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轉讓抵押物的法律責任
A. 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是否有效
根據《物權法》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專讓抵押財產屬,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除法律規定無效的合同外,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說,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將抵押物轉讓給他所簽訂的合同,自抵押人和受讓人簽訂之日起生效。
合同生效和受讓人是否一定能取得抵押物又是兩個關系:
1. 受讓人不知道也不應該知道財產已抵押,其取得財產的行為有效;
2. 如果受讓人明知道是抵押物得,如果該行為損害了抵押權人的利益,則抵押權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轉讓行為。
不過,上述分析的僅限於沒有登記的抵押,有登記的抵押,受讓人在受讓的時候就知道有抵押權的存在,他們的合同是可以撤銷的。
B. 抵押人擅自轉讓抵押物的行為是否有效
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應當通知抵押權人,否則轉讓行為無效;只有受讓人通過行使滌除權滌除轉讓標的物上的抵押權負擔的,即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轉讓行為有效。
C. 債權人私自變賣抵押物,例如房產,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私自處分抵押財產,損害債權人的債權,可以要求提前償還
D. 私自把抵押物還給貨款人犯什麼罪
不經過債權人同意私自賣出抵押物,有詐騙嫌疑,是否屬於犯罪,視抵押回物價值、案答件情節、後果等情況確定。
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而在民事責任方面,不經過債權人同意私自賣出抵押物,其行為無效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5條第1款規定,抵押物如由抵押人自己佔有並負責保管,在抵押期間,非經債權人同意,抵押人將同一抵押物轉讓他人,或者就抵押物價值已設立抵押部分再抵押的,其行為無效。
E. 擅自賣掉抵押物是違法的,如果我擅自賣掉抵押物我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可以用抵押物變現的現金來清償抵押責任。
相關的法律問題,可以試用好問手機律師,一款手機應用軟體,免費發布咨詢信息後,在線律師會及時回復,各大應用市場都可以下載,希望能幫到您。
F.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擅自轉讓抵押物,性質如何
該轉讓行為無效,抵押權人可以要求確定該轉讓行為無效。
G. 抵押物私自轉移、隱藏、變賣應承擔怎麼樣的法律責任
民事關系中的典型違約、欺詐等違法責任。
訴訟程序中的抗拒法院裁決違法行為責任。
H. 抵押物未經經抵押權人同意進行轉讓法律上怎麼定罪
你好,抵押物未經經抵押權人同意進行轉讓,在法律上不能定罪;最多專是民事欺詐行為屬;
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如果這個抵押物未進行登記,那就可以轉讓的,這個轉讓是有效的;如果進行了登記,那這個轉讓就沒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護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動產抵押效力】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九十一條【抵押期間轉讓抵押財產】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I. 抵押期間抵押人擅自轉讓抵押物的性質及後果
已觸犯了法律,你最好馬上申請保全。
J. 擅自轉讓抵押房屋,轉讓抵押房屋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一)抵押房允許轉讓,但抵押房轉讓附有一定條件
總的來說首先抵押財產是允許轉讓的,而非老觀念中轉讓抵押物無效。其次,抵押財產要實現轉讓附有一定條件,轉讓條件成就時才發生抵押財產所有權的變化。另外,關於抵押物轉讓的法律規定是針對行政管理性質的規定,而不是針對抵押物轉讓合同效力的強制性規定。根據房屋買賣協議,在受讓方按合同約定支付價款的前提下,轉讓方負有將房屋產權變更登記到受讓方名下的義務,含使轉讓房達到轉讓條件,包括解除房他項權利抵押(合同各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可能因為轉讓方認為價格賣低了,想毀約,於是以抵押房不允許買賣或轉讓而主張商品房買賣協議無效。實際上,轉讓方是以自己不履行協議的違約事實,不使轉讓房達到轉讓條件,不進行過戶登記。(二)不符合轉讓條件的,房屋不得進行過戶登記
被轉讓房屋因為設置了抵押權而不能轉讓,應理解為房屋產權變動的結果條件,而不是原因條件,不符合轉讓條件的,房屋不得進行過戶登記,不發生物權轉移,但轉讓協議本身不應受到影響,協議仍然有效。這即是《物權法》第15條的規定:「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二、買到抵押房如何避免風險
(一)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根據《擔保法》的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經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二)開發商故意隱瞞抵押狀況,購房者可申請賠償
開發商在向應女士出售抵押商品房時即未通知抵押權人也未將抵押的情況告知買受人,因而其轉讓行為是無效行為。也就是說,應女士與開發商所簽訂的商品房購銷合同屬於無效合同。因此,銀行作為抵押權人,在債務人(開發商)遲延履行還款義務的情況下,有權依照法律相關規定實現抵押權。
此時,購房者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追究開發商的相關責任。該解釋規定「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