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納法律法規責任
㈠ 出納犯什麼錯會坐牢
一、出納犯什麼錯會坐牢
1、出納犯錯會坐牢有會計做假帳可根據具體情節,承擔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犯以下錯會坐牢: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三條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其中的會計人員,五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
二、出納撕了單位的作廢收據犯罪嗎
出納撕了單位的作廢收據並不會構成犯罪,收據不同於發票。收據只是一個作帳憑證,不同於發票需要認證抵扣及申報,更別說該收據是已經作廢失去效力了的。但是在平時不能隨便撕收據收據,即使收據出現錯誤的也應該將作廢的收據粘貼在原底聯的後面,要收齊,再開具一張新的就行了。沒有交回舊收據不能開具新的,容易產生重復記賬和新舊判斷不清等問題。
㈡ 單位賬目有問題出納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出納當然有責任。出納對於單位賬目是主要負責人員,自然要對賬目問題負主要責任。因此,出現單位賬目有問題的情況時,出納要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四十五條 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可以處以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可以由所在單位或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㈢ 老闆要從公司拿錢,出納有沒有責任
只要審批手續齊全,出納沒有責任。
老闆讓出納挪用資金出納一般也是會承擔法律的責任,但如果出納可以找到自己是被迫的行為,那麼侍肢銀一般就不會構成犯罪,挪用資金罪的行為一般只要條件構成就會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主要還是要看出納與直接領導之間的的犯意溝通。如果出納是被直接領導所騙,以為直接領導挪用的公款是用於本單位的公務活動的,這只能算是違反財經紀律;如果出納明知直接領導是用於其他目的,與公務無關的,那出納構成挪用公款犯罪,則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老闆詐騙財務不知情不構成詐騙罪的共犯,若是明知老闆實施詐騙業務仍提供財務工作的,構成詐騙,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飢枝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出納應向老闆說清楚,如果老闆仍堅持,出納也不能做這個事,因此作為公司出納,涉及這么大金額,恐怕將由檢察院追究其瀆職責任,可能要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七十三條 挪用特定款物罪 挪用用於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情節嚴重,致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遭受重大損害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老宴,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㈣ 公司出問題出納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看具體情況定。如果明知的情況下,仍然積極參與,主觀上是故意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只是處理公司的財物問題,也應當符合財會要求,否則,如果老闆涉嫌挪用資金,屬於刑事犯罪的,則是屬於共同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