也就不可能一樣。如學校章程中有關學校領導體制的內容、內部管理體制的內容、學校發展目標等,都會因各學校實行的體制、機制、辦學目標等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二) 制定學校章程的基本原則 既然學校章程是學校的「小憲法」,在學校的內部管理中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那在制定學校章程時決不能草率,而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學校章程的制定首先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及規章的要求,不能與現行的有關教育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相抵觸,如法律規定學校應當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作為學校章程就不能另行規定本校的收費標准。同時學校章程不能越權,不能超越法律法規的授權范圍,不能超越本校的職權范圍,把本來應由法律法規或上級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制定在章程中。如學校章程不能自己改變學校的性質;不能對、有關行政部門或非學校人員等提出義務或禁止性要求。另外製定學校章程要將原則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學校章程作為學校的「小憲法」必須對學校重大的基本問題做出原則的規定,而對於學校某一方面的工作以及許多具體問題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做出具體規定。對於這些局部性問題,須通過制定其他管理制度來加以規范,從而形成完備的學校內部管理體系。同時,學校章程的法律地位也要求其必須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以便監督調控和學校自主管理的正常運行,不具有操作性的學校章程其實是一紙空文。其次制定學校章程必須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而不能脫離本校現實的辦學條件和特點、生搬硬套別的學校的經驗。當然不容否認,同一類學校由於具有諸多共同特性,決定了其學校章程的基本內容是大致相同的。
(三)制定學校章程的程序 學校章程的制定程序一般為先由學校成立專門的章程起草小組,負責章程的調研起草工作。起草小組在深入調查研究及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後,完成學校章程草案。然後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在起草小組反復修改的基礎上,將章程草案提交學校決策(校長辦公會和校務會議)審議。審議後,再將學校章程草案提交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經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後,將學校的章程報送學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核准。經教育主管部門審核批准後,學校章程制定程序也就宣告結束。此時的章程,也就具有了法律上確立的地位。外界形式的變化以及學校自身的改革和發展,對學校章程都將不斷提出修改要求,因此我們在學校章程的附則中規定了修改程序,學校章程的修改必須經校務會議討論,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報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門核准後生效。

熱點內容
環境法是行政法嗎 發布:2025-10-13 05:11:06 瀏覽:492
勞動合同法曾湘泉 發布:2025-10-13 05:05:58 瀏覽:464
試述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13 05:04:33 瀏覽:540
合同法對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發布:2025-10-13 05:01:32 瀏覽:198
洛陽法學會 發布:2025-10-13 05:01:31 瀏覽:877
司法考試閱卷 發布:2025-10-13 04:56:37 瀏覽:990
醉酒致死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3 04:55:18 瀏覽:5
可以學法律知識的app 發布:2025-10-13 04:45:56 瀏覽:707
手寫遺囑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3 04:41:37 瀏覽:377
重慶法寶法律公司地址6 發布:2025-10-13 04:34:40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