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法律
㈠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及法律責任
一、事故的責任抄應當由交警來認襲定。
二、最後的賠償是按照交警認定的責任比例承擔。在交強險之外,第三者責任險按照機動車輛一方事故責任的比例承擔。
三、如果保險費用不足賠償,再由環衛公司與受害者按照責任比例承擔。
四、傷者的家屬來公司鬧事不是解決問題的正常方法,現在看病應放在第一位,不論現在誰先拿錢出來,最後都要按責任算賬。
㈡ 界定交通事故責任劃分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依據和劃分標准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事關事故雙方是否承擔民事賠版償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的關權鍵,也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作出的具體認定。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實際上是對交通事故因果關系的分析,是對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確認,要避免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簡單等同於民事責任的分擔,應將其作為認定當事人承擔責任或者確定受害人一方也有過失的重要證據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安
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
事人的責任」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必須依法確認事故中各方當事人的法定義務;依法確認各方當事人法定義務的優先原則;確認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確認不同的交通事故責任。交通事故認定應掌握行為責任原則、因果關系原則、路權原則和安全原則。
㈢ 依據什麼法律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版,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