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工傷和解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工傷和解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5-10-17 22:53:21

1. 工傷私了協議有法律效力

工傷私了賠償協議是有效的。但是在以下情況下是無效的:
1、在未經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之前,就對是否認定工傷和勞動能力等級做出協議的。
2、存在顯失公平、重大誤解,甚至是在用人單位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的情況下簽訂的。
3、違反了工傷保險條例對工商事故的管理制度,而且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的目的。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一、工傷私了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工傷私了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工傷認定、賠償是國家強制執行的范圍,必須通過勞動保障部門來處理,協議破壞了國家關於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應屬於無效。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二、發生工傷後,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和解協議有效嗎
1、對於勞動者受傷後,在醫療期間的「私了」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的問題,對此我國法律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勞動者受傷後在醫療期間與公司不公平的有損勞動者權益的「私了」協議,或者是勞動者對公司的一切問題自負的單方保證,都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2、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工傷賠償即使達成了一致協議,並經過了公證,如果勞動者反悔的,也會被人民法院推翻已經簽字的私了協議。
但是,工傷發生後,如果用人單位既未向主管部門上報,又未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認定工傷,在這種情況下的協議是無效的。如果用人單位及時向行政主管部門上報,並啟動工傷認定程序,那麼這種情況下的私了協議是有效的。
三、工傷糾紛是否可以和解
1、工傷,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
2、工傷賠償糾紛可以雙方私下簽訂和解協議,此協議視為民事合同,雙方有履行協議約定的義務。若雙方經勞動仲裁委會調解簽訂調解協議,這時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則可直接申請書法院強制執行。
3、首先區分是工傷糾紛還是僱傭損害賠償案件。兩者的賠償程序和標准有較大的區別,導致的賠償金額也有差距。屬於勞動糾紛應先申請工傷認定,再依法申請作出勞動能力鑒定,就鑒定結論要求賠償,協商不成的提起勞動仲裁。(要有勞動關系證明才可以按照工傷處理)工傷的賠償依據是本人工資和社平工資,起訴的被告是單位。
而屬於臨時性的勞務、僱傭行為,由僱主承擔一定賠償責任,協商不成可以直接起訴要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
四、工傷賠償流程怎麼走
1、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
2、單位沒有提起工傷認定的,工傷者一定要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部門提出申請。社保經辦機構調查認定後,書面通知單位及傷者。
3、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即走完工傷認定程序後),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後,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
4、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准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則依據標准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5、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則可以依據勞動仲裁法規提起仲裁程序,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六條規定,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應當簡捷、方便。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