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承擔法律責任的情
A. 金融機構承擔法律責任的情形有
法律分析:1. 違反市場准入規定的法律責任。
2. 違反經營管制規定的法律責任。
3. 違反誠實經營和審慎經營義務的法律責任。
4. 違反提交財務資料義務的法律責任。
5. 補充性制裁措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四條 擅自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或者非法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的,由中國銀監會予以取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中國銀監會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萬元的,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中國銀監會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萬元的,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其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未經批准設立分支機構的;(2)未經批准變更、終止的;(3)違反規定從事未經批准或者未備案的業務活動的;(4)違反規定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貸款利率的。
第四十六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中國銀監會責令改正,並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其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未經任職資格審查任命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2)拒絕或者阻礙非現場監管或者現場檢查的;(3)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報表、報告等文件、資料的;(4)未按照規定進行信息披露的'(5)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6)拒絕執行本法第37條規定的強制整改措施的。
第四十七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按照規定提供報表、報告等文件、資料的,由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所謂不按照規定提供實踐中包括拒絕提供、遲延提供、提供不完全和提供不真實等情形。
第四十八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有關銀行業監督管理規定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除依照本法第43條至第46條規定處罰外,還可以區別不同情形,採取下列措施:(1)責令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2)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3)取消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一定期限直至終身的任職資格,禁止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一定期限直至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
B. 對違反行政強製法第65條第66條的規定
六十五條是關於金融機構違反凍結、劃撥的規定所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1、在凍結前向當事人泄露信息的。《行政強製法》明確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規定決定實施凍結存款、匯款的,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程序,並向金融機構交付凍結通知書。金融機構接到行政機關依法作出的凍結通知書後,應當立即予以凍結,不得拖延,不得在凍結前向當事人泄露信息。這就明確了金融機構具有配合行政機關實施凍結存款、匯款這一強制措施的法定義務。這里的「金融機構"是指商業銀行和開辦存款、貸款及結算業務的郵政企業、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機構。如果金融機構沒有依法履行這一法定義務,在凍結前向當事人泄露相關信息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2、對應當立即凍結、劃撥的存款、匯款不凍結或者不劃撥,致使存款、匯款轉移的。按照《行政強製法》的要求,金融機構接到行政機關依法作出的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後,應當立即予以凍結,不得拖延。行政機關作出的劃撥存款、匯款的決定應當書面通知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應當在接到行政機關依法作出的劃撥存款、匯款的決定後立即予以劃撥。如果金融機構違反這一規定,接到行政機關的通知或者決定後沒有立即進行凍結或者劃撥存款、匯款的,則要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此外,對於依照法律規定沒有劃撥這一直接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金融機構在接到人民法院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後,應當及時予以劃撥存款、匯款,否則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將不應當凍結、劃撥的存款、匯款予以凍結或者劃撥的。行政機關所作出的凍結決定、劃撥決定規定了凍結、劃撥的當事人存款、匯款的賬號和金額,金融機構應當按照決定執行,不得將不應當凍結、劃撥的存款、匯款予以凍結或者劃撥。將不應當凍結、劃撥的存款、匯款予以凍結或者劃撥的違法行為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況:(1)擴大了凍結、劃撥的數額;(2)沒有行政機關的決定,擅自凍結。、劃撥當事人的存款或者匯款;(3)對法律規定以外的行政機關或者組織要求凍結、劃撥當事人存款或者匯款的,金融機構沒有予以拒絕而實施了凍結、劃撥行為。凍結、劃撥當事人的存款、匯款是一項重要的行政強制權,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實施,不得委託給其他行政機關或者組織;其他任何行政機關或者組織不得凍結存款、匯款。這是《行政強製法》確定的原則。對於法律規定以外的行政機關或者組織要求凍結、劃撥當事人存款或者匯款的,金融機構應當予以依法拒絕,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未及時解除凍結存款、匯款的。《行政強製法》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解除凍結決定的,應當及時通知金融機構和當事人。金融機構接到通知後,應當立即解除凍結。此外,當行政機關在法定的期限內未作出處理決定或者解除凍結的決定時,金融機構應當自凍結期滿之日起解除凍結。根據上述規定,金融機構未及時解除凍結存款、匯款的違法行為包括兩種情況:(1)接到行政機關解除凍結的決定後沒有執行;(2)在行政機關在法定的期限內未作出處理決定或者解除凍結決定的情況下,沒有履行自凍結期滿之日起解除凍結的法定義務。對於這兩種情況,都要追究金融機構的法律責任。
對於金融機構在凍結前向當事人泄露信息,或者對應當立即凍結.、劃撥的存款、匯款不凍結、劃撥,致使存款、匯款轉移,將不應當凍結、劃撥的存款、匯款予以凍結或者劃撥,以及未及時解除凍結存款、匯款的行為,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是:由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這里的「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是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金融業監管機構。關於處分的法律責任,這里應當指出一點:本條規定的「處分"主要是一種紀律處分。由於金融機構不是國家機關,其工作人員不是公務員,所以對其處分屬於紀律處分,包括內部工作紀律處分和黨內紀律處分。
對於依照法律規定沒有劃撥這一直接強制權的行政機關,需要依法申請法院執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決定。法院在裁定執行後,對金融機構違反本法的有關規定妨礙法院執行的行為,應當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其實施司法上的強制措施。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3條的規定,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凍結或者劃撥存款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可以予以罰款,並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人民法院作出罰款、拘留的決定必須經院長批准。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此外,根據《商業銀行法》第73條的規定:商業銀行非法凍結、扣劃個人儲蓄存款或者單位存款的,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如果金融機構中的商業銀行有將不應當凍結、劃撥的存款、匯款予以凍結或者劃撥的違法行為的,還要依據商業銀行法的上述規定予以處罰。
六十六條是關於執行款項未劃入規定賬戶,金融機構、行政機關、人民法院依法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行政強製法》第49條明確規定:「劃撥的存款、匯款以及拍賣和依法處理所得的款項應當上繳國庫或者劃入財政專戶。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違反這一規定主要有兩種情形:
1、金融機構未按規定將款項上繳國庫或者劃入財政專戶。對違反規定的金融機構,由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處以違法劃撥款項二倍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責令改正,是指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金融機構將未劃入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款項劃出,按規定上繳國庫或者劃人財政專戶。責令改正的目的是糾正已發生的違法行為,使之恢復到合法的狀態。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責令改正不是一種行政處罰,通常是實施行政處罰的前置條件。罰款,是指行政機關強制違反行政法規的單位和個人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處罰,是行政處罰中一種常見的形式。本條規定罰款數額為違法劃撥款項的二倍,這屬於倍率式罰款數額設定方式。除倍率式罰款外,罰款數額的設定方式還包括規定具體罰款數額的固定數值式、規定罰款數額區間的數值數距式、規定罰款數額上限的數值封頂式、規定罰款數額下限的數值保底式等。倍率式罰款一方面在法律條文中不規定固定的罰款數額,避免在具體案件中罰款過高或者過低,造成過罰不當,另一方面在具體案件中罰款數額確定,防止行政機關裁量權過大。對未按規定將款項上繳國庫或者劃入財政專戶的金融機構,除罰款外,還要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這里的處分包括行政處分和紀律處分。
2、行政機關、人民法院指令金融機構將款項劃入國庫或者財政專戶以外的其他賬戶。對違反規定的行政機關、人民法院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這里的處分是指依據公務員法給予的行政處分。處分的種類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受撤職處分的,應當按照規定降低級別。
法律依據:
《行政處罰法》六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在凍結前向當事人泄露信息的;
(二)對應當立即凍結、劃撥的存款、匯款不凍結或者不劃撥,致使存款、匯款轉移的;
(三)將不應當凍結、劃撥的存款、匯款予以凍結或者劃撥的;
(四)未及時解除凍結存款、匯款的。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金融機構將款項劃入國庫或者財政專戶以外的其他賬戶的,由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處以違法劃撥款項二倍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違反本法規定,行政機關、人民法院指令金融機構將款項劃入國庫或者財政專戶以外的其他賬戶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