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三文魚團體標准法律效力

三文魚團體標准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13 11:10:21

⑴ 生食三文魚標準是什麼

這份標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把三文魚當作「鮭科魚類的統稱」,按照這個標准,前段時間備受爭議的「淡水三文魚」虹鱒魚就名正言順地成了三文魚。歷經5月份的「三文魚之爭」後,有關虹鱒是否可以被認為是三文魚中的一種,以及是否可以生食,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其實,在這個爭論過程中,主要涉及兩大核心問題,首先是這個團體標准制定是否合規,其中涉及三文魚的名稱界定問題,及其參考的團體標准要求所列的各項條件是否妥當;其次因為三文魚生食所涉及的食品安全問題。

這些操作流程不符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2015年公布的團體標准管理辦法文件,更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此外,細細比較研究該團體標準的一些細節,還有幾個地方值得探討。

首先是關於三文魚名稱問題,有專家指出,通常所說的三文魚是鮭鱒魚類的商品名稱統稱,並非一種魚的科學名稱;並指出三文魚(學名Oncorhynchus)其英語詞義為「鮭科魚」。

三文魚分為鮭科鮭屬與鮭科鱒屬,准確地說,三文魚是鮭鱒魚。而鮭科魚中的鱒屬魚有兩種:海鱒和虹鱒。正如本團體標准所指出的「三文魚是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粉鮭,等等。」作為一種食品,參考的其他國家的實際情況是否真的是這樣呢?

為此我查閱了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一份有關水產品葯物安全的資料,資料中明確將我們常稱呼的三文魚salmon和鱒(包括虹鱒rainbow trout)進行了明確區分,而不是一些專家所說的辯護之詞。FDA作為全世界食葯監管領域的標桿,在這個三文魚名稱上已經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

其次,在該《生食三文魚》團體標准中,針對目前我國水產品中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的寄生蟲——線蟲、吸蟲和絛蟲,結合寄生蟲的生活史,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動物性水產製品(GB10136-2015)》中即食水產品中寄生蟲的要求,對三種寄生蟲的感染人體階段(吸蟲囊蚴、線蟲幼蟲及絛蟲裂頭蚴)進行了限定,要求不得檢出,以保護消費者食用安全。

這份團體標准根據水產製品國家標准劃定了安全底線。有專家指出無論是海水的還是淡水的魚都可以生吃,前提是養殖過程中沒有病原體感染的機會或者沒有病原體,並且在吃之前有個冷凍的過程;也有專家提出,海水魚中的寄生蟲以線蟲為主,它們多數在人體中長不大,在成蟲之前就會死掉,因此,生吃海水魚的風險相對較小。

而淡水魚中常見的肝吸蟲等,由於生長條件在與人體差不多的滲透壓下,較易在人體內存活,生吃淡水魚風險就會加大等等。這些專家主要集中在魚類的寄生蟲所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

其實,人工養殖三文魚、虹鱒在很多國家都是盛行的,因為野生的海水三文魚產量極其有限,在美國,2015年FDA應馬薩諸塞州一家名為AquaBounty Technologies的水產養殖企業長達十餘年的申請,通過了其提出的轉基因三文魚安全審核,因為事涉轉基因,反轉團體持續反對,但是FDA在經過多重嚴格審查之後通過了該水產品的安全審核。

美國對待轉基因三文魚的態度是極其嚴苛的。我在研究美國對水產品安全時,發現其所關注的不僅僅涉及病原體問題,還涉及是否存在過敏原、水產品飼料及用葯等等對人畜安全風險。對於涉及到食品葯品的術語和定義、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等FDA也都有非常嚴格規定。

民以食為天,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特別關注,應該是相關部門在審核批准該團體標準的前提條件。對標美國FDA等其他國家就三文魚的界定,我們應該區分三文魚和虹鱒。

⑵ 三文魚標准合乎「標准」嗎

近日,剛成立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發布了國內第一個《生食三文魚》團體標准(報批稿)。

另外,建議我國國家食葯監部門對市場上銷售的野生及人工飼養的水產品,包括虹鱒的養殖過程涉及的水體、飼料及用葯等,發布細致的人畜無害安全標准及上市前的安全操作標准,以人畜無害作為食品安全的底線,才是涉及頒布有關食品標準的前提條件。

鑒於此,在此提出兩點建議:首先,標准認定審核機構在審核本三文魚團體標准時參考其他國家的相關標准,從名稱開始進行審核;其次,國家食葯監部門在特別涉及水產品飼料、用葯人畜無害安全標准等方面制定更為詳細的規范並指導實施。

來源:新京報

⑶ 虹鱒為何非要傍個「三文魚」的大名

日前,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生食三文魚》團體標准(以下簡稱「團體標准」),稱虹鱒屬於三文魚。值得注意的是,之前號稱產出中國「三分之一的三文魚」、實際則生產虹鱒魚的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也參與了該標准制定。有專家稱,虹鱒不是三文魚;生食虹鱒可能感染肝吸蟲、肺吸蟲等寄生蟲,危害健康;團體標准提出的消滅寄生蟲的方法適用於海水魚。

退一步講,虹鱒到底能不能算三文魚,並不影響虹鱒魚本身的食用和市場價值。因此,此一問題的爭議,不應該演變為對虹鱒價值的否定。在爭論之外,有一個問題,或許對於虹鱒的養殖公司而言更顯重要——既然虹鱒自有其價值,那麼是否一定要傍「三文魚」的大名?或者說,是否一定要生吃才能證明虹鱒的價值?

面對爭議,行業協會與企業站出來發表意見,這是很正常的事。但團體標準的局限性,卻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對於三文魚產地的標注,在不具有強制性的條件下,如何保證其執行效果?引發三文魚與虹鱒之爭的一個導火索——國內市場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產自青藏高原,過去消費者就大多不知情。這種低透明度的市場信息生態,不僅對消費者不利,恐怕也不利於虹鱒魚市場的長遠發展。

另外,虹鱒與三文魚之爭,其背後還有更深的背景。有媒體披露,「水產造假嚴重程度,超出很多人想像」,2010~2012年間,世界海洋保護組織(OCEANA)在美國的一項調研發現,21個州的零售和餐飲提供的魚類有33%是虛假標注;2016年,一項綜合了來自55個國家的200多項研究的數據,結果發現20%的魚類樣品存在虛假標注……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不僅希望虹鱒與三文魚的爭論從行業到監管部門都能夠有權威結論,更期待它能夠撬動水產品監管的升級。

來源:中國青年報

⑷ 虹鱒魚生吃有害嗎

有害 。在國內生吃的人較少,主要是懼怕病菌感染,而生食虹鱒可能感染肝吸蟲、肺吸蟲等寄生蟲,危害健康。

關於虹鱒魚能否生吃一直存在爭議,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同三文魚分會成員單位發布了《生食三文魚》的「團體標准」,稱虹鱒屬於三文魚。「團體標准」貌似可以定紛止爭,不料想,帶來了更大的爭論。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舜勝就表示,虹鱒是淡水魚,形態和太平洋鮭接近。中國人對三文魚的約定俗成的稱呼,主要是大西洋鮭。「團體標准」把三文魚的定義擴大後「三文魚這個名字就被偷換了」。

海水魚和淡水魚都可能有寄生蟲,生吃三文魚時也要防止寄生蟲,但海水魚的寄生蟲種類少,海水的滲透壓高,到人類體內往往因環境不合適,不會長成成蟲。而生食虹鱒可能感染肝吸蟲、肺吸蟲等寄生蟲,危害健康。

《生食三文魚》團體標准參照國家標准對寄生蟲進行了嚴格規定,並且明確要求在產品標簽上標注原料魚產地以及種名。也就是說,虹鱒魚雖然也屬於三文魚,但消費者可以從標簽上區分出是海產的大西洋鮭還是淡水養殖的虹鱒魚。

(4)三文魚團體標准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經濟利用

虹鱒肉多,刺軟,少腥味,為高級食用魚。由於幼魚肉嫩味美、生產周期短,國際上的商品規格大都為150~300克。日本等國常以油炸醬漬虹鱒魚塊、生魚片、醬漬酥魚、 鹽漬魚子等作為宴客佳餚。0.5千克以上的成魚在歐、美各國多製成熏魚出售。

中國目前的商品魚規格大致為 0.5千克左右,以鮮銷為主,也有少量冷凍品。在歐、美各國,虹鱒又是游釣的主要對象之一。

⑸ 三文魚團體標准為何公示3天就下架

近日,剛剛成立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發布了國內第一個《生食三文魚》團體標准。這份標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把三文魚當作「鮭科魚類的統稱」,按照這個標准,前段時間備受爭議的「淡水三文魚」虹鱒魚就名正言順地成了三文魚。歷經5月份的「三文魚之爭」後,有關虹鱒是否可以被認為是三文魚中的一種,以及是否可以生食,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從這些政府文件我們可以看出,此次「三文魚」團體標準的推出,乍一看,似乎遵循了相關程序。但細細比對,有諸多不合規之處。

有媒體就調查發現,該團體標準的推出已有諸多程序違規,包括幾點:一,從8月6日20時許公示,到8月9日下架,《生食三文魚》的團體標准實際公示時間僅為3天,遠低於國家相關部門規定的30天。而2015年11月13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團體標准管理辦法》中所規定的15天公示期同樣不符合相關規定。

二,2015年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團體標准管理辦法》第三章《團體標準的制修訂》提到,「標准起草單位負責標准制修訂的起草工作。標准起草單位至少包括五個企業、兩個科研院所。」但這次起草單位根本不涉及科研院所。

這些操作流程不符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2015年公布的團體標准管理辦法文件,更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來源:新京報評論

⑹ 指虹鱒為三文魚為何會引發外媒熱議

憑借一份飽受爭議的團體標准文件,虹鱒在中國「榮登」三文魚之列,這也國內外引發輿論嘩然,近日多家國外媒體刊發報道,對標准文件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中國將虹鱒標注為三文魚的新聞引發世界各國網友關注,一部分網友建立起「虹鱒變成了三文魚」(#RainbowTroutBecomesSalmon)的話題標簽。一位名為RajeshJoshi的挪威網友在轉發相關報道時說道「在中國餐廳點餐的時候可要小心了」。從事寄生蟲與食品安全研究的Mark Giezen調侃道,「將虹鱒標為三文魚?我看到商機了!」英國網友Sean表示,「這是否意味著狗可以被標注為貓?沒想到虹鱒是變形金剛。」

來源:澎湃新聞網

熱點內容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
巴彥淖爾中級法院 發布:2025-10-08 16:04:08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