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損害賠償責任法律依據

損害賠償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時間: 2025-10-13 11:59:08

民法典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關於侵權賠償的規定詳見民法典第1166-1177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咐鬧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無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責任承擔方式】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共同侵權】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條【教唆侵權、幫助侵權】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胡瞎;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衡做罩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條【共同危險行為】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條【分別侵權承擔連帶責任】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條【分別侵權承擔按份責任】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過失相抵】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條【受害人故意】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條【第三人過錯】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自甘風險】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自助行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范圍內採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受害人採取的措施不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㈡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法律依據

一、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法律依據
1、以法律為依據。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當事人可以協商賠償費用的支付方式。協商不一致的,賠償費用應當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確有困難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是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提供相應的擔保。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如果有火災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該怎樣解決
1、火災事故認定書中起火原因含糊不清。火災事故發生後,通常由消防部門出具火災事故認定書。目前消防部門的認定書套用統一的格式文本,對起火原因的描述多採用排除法,缺乏對起火直接原因的認定和傾向性意見,給法院查明事實帶來困難。如一認定書載明起火原因為「排除電氣故障、遺留火種、外來火種引起火災的可能,未發現放火引發火災的證據,無法排除物品自燃引發火災的可能」,原告據此認為火災系被告管理不善而引發,被告則認為火災系原告的貨物自燃引起;
2、火災事故責任認定部門缺位。與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故責任作出直接認定不同,消防部門的火災事故認定書主要描述起火地點、受損物資、人員傷亡情況等,但不明確認定事故責任主體,亦不劃分事故責任比例,導致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後,法院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調查判定火災事故的責任歸屬和比例;
3、火災事故鑒定程序啟動難。實踐中,雙方當事人通常會對火災成因、火災損失金額等存有爭議,並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但由於目前缺乏相關法律規定和獨立的鑒定機構,司法鑒定程序往往難以啟動,導致當事人的權利較難獲得救濟。

熱點內容
勞動法值班補貼標准 發布:2025-10-13 14:15:25 瀏覽:385
勞動法年假是幾天 發布:2025-10-13 14:13:50 瀏覽:416
福州市倉山區東部新拆遷舊條例 發布:2025-10-13 14:07:51 瀏覽:770
如何完善中國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13 14:05:47 瀏覽:121
司法拍賣的程序 發布:2025-10-13 14:00:44 瀏覽:231
刑法是公法還是私法 發布:2025-10-13 13:59:16 瀏覽:119
協議打掉孩子有法律效力么 發布:2025-10-13 13:55:34 瀏覽:874
廣西桂林龍勝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3 13:50:15 瀏覽:617
法學名案 發布:2025-10-13 13:47:44 瀏覽:484
大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13:35:58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