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兌人出具的拒絕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1. 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提示付款逾期了怎麼辦 急急急!
持票人超過提示付款期但未超過票據到期日2年提示付款的,在作出合理書面說明後,承兌行可按規定付款。持票人超過票據到期日2年提示付款的,承兌行可拒付票款。
銀行承兌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權。
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應當提供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絕證明、退票理由書或者未按照規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但是,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應當對持票人承擔責任。
拒絕證明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被拒絕承兌、付款的票據種類及其主要記載事項;
(二)拒絕承兌、付款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
(三)拒絕承兌、付款的時間;
(四)拒絕承兌人、拒絕付款人的簽章。
退票理由書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所退票據種類;
(二)退票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
(三)退票時間;
(四)退票人簽章。
其他證明是指:
(一)醫院或者有關單位出具的承兌人、付款人死亡證明;
(二)司法機關出具的承兌人、付款人逃匿的證明;
(三)公證機關出具的具有拒絕證明效力的文書。
(1)承兌人出具的拒絕證明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持票人應當自收到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之日起3日內,將被拒絕事由書面通知其前手。
其前手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內書面通知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時向各匯票債務人發出書面通知。
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通知給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損失的,由沒有按照規定期限通知的匯票當事人。
承擔對該損失的賠償責任,但是所賠償的金額以匯票金額為限。在規定期限內將通知按照法定地址或者約定的地址郵寄的,視為已經發出通知。
持票人可以不按照票據債務人的先後順序,對其中任何一人、數人或者全體行使追索權。持票人對票據債務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已經進行追索的,對其他票據債務人仍可行使追索權,被追索人清償債務後,與持票人享有同一權利。
行使追索權的追索人獲得清償時或行使再追索權的被追索人獲得清償時,應當交出票據和有關拒絕證明,並出具所收到利息和費用的收據。
背書是指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並簽章的票據行為。銀行承兌匯票的持票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或者將一定的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時就必須以背書的形式來進行。
2. 銀行承兌匯票的背書人由於書寫塗描不規范而拒絕開證明該怎麼辦
這個必須要開證明的,如果是公司的錢,更需要證明。你可以請第三背書人找第二背書人開證明的,或者請求銀行開出通知的。不過這個有點難就是。
3. 票據到期拒付行使追索權需要提供拒絕證明和退票理由書及有關合法證明怎麼提供才能有效
我國抄《票據法》是這么規襲定的,第六十二條,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應當提供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持票人提示承兌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絕的,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必須出具拒絕證明,或者出具退票理由書。未出具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的,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
4. 背書人拒絕出證明怎麼辦
匯票追索權是指匯票到期不獲付款或期前不獲承兌或有其他法定原因時,持票人依法履行保金後,向匯票上所有票據行為人請求償還匯票金額、利息及其他法定款項的一種票據權利,是繼票據付款請求權後的第二次權利,是對付款請求權的補充。
一、匯票追索權的特徵 1、具有選擇性。我國《票據法》第61、68條規定: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及匯票的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持票人可以不按匯票債務人的先後順序,對其中一人、數人或全體行使追索權。由此可見,持票人可以自由選擇行使匯票追索權的對象,不必依照票據債務人承擔票據債務的前後順序逐次追索;持票人既可向票據債務人中的一人或數人行使,也可同時向全體債務人行使。 2、具有代位性。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權獲得相應清償後,追索權沒有消失,而是轉移給被追索人;被追索人清償債務後,獲得向其前手追索的權利。 3、具有變更性。持票人不受已經開始的追索權行使的限制,只要其追索權未實現,得再進行新的追索。 二、追索權行使的要件。 匯票追索權的行使必須具備一定條件,要求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同時具備,持票人方可依法行使該權利。 1、實質要件。即行使追索權的內在原因或條件,因期前追索、到期追索兩種情況不同而有所不同。就期前追索而言,一般限於遠期匯票即定日付款、出票後定期付款及其見票後定期付款的匯票,根據《票據法》第61條2款規定,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是匯票被拒絕承兌。匯票到期日前,持票熱人依法向匯票上記載的付款人請求承兌而被拒絕時,持票人取得追索權。依我國《票據法》規定,拒絕承兌包括匯票所載付款人直接拒絕承兌、承兌人進行附條件承兌依法視為拒絕承兌以及對匯票金額進行部分承兌。二是承兌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匯票到期日前,發生承兌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情況時,產生期前追索權。在實踐中,承兌人死亡、逃匿情形,通常應發生在匯票已經承兌,但匯票到期日尚未到之時;而付款人死亡、逃匿的情形,通常發生於匯票尚未承兌之時。三是承兌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或因違法被責令停止業務活動。承兌人或付款人被宣告破產、責令停止業務活動時,其清償債務能力處於不確定狀態,為了維護持票人的利益和票據的流通信譽,法律賦予持票人此情形下的期前追索權。就到期追索而言,其實質要件為按期提示付款被拒絕。《票據法》第61條1款規定: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時不獲付款,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匯票付款人、承兌人拒絕支付;二是客觀無法實現支付或提示,如在進行提示付款時,匯票上所記載的付款場所不存在。 2、形式要件。匯票追索權的行使一般要求具備三項形式要件:第一,持票人必須依有效的票據進行提示。無論提示承兌還是提示付款必須依有效票據進行,才能發生提示效力,在被拒絕時方可發生追索權。第二,持票人必須在法定期限內進行提示。即持票人只能在法律規定的提示承兌期間或提示付款期間為提示。第三,取得有關證明。在我國,作為行使追索權形式要件的證明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是拒絕證明。即有法律規定的,對持票人依法提示承兌或付款而被拒絕的事實出具的有效力的文書,是對被拒絕的直接證明,包括拒絕承兌證明和拒絕付款證明兩種。為了維護持票人的權益,我國將出具拒絕證明定為承兌人和付款人的一項義務。在國外票據法上,雖然也都將作成拒絕證明規定為持票人行使追索權的必經程序,但又作了例外規定。如日內瓦《統一匯票本票法》第46條規定了拒絕證明的約定免除,即若票據當事人在匯票上作了「免除作成拒絕證明」的記載時(1),持票人就無須再請求當事人出具拒絕證明即可進行追索。另有一些國家規定發生不可抗力可免除作拒絕證明。我國《票據法》對免作拒絕證明未作規定,筆者認為應增加此方面的規定,與世界接軌。 二是退票理由書。一般是持票人向承兌人或付款人委託的銀行提示承兌或付款遭到拒絕後,由被委託銀行出具的,記載銀行不承兌、不付款理由的書面證明。 三是有關機關出具的合法證明。具備一定資格條件且必須與拒絕承兌或付款有相關關系的機關出具的有證據力的證明。我國主要規定了三種:(1)醫院或有關單位出具的承兌人、付款人死亡的證明;(2)司法機關出具的承兌人、付款人逃匿的證明;(3)公證機關出具的具有拒絕效力的文書。 四是有關司法文書和行政主管部門的處罰決定。我國《票據法》第64條規定: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的,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文書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承兌人或付款人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處罰決定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三、匯票追索權行使的程序。 依照《票據法》規定,完整行使匯票追索權一般要經過:持票人在法定期限進行提示;取得拒絕證明或退票理由書及其他合法證明;拒絕事由的通知;確定追索對象;被追索人清償,追索權人受領。前兩個程序作為形式要件已祥述,現就後兩個程序略作介紹: (一)拒絕事由的通知 拒絕事由的通知是指匯票上的追索權人為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權而在規定的期限內將匯票不獲承兌或不獲付款的事實情況告知其前手的人。應為通知的人稱為通知義務人,接受通知的人稱為被通知人。對拒絕事由通知的定性存在著一定分歧。英美法系國家票據法對拒絕事由的通知採用「要件主義」,即認為拒絕事由的通知是追索權行使的要件,若當事人未依法進行通知,則喪失追索權;大陸法系採用「義務主義」立法模式,即持票人負一定的通知義務,決絕事由的通知僅為行使追索權的程序之一。我國採用大陸法系的立法模式,《票據法》第66條2款規定:「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給前手或出票人造成損失的由沒有按照期限通知的匯票當事人承擔對該損失的賠償責任,但是所賠償金額以匯票金額為限。」拒絕事由的通知,我國要求採用書面形式,而其他國家多採用自由形式即口頭、書面、電話等形式均可。筆者認為,為了與國際自由主義接軌,為了節約資源、提高效率,我國也應改變單一書面通知形式。 若持票人違反通知義務應該承擔相應法律後果,這一點毫無異議,但若發生不可抗力持票人無法通知的,通知義務人是否必須承擔賠償責任?我國票據法無明確規定,而國外票據法大多有通知義務免除或延緩的例外規定,如允許當事人以特約方式免除通知義務;發生 不可抗力,允許當事人延緩至障礙中止後一定期間或只要當事人經過合理努力可免除義務。筆者認為,不可抗力發生時,通知義務人不能按期通知並非出於主觀過錯應當免除相應賠償責任。 (二)確定追索對象 我國票據法68條規定,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和保證人,對持票人負連帶賠償責任。由此可見,雖然各票據債務人均為被追索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但持票人為實際追索時,仍需確定明確被追索對象,償還追索金額。基於追索權的選擇性、變更性、代位性,持票人可不依順序任意選擇一債務人或數人為追索對象,並在未實現追索權前,變更追索對象,進行新的追索。但票據法對追索對象的確定也規定了例外的限制情形,即持票人為出票人時,對其前手無追索權;持票人為背書人時喪失對後手的追索權,以避免循環追索。 (三)被追索人清償 持票人行使追索權後,被追索人應當償還包括票面金額、利息、必要費用等在內的追索金額。對追索金額的確定,我國《票據法》第70條、第71條作了規定: 1、最初追索金額。即持票人向被追索人行使最初追索權時請求支付的金額,一般包括匯票金額、法定利息即匯票金額到期日起或提示付款日至到期日止依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和追索費用即取得拒絕證明和發出通知書的費用三部分。但若為期前追索,對追索人可能產生不當得利,那麼,期前追索的追索金額是否應扣除利息呢?我國台灣票據法第97條規定:「於到期日前付款者,自付款至到期日前利息,應由匯票金額內扣除,無約定利率者,依年利六厘計算」(2)。日內瓦統一票據法也有類似規定。我國票據法對此未作規定,筆者認為,票據法應借鑒,並且對當事人有約定利息的,法律不予保護。 2、再追索金額。即依再追索權的行使而得請求支付的金額,包括已經償還的追索金額、法定利息和再追索費用三部分。 (四)、追索人受償。 追索權人依法取得追索對象支付的相應的追索金額後,應將有關票據、證明和收據交還被追索人,匯票追索權行使程序即告終結。 我國票據法對匯票追索權的行使作了較詳盡的規定,但仍存在一些立法空白,需要不斷的完善,以便適應入世需要,與國際接軌。
5. 持票人在不獲得承兌付款時,應在法定期內作出拒絕證明,該拒絕證明的事項包括什麼
不是持票人做出拒絕證明,而是承兌人即付款人做出拒絕付款證明,事項包括:
(一)所退票據的種類;
(二)退票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
(三)退票時間;
(四)退票人簽章。
6. 銀行承兌匯票背書不連續,企業不出證明,承兌行如何付款,請列舉法律依據
票據法第六十一條 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的
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
匯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權:
(一)匯票被拒絕承兌的;
(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三)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或者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
第六十二條 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應當提供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
證明。
持票人提示承兌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絕的,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必須出具拒絕證明,
或者出具退票理由書。未出具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的,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民事
責任。
第六十三條 持票人因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取得拒
絕證明的,可以依法取得其他有關證明。
第六十四條 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的,人民法院的有關司
法文書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處罰決定
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第六十五條 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絕證明、退票理由書或者未按照規定期限提供其
他合法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但是,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應當對持票人承
擔責任。
第六十六條 持票人應當自收到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之日起3
日內,將被拒絕事由書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內書面通知
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時向各匯票債務人發出書面通知。
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通知給其前手或
者出票人造成損失的,由沒有按照規定期限通知的匯票當事人,承擔對該損失的賠償
責任,但是所賠償的金額以匯票金額為限。
在規定期限內將通知按照法定地址或者約定的地址郵寄的,視為已經發出通知。
第六十七條 依照前條第一款所作的書面通知,應當記明匯票的主要記載事項,
並說明該匯票已被退票。
第六十八條 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和保證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
持票人可以不按照匯票債務人的先後順序,對其中任何一人、數人或者全體行使
追索權。
持票人對匯票債務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已經進行追索的,對其他匯票債務人仍可
以行使追索權。被追索人清償債務後,與持票人享有同一權利。
第六十九條 持票人為出票人的,對其前手無追索權。持票人為背書人的,對其
後手無追索權。
第七十條 持票人行使追索權,可以請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被拒絕付款的匯票金額;
(二)匯票金額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
利率計算的利息;
(三)取得有關拒絕證明和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被追索人清償債務時,持票人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並出具所收到利息
和費用的收據。
第七十一條 被追索人依照前條規定清償後,可以向其他匯票債務人行使再追索
權,請求其他匯票債務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已清償的全部金額;
(二)前項金額自清償日起至再追索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
算的利息;
(三)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行使再追索權的被追索人獲得清償時,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並出具所
收到利息和費用的收據。
第七十二條 被追索人依照前二條規定清償債務後,其責任解除。
7. 承兌背書必須連續嗎如果不連續,是不是有證明就行;
各個銀行的要求不一樣的,你最好查114,聯系票面上的出票行問一下看應怎樣處理,他們會熱情給你答復的,那樣你會更放心的。
如果對方不給出具證明
可以好好學習一下如下幾條票據法的具體規定,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票據法第六十一條 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的
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
匯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權:
(一)匯票被拒絕承兌的;
(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三)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或者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
第六十二條 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應當提供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
證明。
持票人提示承兌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絕的,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必須出具拒絕證明,
或者出具退票理由書。未出具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的,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民事
責任。
第六十三條 持票人因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取得拒
絕證明的,可以依法取得其他有關證明。
第六十四條 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的,人民法院的有關司
法文書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處罰決定
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第六十五條 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絕證明、退票理由書或者未按照規定期限提供其
他合法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但是,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應當對持票人承
擔責任。
第六十六條 持票人應當自收到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之日起3
日內,將被拒絕事由書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內書面通知
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時向各匯票債務人發出書面通知。
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通知給其前手或
者出票人造成損失的,由沒有按照規定期限通知的匯票當事人,承擔對該損失的賠償
責任,但是所賠償的金額以匯票金額為限。
在規定期限內將通知按照法定地址或者約定的地址郵寄的,視為已經發出通知。
第六十七條 依照前條第一款所作的書面通知,應當記明匯票的主要記載事項,
並說明該匯票已被退票。
第六十八條 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和保證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
持票人可以不按照匯票債務人的先後順序,對其中任何一人、數人或者全體行使
追索權。
持票人對匯票債務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已經進行追索的,對其他匯票債務人仍可
以行使追索權。被追索人清償債務後,與持票人享有同一權利。
第六十九條 持票人為出票人的,對其前手無追索權。持票人為背書人的,對其
後手無追索權。
第七十條 持票人行使追索權,可以請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被拒絕付款的匯票金額;
(二)匯票金額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
利率計算的利息;
(三)取得有關拒絕證明和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被追索人清償債務時,持票人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並出具所收到利息
和費用的收據。
第七十一條 被追索人依照前條規定清償後,可以向其他匯票債務人行使再追索
權,請求其他匯票債務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已清償的全部金額;
(二)前項金額自清償日起至再追索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
算的利息;
(三)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行使再追索權的被追索人獲得清償時,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並出具所
收到利息和費用的收據。
第七十二條 被追索人依照前二條規定清償債務後,其責任解除。
8. 銀行承兌匯票背書不連續,對方不肯出證明,怎麼辦
可以好好學習一下如下幾條票據法的具體規定,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票據法第六十一條 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的
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
匯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權:
(一)匯票被拒絕承兌的;
(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三)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或者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
第六十二條 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應當提供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
證明。
持票人提示承兌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絕的,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必須出具拒絕證明,
或者出具退票理由書。未出具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的,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民事
責任。
第六十三條 持票人因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取得拒
絕證明的,可以依法取得其他有關證明。
第六十四條 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的,人民法院的有關司
法文書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處罰決定
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第六十五條 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絕證明、退票理由書或者未按照規定期限提供其
他合法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但是,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應當對持票人承
擔責任。
第六十六條 持票人應當自收到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之日起3
日內,將被拒絕事由書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內書面通知
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時向各匯票債務人發出書面通知。
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通知給其前手或
者出票人造成損失的,由沒有按照規定期限通知的匯票當事人,承擔對該損失的賠償
責任,但是所賠償的金額以匯票金額為限。
在規定期限內將通知按照法定地址或者約定的地址郵寄的,視為已經發出通知。
第六十七條 依照前條第一款所作的書面通知,應當記明匯票的主要記載事項,
並說明該匯票已被退票。
第六十八條 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和保證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
持票人可以不按照匯票債務人的先後順序,對其中任何一人、數人或者全體行使
追索權。
持票人對匯票債務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已經進行追索的,對其他匯票債務人仍可
以行使追索權。被追索人清償債務後,與持票人享有同一權利。
第六十九條 持票人為出票人的,對其前手無追索權。持票人為背書人的,對其
後手無追索權。
第七十條 持票人行使追索權,可以請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被拒絕付款的匯票金額;
(二)匯票金額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
利率計算的利息;
(三)取得有關拒絕證明和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被追索人清償債務時,持票人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並出具所收到利息
和費用的收據。
第七十一條 被追索人依照前條規定清償後,可以向其他匯票債務人行使再追索
權,請求其他匯票債務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已清償的全部金額;
(二)前項金額自清償日起至再追索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
算的利息;
(三)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行使再追索權的被追索人獲得清償時,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並出具所
收到利息和費用的收據。
第七十二條 被追索人依照前二條規定清償債務後,其責任解除。
9. 背書人拒絕出證明怎麼辦
首先要明確出的證明是什麼證明。如果是後手拒絕出示「承兌人拒絕付款專證明」,那麼屬就是欠缺保全手續,那麼就向追索人提出對物抗辯,拒絕履行追索義務。銀行拒付一定會出具拒絕證明的,不可能不存在。通過抗辯拒絕履行追索義務只要把票還回後手,通知後手就可以了。後手同樣可以以欠缺保全手續為理由抗辯,至於是否行使抗辯,那是他們的事。如果要通過訴訟程序解決,也是要等別人起訴你
10. 承兌匯票超期,出具了有關證明銀行拒付。
根據票據法規定:關於票據超期付款問題
1、銀行承兌匯票超期付款的手續。《支付結算會計核算手續》對銀行匯票、銀行本票超過付款期限付款的手續作了明確規定,而對銀行承兌匯票超期付款手續則沒有涉及。在實際結算工作中,銀行結算人員又常常遇到銀行承兌匯票超期付款問題。由於缺少明確規定,使銀行結算操作難以把握。根據本人結算操作的實踐,筆者主張銀行承兌匯票的超期付款參照銀行匯票的手續處理。一是因為二者付款人相同,銀行無論是作為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人還是作為銀行匯票的出票人和付款人,都負有到期無條件支付票據款項的責任;二是提示付款的方式相同,這兩種票據超過提示付款期限後,持票人都必須持票向承兌行或出票行提示付款,並出具書面說明和有關證明。
2、銀行匯票超期付款的操作誤區。在實際結算工作中,銀行匯票的持票人因種種原因超期提示付款的現象屢有發生。對此,出票銀行往往讓其找銀行匯票的申請人,以申請人的名義進行退票後,通過申請人重新簽發匯票申請書為其辦理匯票。筆者認為,這種做法不利於保護持票人的利益,也違反了《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票據法》第53條規定:「見票即付的匯票,自出票日起一個月內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說明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應當繼續對持票人承擔付款責任。」銀行是銀行匯票的出票人和付款人,對票據權利時效內的持票人應承擔付款責任。而銀行匯票的申請人只是匯票的關系人,對超期付款的銀行匯票沒有義務退款和重新委託銀行辦理匯票。按照《支付結算辦法》第36條的規定:「銀行匯票、銀行本票的持票人超過規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喪失對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權,持票人在作出說明後,仍可以向出票人請求付款。」因此,持票人無權找無任何責任作為匯票關系人的匯票申請人,而只能找出票銀行。實際情況是,當持票人持超期的匯票找匯票申請人時,有些申請人往往以種種理由推諉,甚至扣減持票人票款(特別是背書轉讓匯票的持票人與匯票申請人無任何業務關系時),從而損害了持票人利益。銀行之所以產生這種操作的誤區,主要是對《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等法規學習理解不深造成的。實際上,《支付結算會計核算手續》關於銀行匯票超過付款期限付款的手續,已作了非常明確的規定,出票銀行不能將銀行匯票申請人要求退款和匯票持票人超過付款期限提示付款混為一談,二者在手續上是不同的,前者需將款項退回申請人賬戶或按規定退付現金,後者則通過應解匯款和臨時存款科目為持票人重新辦理匯票或匯款。
不知對你有何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